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
和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母親的一生也是平凡而普通的,她教書育人,在三尺講臺上耕耘了大半輩子,生前沒有創(chuàng)造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業(yè)績,離世也沒有給我們留下豐厚的財產(chǎn),只是給我們留下了崇高如山的母愛,深沉如海的親情,無私如田的胸懷,以及兒女們對她無盡的思念。
母親的一生是苦難而艱辛的一生。一九四二年陰歷九月十三日,她于山西省代縣東章村出生,剛滿四歲,其母便因病而逝,早早失去了母愛的她和父親及兄嫂生活在了一起。從此,她不得不承載起了她那個年齡不該有的過分懂事,處于小心翼翼和孤獨隱忍中。但這只是她悲苦命運的開始,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那年,我的外祖父因輕信內(nèi)蒙這邊自己親小舅子的話,放棄在山西還能過得去的家境,從西口來奔內(nèi)蒙的“好光景”,結(jié)果誤入人家精心設(shè)計好的騙財圈套,被害到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無處安身的地步,最后,外祖父只得靠給人釘鞋艱難養(yǎng)家糊口。
好在外祖父識得大體,在我母親夠?qū)W齡時就送她上學(xué),一來為識文斷字,二來多少能逃避他后妻對我母親無休止的毒打謾罵,加上哥哥有時的接濟,她有幸上至高中。這也是飽含辛酸的母親在未成年時感到最幸福,最能引起慰藉的事情。然而,就這也不得圓滿,在母親上到高三時,正碰上了駭人聽聞的全國三年自然災(zāi)害,一家人溫飽難持,那還再有閑錢上學(xué),無奈只得放棄成績頗佳的學(xué)業(yè),領(lǐng)了個高中肄業(yè)證回家。
緊接著,為了能吃飽肚子,外祖父托人介紹將她嫁給了身居農(nóng)村的我的父親。為此,她痛苦,委曲,甚至絕望,沒能上大學(xué),成了她終身的遺憾和難言的隱痛。但從小的命運多舛造就了她堅強的性格,很快她便接受了現(xiàn)實,毅然到農(nóng)村和我父親成婚。
成家后,母親在當?shù)刂\得一個民辦教師工作,一個月幾塊錢的工資雖補貼不了多少家用,但在當時掙工分的年代,這已經(jīng)是很令人羨慕的了,因為每個月能見到點現(xiàn)錢,買點醬醋油鹽。最主要是使她覺得,除了耕耘田地,還能使自己學(xué)有所用,培桃育李。所以,母親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且將這份熱愛堅守終身,當然,母親的積極努力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她終于轉(zhuǎn)為正式教師。
可在那時,即使轉(zhuǎn)正了,工資也沒有多少,對已經(jīng)是一個大小七口人的家來說,三四十元的工資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學(xué)校一放學(xué),母親就得扛著農(nóng)具奔地里,耕田播種,鋤鏤收割,碾打揚場,她樣樣得做,儼然一個標準的農(nóng)婦。盡管這樣,在年終隊里算帳分紅時,我家也永遠是村里工分最少的戶,欠帳的戶,不但分不得紅,有時還要拿母親少得可憐的工資給隊里交欠款。
家大人多,缺少勞力,負債累累,這就是我家當時的境況。
記憶中的母親始終都是起早貪黑,忙碌勞累,很少有囫圇覺,常常是我們一覺醒來,她還在昏暗的油燈下納鞋底,補衣服。過年時,為了讓我們姊妹都能穿上新衣服,母親更是恨不得渾身長滿手,不分白晝做針忙線,可憐母親縫這么多的衣服沒有幫手,全憑一個人往出趕,而且多數(shù)時是材料不足,她還得認真計劃,東拚西湊,有時要做到三十晚上、初一早上,可就這樣也使我們感到特別的幸福滿足。當時穿新衣服的那份喜悅實在是難以形容,不像現(xiàn)在,盡管西裝革履,里外三新也是覺得空空落落,索然無味。如今母親離世,找回那種特別的幸福感更是成了奢望,這是因為:“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最讓我難忘和愧疚的一件事是,在我當兵回來分配工作時,一次母親領(lǐng)著我去求她一個當局長的同學(xué)幫忙,正趕上那一家人圍著一個爬在門框上的老鼠驚驚怍怍,束手無策。當時讓我吃驚的一幕出現(xiàn)了,剛進門的母親突然不知那來的勇氣,幾步上前將老鼠一把捏下擲地甩死。等那家人收住驚怍笑著贊她膽大時,回神過來的我卻分明看到母親的手在顫抖……他們哪里知道,我的母親平時并不膽大,她這樣做只是為了討好他們給我?guī)兔Α?蓱z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女他們總是會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由此,多年來我特別珍惜自己的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并力求上進,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對得起當年母親為我付出的那份異乎尋常的特別“勇氣”。如高爾基的感言:“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勤勞伴隨了母親的一生,就是在垂暮之年她也不停勞作,不是剪紙,就是刺繡,除了睡覺,手腳可以說一刻也不閑著。母親也是一個熱愛生活,富有情趣的人,不但手工活件件做得像藝術(shù)品,她的剪紙、刺繡作品更是深得人們喜愛,作品展示時經(jīng)常獲獎,電視臺還就她的剪紙作品做過一期專題節(jié)目。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市場放開,父親眼看微簿的工資難以養(yǎng)家,遂辭去工作做生意,家境這才逐漸改善。通過父親數(shù)年的悉心經(jīng)營,我們終于開始能真正能吃得飽,穿得暖。再往后,我和姊妹們也都陸續(xù)有了自己的工作,并成家立業(yè),開始想著能報效父母了。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世事往往不遂人愿,正當我們兄妹長成,日子好過,要回報恩重如山的父母時,可父母卻因為前半生的過份勞累開始被病魔纏身,尤其父親年僅五十六歲便離開了我們。
失父之痛警醒著我們抓緊孝敬母親,兄妹們各盡所能,心意切切地為母親購吃置穿,并盡量抽時間聚會。我則利用一切機會領(lǐng)著母親旅游,母親也為此特別高興,直到這時,我才明白,母親在我們幼時對我們所說的不愛吃這吃那,不愿出門遠走的話是假的,她只是想多叫兒女們享受。她有文化,有見識,正如常言說:“秀才不出門,遍知天下聞”,好多事她都明白,和所有人一樣,外面的精彩世界,美好的幸福生活,同樣是她所向往的。
但這樣的孝敬機會并未給我們多久,在父親去世的幾年后,母親逐漸疾病加身,身體越來越差,到后來開始天天藥不離身,更至最后惡疾暴發(fā)。
母親走了,永遠地走了,從此再也看不到她邊做飯邊張望我們回家的身影,聽不到她對我們的敘敘叨叨,也沒機會讓我們陪著欣賞山水,所有的一切都遠去了,遠得讓我們再也無法找到蹤影,留給兒孫們的只是無盡的哀思和永遠的懷念。
母親不但有一副端莊秀麗、慈祥和藹的面容,更有一種善良和睦,仁慈寬恕的性格。在家庭,她尊長愛幼,關(guān)懷親戚,家庭關(guān)系處理得體;在村里,和親睦鄰,能忍善讓,甚至委曲求全;在學(xué)校,團結(jié)同事,勤勞授教,素有氣度修養(yǎng)。因此,母親在一生當中倍受人尊重,從她逝后眾多的追悼人流說明了這一切。
母親的音容笑貌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里,敬愛的母親,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我們真的好想您!您的生日我們想您,逢年過節(jié)我們想您,游山玩水我們想您,買新衣服時我們想您,生病住院我們想您,迷茫無助我們想您,孤獨失望我們想您,在兒女們心里,您是勤勞善良,淳樸明理,天下最了不起的母親,是我們離不開的守護神。您那無私的愛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語,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您一生中的勤勞、善良、正直、誠實、誠信、隱忍、堅強、和樂于助人等優(yōu)秀品質(zhì)是留給我們享用不盡的最大財富,更是兒孫們做人處事,健康向上的動力。十月懷胎重,三生報答輕,我們會永遠懷念您,永遠不忘您的恩情,假如真的有來世,我們還要您做我們的母親,補上我們今世未能盡完的孝心,母親,您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