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佳旭
2016年5月的一天,我收到王飛老師寫的文章《孩子,學校給你的不僅僅是分數(shù)》,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個學生不肯來校讀書。王飛和班主任決定前去家訪。
學生見到老師就說:“讀書沒意思,學校沒意思。”
王老師靈機一動,說:“去學校又不是為讀書的?!?/p>
“到學校不為讀書?那為了什么?”
“為了生活,為了做人,為了交朋友,為了鍛煉身體,為了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為了學點自己有用的本事啊。讀那幾本書,考點分數(shù),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啊。你看,一個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是玩游戲、看電視,能夠?qū)W到什么?時間一久,身體變差了,心情也不好了,朋友也沒了,什么本領(lǐng)也學不到。在學校呢,每天有體育課,可以鍛煉身體;每天和同學們一起吃飯聊天,可以交朋友;每天可以看點喜歡的書,參加喜歡的興趣小組,學點東西。這不是很快樂嗎……”
這個學生居然被老師的一番話打動了。第二天,就回到了學校。
王老師后來對我說:“雖然我們花了周末大半天時間去做工作,雖然這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并不好,但我還是覺得很有意義?!?/p>
“是的,這就是教育良心。我們多做些與分數(shù)無關(guān)的事情,多做些在別人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恰恰是在守護著自己的教育良知,恰恰也證明我們在努力做著真教育?!?/p>
王飛是學校的政教主任,我們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對話。
有教育良心,就會真正重視育人工作,不會把分數(shù)當作自己的唯一追求
2 016年6月2 1日下午,在浙江省寧波市政府召開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上,作為學校代表之一,我校有幸能夠登臺發(fā)言。在介紹了學校德育工作經(jīng)驗后,我談了三點體會:
第一,重視是前提。學校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和開展德育工作的實際高度,往往決定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品位和辦學品質(zhì)。
第二,虔誠很重要。德育的成效就在學生日常生活中,但它常常躲在光鮮的成績背后甚至遠離成績的地方。教育者必須懷有一顆單純而虔誠的心。
第三,垂范是關(guān)鍵。教師出現(xiàn)的地方,就應(yīng)該是教育發(fā)生的地方。學生更相信他看見的成人世界,而不是他聽說的道德世界。
最后,我用一句話作總結(jié):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樹人?;蛟S,當我們對分數(shù)背后的東西關(guān)注更多,對分數(shù)以外的東西關(guān)心更多的時候,我們就離教育的目的和本質(zhì)更近了。
我的這次發(fā)言,得到了與會領(lǐng)導(dǎo)和同行的認同和肯定。某位市領(lǐng)導(dǎo)在講話中多次引用我的觀點和原話,他認為我們對育人工作的認識是到位的。
其實,在我看來,要做到上面三點,最關(guān)鍵的就是教育良心。
有教育良心,就會真正重視育人工作,不會把分數(shù)當作自己的唯一追求;有教育良心,就會虔誠地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不會用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的優(yōu)劣,區(qū)別對待;有教育良心,就會明白,做教師就要嚴于律己,行勝于言,時時表率,處處垂范,勇于自責和自糾,善于自省和自勵,而不是知行脫節(jié),言行不一。
什么是良心?良心,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感,是人類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良心也是人之為人的本質(zhì)特征,是被現(xiàn)實社會普遍認可并被自己所認同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
良心是人格道德的內(nèi)核。一個人如果具備了良心,即便沒有外在的約束和監(jiān)督,也會“從心所欲不逾矩”。所以盧梭認為“良心是靈魂之聲”,蘇霍姆林斯基視良心為“使人做自己行為舉止的最嚴厲的評判者的力量”,是“行為和理智的捍衛(wèi)者”。毛姆則稱良心是“守護個人為自我保存所啟發(fā)的社會秩序的保護神”。
什么是教育的良心
教育良心,就是良心在教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xiàn)和要求,是教育者應(yīng)該具備的職業(yè)道德感和專業(yè)抉擇能力。具體地說,是教育者對教育事業(yè)的那份忠誠,對教育原則的那份堅守,對教育對象的那份關(guān)愛,對教育責任的那份擔當,對教育質(zhì)量的那份承諾,對教育效率的那份追求。
教育是良心活兒。
因為教育具有遲效性,絕不像許多工作那樣立竿見影,你今天所做的教育努力,可能在明年甚至數(shù)十年后,才能顯現(xiàn)出效果來。
因為教育具有復(fù)雜性,學生的成長,不僅來自教師個人的努力,還來自學生個人、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誰都可以把責任輕易地推卸給別人。
因為教育具有潛隱性,教育的好壞常常深深地潛伏隱藏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它不像工廠流水線上的生產(chǎn)那樣可以簡單測量。你帶給學生的是心靈的成長還是精神的沉淪,任何高明的工具和量表都難以準確測量。
教師的工作具有極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要做好教育,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要做壞教育,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要做一位卓越的教師,是人世間最艱難的挑戰(zhàn);要做一個平庸的教師,則是人世間最簡單的選擇。
看到學生萎靡不振,你可以張口批評,也可以視而不見,還可以草草過問,還可以做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溝通和家訪,說不定,這里面就有一個令你吃驚的背景和讓你流淚的故事。
這就是教育的良心。
學生的作業(yè)本,你可以匆匆打個日期,可以簡單打個對錯,可以再打個等級,也可以根據(jù)你對學生的了解認真寫幾句批語或激勵的話。當然,還可以找每個學生來,面對面,一一做細致而耐心的指導(dǎo)。
這就是教育的良心。
面對一節(jié)課,你可以拿著課本直接進課堂,讓學生自己一邊學,你一邊自己跟著臨時“備課”;你可以下載個課件,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你可以拿著過去的教案,與學生一年一年重復(fù)著“阿毛的故事”;你可以深入鉆研教材查閱大量資料,花大半天、一個周末甚至許多天的時間備一節(jié)課。你可以給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所云的迷惘,也可以給學生如沐春風、豁然開朗的愉悅,更可以給學生醍醐灌頂、更上層樓的驚喜。這就是教育的良心。在你功成名就之后,領(lǐng)導(dǎo)和同事對你不吝贊詞,你可以躺在榮譽上恃才傲物;你也可以回到起點,重新出發(fā),開始更高遠的探索之旅。
這就是教育的良心。
在你行將退休之際,同事和學生對你敬重有加,你也可以依靠資歷得過且過;你也可以永葆初心,珍惜在校的每一個日子,勤勤懇懇,善始善終。
這就是教育的良心。
在你遭受不公之時,領(lǐng)導(dǎo)和家長對你批評指責,你可以放任自己敷衍塞責;你也可以任勞任怨,一如既往地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努力關(guān)愛和幫助每一個學生。
這就是教育的良心。
總之,教育是讓人成為人的事業(yè),當以培育和守護人的良心為己任。教師是良心活,是特別倚重良心的職業(yè),是最需要良心作為保障的職業(yè)。良心既是教育之根基,也是教育之靈魂。
只有守護住教育的良心,我們的學校才像真正的學校
當前,以片面追求升學率為主要特征的教育功利化和短視化現(xiàn)象依然十分嚴重;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如誠信缺失、真理模糊、物欲泛濫、享樂至上等,輕而易舉地侵入校園,影響教育,校園內(nèi)層出不窮的心理失衡、價值失偏、理想失卻、道德失守、行為失范等現(xiàn)象,早已令人深以為憂。
朱清時院士曾說過,“一個社會要有希望,一定要有凈土,這個凈土就是學校?!睂W校理當成為一片凈土,一方道德高地,自覺承擔起并切實履行好服務(wù)和改造社會的偉大使命。只有守護住教育的良心,我們的學校才像真正的學校,我們的教師才像真正的教師,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們的孩子們也才能夠更好地傳承和守護住我們?nèi)祟惖恼嫔泼牢幕?,才能生活在更美好的未來社會之中,并為未來社會和文明之進步作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
所以,每年開學,我們?nèi)w師生都會在國旗下莊嚴地宣誓:“我,從走進立人中學的那一刻起,無論今后身處何方——有人看見或無人看見,無論今后所言何物——有人聽見或無人聽見,無論今后所做何事——有人知曉或無人知曉,都將堅守與生俱來的良知,做一個懂感恩、負責任、有愛心的人?!?/p>
我們將這份誓詞,印刻在運動場的文化墻上,師生們茶余飯后休閑散步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就從這里獲得關(guān)于良心的啟發(fā)和提醒。
總之,好的學校就應(yīng)當這樣:走在校園里的都是有良心的人,而從校園里走出去的人,都是能夠堅守良心的人。
無論社會如何復(fù)雜,無論世界如何變幻,無論生活如何兇險,無論命運如何無常,作為教育者,我們應(yīng)當始終堅守自己的教育良心。教育者好了,教育才會好起來;教育好了,孩子們才會好起來;孩子好了,世界才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