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靖
妊娠期牙齦炎的高發(fā)原因
妊娠期牙齦炎是指婦女在妊娠期間,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齦慢性炎癥加重,使牙齦腫脹或形成齦瘤樣的改變(圖1,2),分娩后其可以自行減輕或消退。這里需要解釋一下什么是慢性牙齦炎,慢性牙齦炎指細菌堆積在牙面上,釋放各種內毒素刺激牙齦,產生牙齦炎癥?;颊咦杂X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同時有可能伴有牙齦局部癢、脹等不適癥狀以及口臭。
需要強調的是,妊娠本身不會引起牙齦炎癥,但是對于本身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維護,致使大量菌斑牙石堆積于齦緣附近而引起牙齦炎的患者,妊娠后體內性激素水平升高,牙齦對局部刺激的反應增強,可使原有的牙齦慢性炎癥加重。有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牙齦是女性激素的靶組織,隨著妊娠的不斷推進,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不斷升高,它可以促進牙齦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癥細胞和液體滲出增加,加重了牙菌斑所引起的炎癥反應。同時,女性激素的不斷增加還可以幫助中間普氏菌的生長,這類細菌會導致牙齦炎癥。
預防和控制妊娠期牙齦炎的重要性
預防和控制妊娠期牙齦炎,可以阻止牙周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形成牙周炎。牙周炎是一類更嚴重的由牙菌斑引起的牙周組織感染性疾病,它可以引起牙齒支持組織破環(huán),導致患者早期拔牙。同時有大量研究表明牙周組織周圍的細菌可以釋放入血,通過血液循環(huán)傳播至母體子宮,進而刺激機體產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可以引起子宮收縮,促進分娩。因此,未加控制的牙周組織炎癥還有可能導致早產以及低出生體重兒,會對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產生影響。
如何預防妊娠期牙齦炎
應該讓育齡期婦女充分認識到妊娠期牙齦炎是由于菌斑導致的,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只是起到一個放大作用。在懷孕前應該進行詳盡的口腔檢查,如患有牙齦炎癥應及時牙周潔治,控制牙齦炎癥。在整個妊娠期應該加強口腔衛(wèi)生,嚴格控制菌斑。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每天刷牙兩到三次。養(yǎng)成早晚使用牙線的習慣,可輔助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有孕吐的患者在孕吐后,建議馬上使用清水或蘇打水進行漱口,避免馬上刷牙。對于一刷牙就要引起孕吐的患者,建議先使用清水漱口,然后使用不涂有牙膏的牙刷進行刷牙,刷牙后使用含氟的抗菌性漱口水漱口,同時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如何治療妊娠期牙齦炎
針對妊娠期牙齦炎,通常進行牙周的基礎治療,即齦上潔治以及齦下刮治,治療時機通常在妊娠4~6個月的相對安全期進行。目的是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以及不良修復體等。由于患者處于妊娠期以及牙齦極易出血,所以操作者首先應特別仔細,動作輕柔,減少患者的疼痛與不適。其次,應該認真做好口腔衛(wèi)生宣教工作,讓患者認識到菌斑控制的重要性。對于體積較大的妊娠期牙齦瘤患者,若已妨礙進食,在徹底清除局部刺激物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手術切除,但務必做好患者的安撫工作,減少患者的疼痛與恐懼,同時選在妊娠4~6個月的安全期進行,以免引起流產和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