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平,費云志
(衡陽技師學院,湖南 衡陽 421101)
理論與方法探索
試論目標導向體系在高校田徑教學中的有效構建
管 平,費云志
(衡陽技師學院,湖南 衡陽 421101)
構建目標導向體系有助于提升高校田徑教學的質量,通過制訂科學的方案與機制,從而實現(xiàn)高校田徑教學的總目標。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與目標導向體系的設計方向,研究實施目標導向體系的方法。
目標導向體系;高校田徑教學;構建
高校在開展田徑教學中,要能夠掌握學生的發(fā)展特征,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目標導向體系是通過制訂科學的目標,對教學的過程進行引導,并且對教學行為及學習行為進行監(jiān)管,以提升田徑教學的質量。目標導向體系能夠實現(xiàn)高校田徑教學的多樣化及層次性,為教學方式、手段及途徑提供引導,從而提高田徑教學的實效性及教學效果。
1.1 缺乏對田徑運動的文化理解
高校田徑教學中,教師及學生很少能夠正確、全面地理解田徑運動的文化內涵,對田徑的歷史文化價值不了解,導致很多學生缺少參與田徑運動的熱情與積極性?,F(xiàn)代化媒體更加注重對時尚運動的追捧,現(xiàn)代大學生由于家庭、社會等原因缺乏堅持、吃苦耐勞等精神,學生難以對田徑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影響了高校田徑運動教學的開展。此外,田徑運動通常開展的場地為露天環(huán)境,部分學生尤其是女生擔心受到曬傷等,對田徑運動缺乏興趣。高校田徑運動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運動形式的簡單示范來完成教學,教學的模式、手段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校田徑運動教學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注重學生的運動成績,難以賦予教學現(xiàn)代化、針對性的理念,從而難以實現(xiàn)田徑教學的目標。
1.2 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高校田徑運動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目前高校田徑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安排、教材的編制等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特征,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田徑教學與其他運動相比,缺乏一定的娛樂性,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及高強度的練習,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的抵抗情緒,難以實現(xiàn)田徑教學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目的。高校田徑教學的課程安排強度較高,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項目的體驗,反而容易出現(xiàn)心理負擔。此外,田徑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對課程的訓練安排與指導,忽視與學生的溝通,導致高校田徑教學的質量較差。
1.3 缺少“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目前,我國高校在開展田徑教學時,過于關注田徑運動的競技性特征,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單一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讓田徑教學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難以實施,最終難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及綜合素質。
1.4 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在田徑運動教學中,仍然使用以運動成績量化的課程評價體系,這種單一的評價體系會使學生面臨考試的壓力,很多學生在考核中難以達到要求,從而產生負面情緒。以成績?yōu)閱我坏目己梭w系難以客觀地反映出學生的具體情況,其僅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田徑競技水平。田徑運動項目與其他運動相比,成績的影響因素很多,且學生的先天條件對成績的影響非常大,因此,短時間內學生難以較快地提升田徑運動成績。
2.1 教學總目標的導向體系構成
高校田徑教學在設置教學總目標時,要分析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高校的發(fā)展情況及田徑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高校在設置田徑教學總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總目標的導向作用,并為田徑教學的開展提供參考。高校田徑總目標的導向體系主要包括理論目標與技術目標兩部分。
2.2 教學單元目標的導向體系構成
高中田徑教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目標導向體系包括多項單元要素。每個單元要素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不僅具有單獨的既定目標,還是多個既定目標的融合,所有單元目標的集合構成了教學總目標。因此,在設置各單元目標時,要根據(jù)總目標的導向體系構成,細化各個單元的目標。
2.3 教學單節(jié)課目標的導向體系構成
高校田徑教學中,課堂教學是目標導向體系中最為基礎的構成要素,課堂教學目標是單元教學目標及總目標的最基本劃分單位,課堂教學的開展根據(jù)教學計劃及教學要求逐漸完成教學目標。高校田徑教學中,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的目標都不相同,但上下節(jié)課的目標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2.4 總目標、單元目標及單節(jié)課目標的聯(lián)系
高校田徑教學最終是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完成每節(jié)課的目標后,實現(xiàn)單元目標,而多個單元目標的實現(xiàn)是為最終逐漸實現(xiàn)教學總目標。因此,高校田徑教學目標導向體系設計中,單節(jié)課目標、單元目標和總目標三者相輔相成,在相互聯(lián)系和作用下,最終實現(xiàn)高效田徑教學的目標。單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及總目標都由技術目標和理論目標構成,要想提升高校田徑教學質量,要將技術與理論結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在田徑教學中,要注重理論教學與技術教學相融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在開展教學中,要根據(jù)單節(jié)課教學目標、單元目標的實施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安排并進行總結。
3.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校田徑教學中,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使其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及心理變化進行分析,采取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導向體系的實施奠定良好基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田徑運動文化的宣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保障田徑教學的有序開展。
3.2 制訂教學目標公示制度
高校開展田徑教學時,學校及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化并制定出公示的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及實效性,促進教學目標導向體系的實施。首先,要對高校田徑教學總目標進行細化,根據(jù)教學大綱設計,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每節(jié)課的要求;其次,在開展課堂教學前,先將課堂教學目標公示出來,讓學生了解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及步驟,從而形成自主性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對教學目標導向體系有了更好的認知。高校田徑教學目標細化成不同的子目標,能夠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fā)現(xiàn)教學和學習問題,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后能夠及時地對教學內容和安排進行調整,同時結合教學計劃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地調整。
3.3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高校田徑教學中,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及素質水平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要加強對田徑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從而保證教學的整體效果。高校田徑教學中,建立并實施目標導向體系是對教學方式與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地保障教學質量。首先,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備課意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完善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其次,教師在備課時,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最后,教師要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課堂教學中要能夠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以提高教學效果。
3.4 構建科學的教學體系
高校田徑教學中,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從而保證目標導向體系在教學中的實施。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素構成了教學體系,而教學體系能夠為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高校以往采用的田徑教學體系較為落后,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影響了高校田徑教學的開展。要想提高田徑教學的質量,高校必須對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體系進行調整并創(chuàng)新,對目前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從而滿足目標導向體系在田徑教學中實施的需求。首先,高校及教師要轉變田徑教學的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并且在教學中貫徹目標導向體系;其次,高校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對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特點,制訂具備時代性特征的全面教學目標;再次,田徑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豐富教學內容,注重教學競技性與娛樂性并存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高校田徑教學的評價方式要創(chuàng)新,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形成完善的評價體系,不僅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肯定學生的努力與付出。
3.5 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高校田徑教學實施目標導向體系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及探索意識,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合理地劃分目標導向,并且適當?shù)亟档徒虒W難度,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高校田徑教學中,教學的總目標需要通過每個單元目標、每節(jié)課目標的積累來實現(xiàn),而劃分教學總目標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有效地保證學習的連續(xù)性。在開展教學中,教師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肯定學生的學習行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田徑學習的信心。在激勵機制的條件下,開展田徑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田徑理論知識與技術知識,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最終實現(xiàn)田徑教學的總目標。
3.6 創(chuàng)設田徑教學互動情境
高校田徑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探討田徑文化內涵及教學理念,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高校田徑教學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教師要融入到學生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提升教學的實效性。由于高校田徑教學相對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通過交流互動、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創(chuàng)建和諧的課堂,形成團結合作的學習模式。教師合理地簡化教學目標后,能夠減小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掌握教學的重點,在和諧的教學情境中,提高田徑技能水平。教師在互動情境中教學,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心理及情感變化,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增強教學內容的適應性和針對性,以提升田徑教學的質量。
高校田徑教學構建目標導向體系時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全新的教學思想與理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目標導向體系構建過程中,既要制訂科學的總目標,同時還要細化總目標,形成單元教學目標、每節(jié)課教學目標。此外,高校田徑教學中,要建立激勵機制及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人性化、客觀性的評價,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學習行為。教師在田徑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學水平及綜合素質。能夠有效地保障田徑教學的開展,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實現(xiàn)田徑教學的總目標。
[1]劉丹.當前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的審視與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7).
[2]吳建偉.構建一體化的大學體育課程內容[J].硅谷,2010(8).
G807.4
A
1674-151X(2017)01-08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44
投稿日期:2016-12-10
管平(1969—),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