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芳+桂芳芳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說起離婚,人們自然扼腕痛惜。而這一法律事實一旦發(fā)生,一定要處理好財產糾紛,特別是離婚后的財產分割問題……
離婚不僅涉及婚姻關系的解除、確定子女撫養(yǎng)權的歸屬,還涉及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等問題。離婚后,往往存在有些共同財產未分割、雖進行了分割而后反悔或發(fā)生可以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情形,這就引發(fā)了離婚后財產糾紛。
案例一 離婚協議書不僅包含權利,還有義務
蓋陽和周梅2006年登記結婚,2013年雙方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如下:2009年購得的住房一套,為夫妻共同購買,房屋產權共同所有,雙方各享有一半所有權及義務。房產的貸款本金及利息人民幣42萬元由男方先行償還,女方因此欠男方其所有應承擔的房產貸款本金及利息21萬元。
離婚后,蓋陽按照離婚協議書將房屋貸款42萬元還清,但周梅未履行離婚協議書中的義務,即未償還房屋的貸款本金及利息21萬元。一怒之下,蓋陽將周梅告上法院。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蓋陽、周梅簽署的離婚協議書是夫妻二人在離婚時共同商定的,雙方簽署時已對自己的權益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考慮,除有法定的情形外,應認定該協議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該履行。法院一審判決,周梅給付蓋陽代為支付的部分即21萬元。周梅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
案例二 離婚協議書是否顯失公平,需要相關證據支撐
王歡歡與肖帆是大學同學,2013年畢業(yè)后,兩人共同出資購買婚房并于第二年結婚。2015年,兩人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在離婚協議書中,雙方約定:2013年購買的房屋歸肖帆所有,汽車、存款以及其他理財產品歸王歡歡所有。
離婚后,王歡歡認為不動產的升值空間更大,對離婚協議書中財產分割的部分心有不滿,起訴至法院稱在離婚協議書簽訂前,肖帆對其進行毆打致其3根肋骨骨折,離婚協議書是在此種情形下受到肖帆脅迫簽訂的,顯失公平。據此,王歡歡主張2013年所購房屋屬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共同財產,請求法院判令平均分割這套房屋。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王歡歡與肖帆達成的離婚協議具有合同性質,該協議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當按照協議履行相應的義務。王歡歡主張該離婚協議是肖帆脅迫其簽訂,卻未能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明,且在離婚協議書中,雙方對2013年所購房屋的歸屬問題進行了明確的約定,王歡歡現要求平均分割房屋,依據不足,不予支持。法院一審判決離婚協議有效,駁回原告王歡歡要求重新分割房屋所有權的訴訟請求。經法官釋法說理,當事人服判,沒有提起上訴。
案例三 離婚遺漏財產,別慌,再給你一次機會
2014年8月1日,李燕、任高訴訟離婚。離婚后,李燕才發(fā)現雙方還有一份人壽保險沒有分割,投保人為任高,被保險人為李燕,離婚后任高已辦理退保,收到退保金23000元。任高拒絕與李燕分割,李燕將任高訴至法院,請求任高返還11500元。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任高作為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被保險人為李燕的保險合同;任高在雙方解除婚姻關系后自行到保險公司辦理退保手續(xù),并由其收取退保金23000元的事實清楚。涉案保險合同簽訂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保險費的交納亦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以解除保險合同后所得的退保金應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李燕要求任高返還一半,于法有據,予以支持。法院一審判決任高返還李燕退保金11500元。被告任高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
案例四 離婚轉移、變賣夫妻共同財產使不得
王笑笑與孫鋼于2001年9月登記結婚,2011年1月開始分居。分居期間,孫鋼將本應屬于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的宅基地拆遷補償款由其父母持有,2013年,他又將拆遷取得的優(yōu)惠購房權利擅自無償轉讓給其母親。2014年8月,雙方經法院調解離婚,婚生女由孫鋼撫養(yǎng),夫妻共同財產未進行分割。2014年9月,王笑笑起訴要求分割拆遷補償款和回遷安置房屋及其他財產。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離婚后財產分割一般均等,但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fā)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此案中,孫鋼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轉移、變賣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在分割時應作為考量的因素,故法院依法判決王笑笑多分得夫妻共同財產。一審判決訴爭房屋歸王笑笑所有,宅基地拆遷補償款歸王笑笑,其他財產歸孫鋼。被告孫鋼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判決維持原判。
(一)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何種性質的財產應歸為共同財產?
《婚姻法》第十七條明確指出:“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財產的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p>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下列財產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1.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2.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3.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yǎng)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五條明確規(guī)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二)司法實踐中,離婚后財產分割有哪幾種情形?
司法實踐中主要有4種情形離婚后可以提起訴訟,包括:
1.離婚協議中漏分夫妻共同財產。
2.登記離婚后,一方不履行離婚協議中對財產的分割約定。
3.登記離婚后,一方對離婚協議中對財產的分割約定反悔,要求變更或撤銷原財產分割協議。
4.登記離婚后,一方發(fā)現另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行為或偽造債務侵占財產,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或處理債務。
對于漏分財產案件,當事人提起民事訴訟后,法院會按照《婚姻法》規(guī)定的夫妻財產制度處理漏分財產。
反悔和非真實意志的離婚協議所引發(fā)的財產爭議,主要是指一方在脅迫、欺騙等情況下簽訂的離婚協議。法院在審理后如果未發(fā)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就會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三)離婚后,財產糾紛的訴訟時效
1.漏分夫妻共同財產,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發(fā)現或應當發(fā)現漏分財產之次日起計算。
2.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應在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提起訴訟。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導致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兩年,從當事人發(fā)現之次日起計算。
(四)離婚協議能否以顯失公平為由請求法院予以撤銷或變更?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九條規(guī)定:“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fā)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該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根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可以看出,法條只提到欺詐、脅迫,并沒有列舉顯失公平,但是后面還有“等情形”。但是,這個“等情形”是否應該包括顯失公平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九條使用“等”字,應該包括《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中規(guī)定的顯失公平的情形。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法院不宜輕易認定協議顯失公平而支持當事人撤銷或者更改協議的主張。尤其是對那些以獲得配偶同意迅速離婚為目的,將大部分甚至全部夫妻共同財產均答應給予對方,而一旦達到離婚目的,即以顯失公平為由起訴的行為,不能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