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松,彭 靜
(1.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2.貴州省公路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
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及標準研究
汪明松1,彭 靜2
(1.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2.貴州省公路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介紹了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對其標準進行了探討。
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標準研究
1.1 設計符合性測評
可行性標準是確保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的主要依照,對規(guī)范加以嚴格的遵守,準確評價各類指標,并對不符合標準的技術及時做出修改,甚至可以借助強制性指標嚴格控制數(shù)據(jù),將范圍規(guī)定在合理的部分。但是對于曲線間的直線長度這樣的數(shù)據(jù),則必須給予它適當?shù)膶捤筛?,對指標和?shù)值的控制要具備靈活性,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指標,強調(diào)適度性原則。具體規(guī)范中要包括明確細則,突出滿足線路設計必須滿足的開車速度、平縱指標等等,注重彎道線路的設計施工,以符合規(guī)定的方式設施檢查,控制好線路的設計情況。
1.2 運行速度的檢測
通過優(yōu)化相鄰路段的數(shù)值指標來獲取安全運輸方式,降低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是運行速度檢測實施的意義。對此,在實際線路設計評價其安全性的時候,不能夠只關注某一線路和某一段,要重視起整體線形之間的關聯(lián),對不同線路的極差數(shù)值做出分析,并借助兩種不同的評價策略做出一致性的評定,例如運行速度、設計速度之間的對比等。
1.3 平縱組合評價
平縱組合評價是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在這一評價過程中要對組合形式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借助透視圖來檢查指標是否滿足均衡性需求。如果發(fā)現(xiàn)平面或者縱面在具體指標有下降的趨勢,可以將兩者協(xié)調(diào)起來,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另一方面,當平面或者縱面過高的時候,則要依據(jù)實際適當?shù)淖龀稣{(diào)整,降低要求。有時也可以忽略數(shù)值誤差,即當平面曲線半徑多于6 000 m,縱向的坡度小于1%時即可。
1.4 空間曲率評價標準
構建出空間曲率指標與事故率的關系模型,就必須按照實際,從評價標準出發(fā),對公路項目項目進行搜集。經(jīng)實際公路項目不同車型空間曲率計算累加值與對應路段的事故率關系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空間曲率與事故率呈拋物線關系。
圖1 空間曲率
公路路線設計與安全性的評定,不僅有賴于線路安排,還與駕駛員的心理狀態(tài)緊密相關。如果道路路段交錯縱橫,路線復雜交叉,這時候駕駛員接收到的信息也會相對雜亂,很容易引發(fā)駕駛疲勞感,從而提高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1 駕駛負荷評價指標
道路的運行條件、運行速度和駕駛之間有著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在不同的道路情況下駕駛工作的負荷分布特性也是有所不同的。但在不同的車輛運行速度下,類似的道路線形將會給駕駛員帶來相似的感知,效果相同。
2.2 道路的線形分劃
基于對典型道路平曲線路面和道路縱坡之間數(shù)據(jù)的研究,以及對駕駛人員行為的分析,我們能夠從中看出道路形狀的不同對駕駛人員也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制約運行的安全與舒適性。
2.3 駕駛符合度評價標準
公路典型路段相對多樣,不同的地形與區(qū)域涉及平直段、縱坡段、平曲段和彎坡組合段。分析現(xiàn)場跟車試驗中駕駛員的變化,可以得出不同的路段上工作符合的變化規(guī)律。當駕駛人員處在高風險的路段中時,說明了駕駛員工作符合處于高風險值,這種情況下需要調(diào)整該路段的設計或者作出合適的風險措施。另外,當駕駛人員在安全路段進行行駛的過程中,他們身體上顯示出的舒適度會較高,設計出的路線則可以維持原樣。當然,在對公路的安全性設計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還要參考各類數(shù)據(jù)和比值,最大限度的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2.4 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的具體策略
在對新建成的道路路線進行勘察的過程中,必須按照設計劃分設計模式,將其概括為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兩部分,運用運行速度與安全性測評來控制施工,保證設計始終符合標準。
一般而言,初步設計包括運行速度與空間曲率、駕駛工作兩部分,評價中首先要設計出正確的對必選方案的評定方式,論證總體性適應度。然后是要提出科學的整改方案,優(yōu)化線路的設計方法和有效方案。再次,就是要完善大縱坡路段的設計處理對策,保證公路暢通運輸。
[1] 汪雙杰,郭騰峰,劉建蓓,等.中國公路運行速度體系與工程應用技術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10,(S1):1-7+23.
[2] 劉建蓓,郭忠印,胡江碧,等.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與標準[J].中國公路學報,2010,(S1):28-35.
[3] 劉建蓓,郭忠印,胡江碧,等.公路路線設計安全性評價方法與標準[J].中國公路學報,2010,(S2):28-35.
2016-12-27
汪明松(1990-),男,貴州貴陽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設計。
U412
C
1008-3383(2017)05-00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