金娜芬
摘 要:幫助學生更準確地解讀試題文本,提升教學有效性,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本文以“題”為核心,探討解題技能的提升策略,包括研題形成考題直覺、析題獲取技巧、類題增加敏感、思錯題成常態(tài)。此四項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解題技巧系統(tǒng),有助于提高學生解題的準確性。
關鍵詞:解題技巧;歷史解題;有效性
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的答卷上寫得密密麻麻,得分卻很低。原因有多個方面,筆者認為,答題方向偏失,表述不規(guī)范、不嚴謹是此類問題的根源。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提升解題技能,是歷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一、以研題為前提
研究考題是開展教學(尤其是復習教學)首先要做的事情。浙江近幾年的歷史學考選考的非選擇題試題,呈現(xiàn)出三個特點:第一,材料篇幅短小,信息量不大,內容不新,與課文貼近,無閱讀障礙;第二,問題設計比較平常,角度比較熟悉;第三,答案主要來自課本,材料所占比重不大,表述簡潔。因此,歷史教師應該形成考題意識,避免做無用功,真正找到教學對路。
二、借析題,獲技巧
非選擇題解題涉及的主要方法一般有粗讀、審題、精讀、作答,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此基礎上,筆者整合為審題(審清題意、審明設問類型)、建模(因題而異,建構答題模板)、反思(強化訓練,反思錯題記錄)三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解題。
解題技巧的提升只靠教師的講解還不夠,應從問題出發(fā)指導學生解題。學生要學會解題,知道自己是怎么解題的。只有發(fā)現(xiàn)自己解題的局限,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解題思維方式。解題指導貴在打通學生的思維關節(jié)。
首先,教師應將問題展示給學生,不要忙于分析、講解,而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弄清題意,并告訴學生:你由“材料”能想到些什么?你由“設問”又想到些什么?
其次,教師把學生的答案投影到幻燈片上,讓學生當“評卷員”進行講題:給出得分,說出理由,說出錯誤答案的原因。
最后,把學生答案和參考答案都投影到幻燈片上進行對照解讀,讓學生反思:自己的答案漏掉了哪些內容?為什么會漏掉?針對這種類型的試題,我可以用到哪些答題模板?答題模板的使用還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思維問題。
三、強分類,增敏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必須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訓練,增加題型敏感性。選擇題可按照考點考察的難易度分為記憶類、理解類、分析類、綜合類,也可按照題目呈現(xiàn)的形式分為文字類、圖片類、表格類、折線類等。非選擇題可以根據(jù)設問類型分為背景類、過程特點類、影響類,使學生熟練掌握各類問題的解題技巧。
例如,浙江省2017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歷史試題第31題中有幾個問題:“概括這種機制(編者注:分封制和宗法制)在當時的積極作用”;“結合所學,概括材料二《周頌·我將》所蘊涵的主要意義”;“綜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參考答案:穩(wěn)定政治秩序;維護政治聯(lián)系;以樂歌形式歌頌周文王的功德;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神權與王權相結合。
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試題。解題路徑是問什么、有什么、答什么。
問什么,即考生要準確理解試題考察的意圖: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及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有什么,第一,有材料。學生要根據(jù)設問要求充分獲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材料關鍵信息有“這些封君與周王室之間,也依仗宗族紐帶……不斷加強親戚之間的關系”,“我將我享(祭獻),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保佑)之……”。第二,有所學。解讀歷史教材,獲悉周王朝通過祭祀或占卜決策政治事務以主宰國政的事實,而且“周代貴族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個宗族都是政治實體”,得出早期政治制度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特點。第三,有答題模板。影響類試題模型一般有:“當時+后世”;“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外交”等。
答什么,即要求考生規(guī)范表達。比如,在答案角度上做加法,發(fā)散思維;在語言組織上做減法,話要短。
四、思錯題成常態(tài)
解題后分析與研究是反省解題的結果和方法,對解題中的關鍵因素及類同問題的解法進行概括、推廣,幫助學生從中提煉出歷史問題解決的基本方法。
如何幫助學生提升解題技能,筆者認為,歷史教師首先要提升研題意識,形成考題直覺,真正做到教學對路。其次,精細講評試題,主要是從問題出發(fā)指導解題,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解題的局限,打通學生的思維關節(jié)。最后,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因題而異,建構答題模板并進行分類訓練,在錯題反思與領悟中逐步提升解題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朱漢國.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