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國教育事業(yè)已經走向了迅速發(fā)展的新階段,同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發(fā)展。聲樂教學是大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高等教育逐漸普及的今天,聲樂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領域的關注。本篇論文中,筆者主要對大學聲樂教學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思路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望可以對推動我國大學音樂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一定的裨益。
【關鍵詞】大學 聲樂教學 創(chuàng)新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的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逐年增多,這不僅提高了對各種硬件基礎設施的要求,也提高了對高校教學水平的要求。但是,就現階段來說,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大學音樂教育聲樂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大學聲樂教學中,應積極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大學聲樂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
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著主體地位,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前提下,教師的教學活動,通常情況下是針對全體學生所開展的,同時采用的教學方式一般是“一刀切”。但實際上,不同的學生,在特點、個性、愛好等方面均有著很大的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教育變得更加有針對性。因此,創(chuàng)新教育中,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明確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準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除此之外,教師在大學聲樂教學過程中,還要遵循“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學變得更加有針對性[1]。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應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明確學生的優(yōu)點、缺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手段。例如,對于聲音比較高亢的學生,可以讓其演唱高音;對于聲音比較低沉的學生,可以讓其演唱低音;對于聲音不高不低的學生,可以讓其演唱中音。根據學生音色特點的不同,將他們分為高音、低音以及中音三個不同的層面,讓學生演唱自己適合的音階,并根據不同的音階學習聲樂知識并進行訓練,有效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
2.大學聲樂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無限的,但是課堂教學實踐卻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利用非常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來實現學生知識面最大限度的拓展,是擺在每一位聲樂教師面前的問題。在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與變革的現代化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大學聲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這樣的前提下,教師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便可以下載一些和聲樂教學相關的教學視頻、教學資料以及精彩的聲樂片斷或者著名聲樂作品的選段等。通過利用網絡、計算機、多媒體,教師便可以將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如西方樂曲、中國傳統音樂等引入到聲樂教學之中,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2]。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通訊功能,構建有效的交流平臺,如微信群、QQ群、貼吧、論壇等,在這些交流平臺上,教師便可以隨時隨機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有利于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也可以傳授聲樂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利用微信、QQ等交流軟件,與學生進行視頻、音頻交流,展示聲樂技巧,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大學聲樂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大學聲樂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數的時間里是在講臺上講授課程,而學生只能認真聽講、做筆記。這樣的模式下,教師成了傳授理論知識的“傳聲筒”,而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的“接收器”,無論教師傳授的是什么知識,均要完全、無誤地接收[3]。如果長期處于這種枯燥的、單調的教學模式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的發(fā)展。基于此,大學聲樂教學過程中,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時候,應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進,積極創(chuàng)建一個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如互動式模式。在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除了要講解相關的聲樂知識之外,還要結合一些生活中的趣事,為學生進行舉例說明,從而使師生在情感上產生互動,縮短師生距離、拉近師生關系。此外,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之后,應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對學生給出的答案,也不要客觀評判對錯,而是要看學生的思維有沒有存在創(chuàng)新,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
4.大學聲樂教學中,創(chuàng)新競賽活動
大學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也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整體動向,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氛圍以及鍛煉平臺。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業(yè)余時間,組織各種各樣的聲樂競賽活動,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來有針對性地設置競賽內容,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學會在競賽活動中學習聲樂知識、鍛煉聲樂技能。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組織校內聲樂演出活動,并支持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聲樂作品,然后展示給全校師生。這樣的做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舞臺,還有利于使學生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及身心健康發(fā)展。
結語:綜上所述,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現代化發(fā)展,賦予了聲樂教學新的內涵與意義,這樣的背景下,傳統聲樂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已無法適應新的發(fā)展趨勢,必須提高對大學聲樂教學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視,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高技能、專業(yè)化的優(yōu)秀聲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華.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探索[J].亞太教育,2016,(23):216.
[2]何小強.大學聲樂教學中應注重創(chuàng)新教育的價值[J].音樂時空,2015,(23):180+169.
[3]張偉.淺談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才智,2014,(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