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江珊
【摘要】20世紀中國文學算得上是整個中國文學史上最開放的時候,中國文學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走向世界的。本文根據現代文學接受影響的角度,對這時中國文學置于廣闊的世界文學背景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國現代文學;斷代;現代文學
引言
20世紀的文學歷史是在中國漫長文學史上最輝煌的一段時間。即使歷史不能復制,但能夠以寓言的形式重新建構過去的文學歷史。這段時期很適合從文學的角度進行接受影響式比較研究,就這時期的文學斷代問題進行理論思考。
1.中國現代文學斷代問題的背景
在中國現代的文學研究中,若從上世紀40年代漸興時期開始計算,這近80年的研究里,還未解決文學斷代的問題。在以往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當代文學史的寫作中,最突出的錯誤在于把文學和政治等同,認為文學史的斷代是因為政治事件,忽視了文學自身的邏輯以及運作規(guī)律。應該基于文學發(fā)展的文化和審美因素,再參考社會政治事件對文學史斷代的影響。
眾所周知,從20世紀以來,中國開始真正認識到自己所處于世界文學的邊緣位置,非常需要進入世界文學的中心,重新創(chuàng)造古典文學的輝煌階段。所以,在現實策略中,對西方強勢話語認同,并經過翻譯的溝通,在十多二十年的時間里,就引入了西方主要文學思想的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以及現代主義。這對當時的中國文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推動中國文學國際化發(fā)展。但是,因為那時的西方處于強勢地位,中國文學相當于是不斷西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身民族文化的制約時強時弱和全球化構成互動。若無法認識到這一點,始終強調單個方面的作用而忽視其他方面的作用,將不能掌握好世界文學的發(fā)展趨勢,使中國現代文學史不能斷代。
現代文學是新聞學和舊文學的區(qū)別,即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的區(qū)別。傳統(tǒng)上來看,現代文學應該從1919年,“五四”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文化運動開始計算,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政治事件,還是因為從這個時期開始,中國文學開始有了世界意識?!拔逅摹钡淖饔糜袃蓚€方面:思想的啟蒙性以及文學史上斷后的意義,這兩個作用剛好體現了其現代性。
2.當下文學的價值現象
2.1 思路受限,沒有深度
文學創(chuàng)作的現狀以及價值立場的多元化和不清晰。在主流作家中,雖然是主流而并非一流,是因為他們對世界和事物的判斷能力下降。這不止是哲思能力的下降,也是審美能力的減退。很多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都沒能給讀者帶來思想空間。此外,有的創(chuàng)作作品出現嚴重的反智傾向。作家開始從知識分子轉變?yōu)槁殬I(yè)性的寫手。因為社會閱讀傾向,中國很多一二線作家開始拋棄自己作品中該有的對人性、人道主義的基礎,對作品里故事的評判失去了自己的價值判斷。
2.2 專注于日?,嵥榈氖挛?,缺少重大題材的描寫。
應該主張創(chuàng)作具有批判意義的現實主義,是有生活本身質感的現實主義。比如王安憶的《崗上的世紀》,寫的一女知青為了上調回城,向生產隊長出賣肉體,在這過程中,喚起了女主性意識的覺醒。女性主動,但在政治上逼壓她的人在這過程中成為了性的被動工具,稱得上中國首部女權主義之作,表現出強烈的文化批判意識。
2.3 創(chuàng)作的畫面感加強的影響
創(chuàng)作時畫面感增強,可以算作優(yōu)點也可以算作缺點當。在閱讀作品,畫面感增強后,瞬間進入具體情境中,但情節(jié)、人物沖突便弱化了。因為畫面常常會斷開故事的流暢性,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若事先考慮到作品轉化為電視電影的情境,而鏡頭切割過程會使作家的表達能力受到減弱。并且一流作家得追求完美,若是本末倒置,由電視電影改編為小說,是對作品的踐踏。
2.4 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逝去,創(chuàng)作目的不純
現在創(chuàng)作作品大多平面化,僅僅追求快餐式消費,取代了文學的經典特質。很多人無法理解的作家張煒唐吉坷德精神,但其作品《你在高原》卻很少有人能看完。不可否認,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離我們越來越遠。此外,創(chuàng)作目的不純,有為獎而作的現象。最近幾年的茅盾文學獎,吸引大量的作家為此下筆。動員了全國各協(xié)作無數人力財力,事實上地下的運作成本遠高于地上成本。比如這幾年詩歌魯迅獎有很多詬病,有無病呻吟,也有仰天長嘯的形式。評委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執(zhí)意維護這些“文學創(chuàng)作”,污染了現代詩歌。
2.5 作品構思時間短,作品長度卻很長
現在這個商業(yè)化的時代對小說,特別長篇小說的張力、語言的詩性之美逐漸變味了,反而是冗長乏味的語句多了起來。情節(jié)冗長,語言啰嗦,形容死板。這種注水作品的大量存在,使當代文學失去了生機。
結語
中國現代文學創(chuàng)作自五四起開始萌芽,到現在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問題,以后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這需要作家和讀者的共同努力。堅持正確的創(chuàng)作目的以及思路,發(fā)揮作家精神,分辨優(yōu)秀作品,改善不好閱讀傾向。相信當代文學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參考文獻:
[1]丁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斷代談片[J].當代作家評論,2010,03:19-22.
[2]丁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斷代與當下文學的現狀[J].文藝爭鳴,2016,0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