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多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yī)院兒科一病區(qū),遼寧 盤錦 124010)
阿昔洛韋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的效果觀察
胡小多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yī)院兒科一病區(qū),遼寧 盤錦 124010)
目的 觀察阿昔洛韋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兒88例,采取數(shù)字隨機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阿昔洛韋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干擾素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7.73%,對照組總有效率65.91%,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淋巴結消退時間、體溫下降時間、異型淋巴恢復正常時間、咽部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阿昔洛韋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EB病毒的臨床效果顯著,且較為安全,臨床價值較高。
阿昔洛韋;干擾素;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效果
EB病毒是一種嗜B淋巴細胞病毒,又叫人類皰疹病毒,是常見于生長期兒童體內(nèi)的病原體[1]。目前EB病毒的感染原因尚未完全明晰,可能與其他疾病相關,同時EB病毒感染過程中患兒臨床表現(xiàn)各異,一些患兒并無明顯臨床癥狀,但一部分患兒可能會發(fā)生淋巴細胞增殖或者嗜血細胞綜合征等疾病,嚴重還可能因為慢性感染和反復感染導致惡性淋巴瘤。因此對EB病毒感染的治療研究非常必要。本研究觀察阿昔洛韋聯(lián)合干擾素治療EB病毒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兒88例,患兒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數(shù)字隨機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4例,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在1~10歲,平均年齡(5.3±1.5)歲;肺炎4例,支氣管炎8例,化膿性扁桃體炎11例,上呼吸道感染17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4例;對照組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在1~10歲,平均年齡(5.1±1.7)歲;肺炎3例,支氣管炎8例,化膿性扁桃體炎12例,上呼吸道感染18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3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本組采取阿昔洛韋治療,給予患者阿昔洛韋注射液5 mg/kg,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行靜脈滴注,每天2次,7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2.2 觀察組:本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干擾素治療,給予患者人工干擾素α-1b 5~10 μg,混入氯化鈉注射液2 mL,行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每天2次,7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定標準[2]:顯效:患者3~5 d內(nèi)體溫恢復至正常,頸部淋巴結縮??;有效:患兒5~7 d內(nèi)體溫恢復至正常,頸部淋巴結縮小;無效:與上述不符;總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②記錄兩組患兒淋巴結消退時間、體溫下降時間、異型淋巴恢復正常時間、咽部體征消失時間及用藥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專業(y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觀察組顯效33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73%,對照組顯效21例,有效8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65.91%,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指標:觀察組患兒淋巴結消退時間、體溫下降時間、異型淋巴恢復正常時間、咽部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不良反應: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EB病毒感染的治療十分棘手,一般臨床上采用阿昔洛韋和更昔洛韋進行治療,但由于以上藥物僅為推薦用藥,臨床并不存在針對EB病毒的特效藥物,因此實際上單獨采用阿昔 洛韋的治療效果令人堪憂,尋求有效的聯(lián)合用藥方式可能對患兒的治療有利[3-4]。本研究中采用的干擾素是常用于EB病毒感染治療中的藥物,也可和阿昔洛韋聯(lián)合使用。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也能起到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的功效。內(nèi)源性干擾素一般由淋巴單核細胞產(chǎn)生,并且通過作用于細胞表面受體,促進抗病毒蛋白生成,抑制病毒DNA和RNA,起到抗病毒作用。有研究顯示,干擾素也可對體液和細胞免疫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因此干擾素可通過不同的干預途徑,與阿昔洛韋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共同作用于EB病毒,可能對療效具有提升作用。本研究結果中顯示,觀察組患兒各項臨床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了加入干擾素起到了確切的輔助治療作用,干擾素和阿昔洛韋均可對EB病毒產(chǎn)生作用,促進患兒恢復[5-6]。而客觀的療效評定標準也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明了阿昔洛韋聯(lián)合干擾素是治療EB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較單獨使用阿昔洛韋更好。聯(lián)合用藥需要考慮用藥安全性問題,聯(lián)合干擾素使用較為安全,兩組均未觀察到嚴重的不良反應。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水平比較()
表1 兩組臨床指標水平比較()
組別n淋巴結消退時間(d)體溫下降時間(d)異型淋巴恢復正常時間(d)咽部體征消失時間(d)觀察組442.47±1.792.92±1.245.80±1.283.84±1.13對照組444.21±2.023.66±1.376.70±1.384.74±1.38t值6.7552.7953.4943.494P值<0.05<0.05<0.05<0.05
綜上所述,EB病毒感染是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并且治療棘手,單獨采用推薦藥物阿昔洛韋通常無法起到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而聯(lián)合干擾素后,二者可從不同的途徑對感染起到作用,提高療效,且用藥安全,說明阿昔洛韋聯(lián)合干擾素是治療EB病毒感染行之有效的方式。
[1] 吳霞.干擾素霧化吸入聯(lián)合阿昔洛韋靜脈滴注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5(12):1824-1825.
[2] Yang CF,Peng LX,Huang TJ,et al.Cancer stem-like cell characteristics induced by EB virus-encoded LMP1 contribute to radioresistance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suppressing the p53-mediated apoptosis pathway[J].Cancer Letters,2014,344(2):260-271.
[3] 齊鴻濤.阿昔洛韋靜脈滴注聯(lián)合干擾素霧化吸入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22):144-145.
[4] 李廣金,鞏桂麗.干擾素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23):3214-3216.
[5] 劉焱,黃靜,孫凌云,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抗EB病毒抗體表達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1,15(5):291-295.
[6] 高海麗,毛彥娜,李彥格,等.干擾素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0):14-15.
R978.1
B
1671-8194(2017)17-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