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偉
《金剛:骷髏島》:我的地盤我做主
文/王偉
繼《美女與野獸》后,又一部被翻拍次數(shù)最多的電影之一《金剛》再次被搬上大銀幕。
作為和哥斯拉齊名的怪獸電影知名IP,從1933年首部《金剛》電影上映以來,如今已走過80多年,前前后后共推出8個版本。除了翻拍老版,如何能在金剛身上演繹出不同的故事,無疑是一個頗費腦筋的活兒。
于是,《金剛:骷髏島》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金剛,和以往版本第一個不同的就是“大”。這一版的金剛高達100英尺(約合30米),毫無爭議的成為“史上最大金剛”。
而“大”的最大好處,就是對觀眾的視覺沖擊力更為強烈。片中的幾場重頭動作戲,諸如金剛吞剝巨型章魚怪、單挑大Boss骷髏蜥蜴,這種獸懟獸所帶來的震撼效果也因此達到了最大值。
和以往版本另一個不同的是,這次金剛不再主打“人獸戀”,也不再吊足觀眾胃口的玩神秘,而是經(jīng)過20分鐘劇情鋪墊后,金剛便震撼登場,并通過怒砸直升機、雙手捶打胸口等標(biāo)志性動作向人類入侵者霸氣宣告“我的地盤我做主”。
同時,金剛也是這座骷髏島上守護家園、保護原著居民的帶頭大哥和精神圖騰。也正因為此,它與人類之間的戰(zhàn)斗又夾雜著反侵略的味道。這也使金剛的形象除了高大威猛外,又多了幾分正義感。
在人類角色這條線中,除了必有的探險小隊外,也額外加入的不少美國大兵角色。尤其是影片背景放在越戰(zhàn)剛剛宣布結(jié)束,以及骷髏島上類似越南濕熱的環(huán)境,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野戰(zhàn)排》《獵鹿人》等經(jīng)典越戰(zhàn)老片。
這里面以塞繆爾·杰克遜飾演的上校軍官最具代表性,一方面他對于越戰(zhàn)?;鹦挠胁桓省拔覀儾皇谴蜉斄?,只是不打了”;另一方面當(dāng)看到金剛及其他島內(nèi)怪獸不斷殘殺身邊的戰(zhàn)友時,又對這些怪獸產(chǎn)生忿恨之心,甚至達到了喪事理智,不惜一切代價毀滅金剛的地步。
而他這種不愿接受越戰(zhàn)失敗,妄想從另一場戰(zhàn)爭中得到彌補的心理,也驗證了小說《西線無戰(zhàn)事》開頭的一段話:“這本書既不是一種譴責(zé),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試圖敘述那樣一代人,他們盡管躲過了炮彈,但還是被戰(zhàn)爭毀掉了?!?/p>
縱觀影片,金剛在角色塑造、特效處理上顯得頗具新意和觀感,然而在人物之間的戲份上顯得多多少少冗長、拖沓,人類與金剛的情感交流也流于形式,一些不必要的路人角色完全可以砍掉。
總的來說,作為華納影業(yè)打造“怪獸宇宙”的重要一環(huán),《骷髏島》整體上完成的還算不錯,希望接下來的《哥斯拉:怪獸之王》以及重頭戲《金剛大戰(zhàn)哥斯拉》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視覺沖擊,儼然成為了保羅·安德森力挽《懲罰》中頹勢的靈丹良藥,至少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即便你并沒有看過前五部,仍舊能很快的融入到這場最后的打怪游戲之中。
作為一部已然橫跨十五年之久的系列電影,其實《生化危機》除了動作場面之外,手上還有一張自己的王牌,這便是情懷,看著已然奮力搏殺了十五年的米拉·喬沃維奇,面對愛麗絲與《生化危機》的謝幕,即便有著劇情的不完美,卻仍舊還是讓我愿意去一睹這位昔日的女神,去一看她如何為愛麗絲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角色畫上一個休止符,而米拉·喬沃維奇的演技自覺在這部電影中亦沒有辜負期待。
讓人感覺只是一個打怪游戲的《生化危機》終于落下了自己的帷幕,對這部《終章》就我來說有失望卻沒有遺憾和期待,只是希望這個故事真的能就此止戈,莫在繼續(xù)強行編下去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