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春梅
【摘 要】對于教師與幼兒之間,教師的語言是進行連接的橋梁,教師教學的語言既對教學質(zhì)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又是教學活動的關(guān)鍵。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的語言主要分為6類:提問語、陳述詞、反饋語、指示語、稱呼語以及維序語。在6種類型基礎(chǔ)之上,對于教師在科學活動中無效的教學語言進行分析,邏輯性、科學性、重復、指示不明、教具不匹配以及顛倒的問題是主要的表現(xiàn)。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教學語言
教師教學語言在幼兒園的科學教學活動中,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表達方式,在常規(guī)的幼兒園教學的語言基礎(chǔ)上,個別的幼兒園老師已經(jīng)將自己教學語言的風格形成,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幼兒園在科學教學的活動中,在一定的程度上,教師無效教學的語言還存在;教師運用的教學語言模式化創(chuàng)新比較欠缺;分析教師教學語言的各種類型,教師有明顯的控制幼兒的傾向;教師對形成幼兒知識的技能比較重視,卻忽視了培養(yǎng)幼兒情感的態(tài)度。
一、教師教學語言在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無效的教學語言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的語言是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在科學技能和知識以及情感方面,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啟示,同時,教師教學語言對于幼兒語言也是一種示范。有些幼兒在語言表達和理解的能力上,相對比較弱,教師更應該注重教學語言示范作用的把握。在一定的程度上,教師在幼兒園教學的語言中,還有一些無效的教學語言存在,邏輯性、科學性、重復、指示不明、與教具不匹配以及顛倒等相關(guān)的問題對于養(yǎng)成幼兒科學的素養(yǎng)具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于發(fā)展幼兒語言的水平也有很多的影響。針對自身語言的重要性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對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必須要加強,從而將語言的水平得以有效地提升。
(二)教師在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中運用的模式,缺乏創(chuàng)新
從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教學語言形式來看,在教學語言常規(guī)的基礎(chǔ)上,雖然有的教師已經(jīng)將自身風格教學的語言形成了。但是,幼兒園的教師大多數(shù)遵循常規(guī)的各種類型教學語言固定的模式。重復型反饋語,“好不好”之類的征詢語,以及“你說”這種稱呼語,這些教學語言比較模式化,幼兒教師雖然能夠?qū)⒊R?guī)的教學順利地完成,教學的內(nèi)容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各個教學活動卻沒有特色,特別是欠缺語言的特色,每個教師的語言都顯得千篇一律。
(三)教師明顯傾向于控制幼兒
針對于教師教學語言目的而言,教師明顯是傾向于控制幼兒的行為和心理。教師教學的語言是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致使教學的質(zhì)量得以保證,從而使幼兒的和諧發(fā)展得以有效地促進。但是,在教師教學的大量語言中,將教學秩序進行維護的維序語,對幼兒進行指示的指示語,以及自發(fā)類的提問語,都是為了將幼兒的思維和行為進行控制。對幼兒意愿進行征求的提問語雖然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這種征詢并沒有什么意義,只是在形式上對幼兒進行征詢,幼兒并不能真正地選擇征詢。從形式上看,幼兒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征求幼兒同意后才進行的,但是,實際上幼兒只能肯定地回答教師的“高興不高興”、“想不想”等。這只是體現(xiàn)在理論上,教師對幼兒主體地位的認識,而實踐中,并沒有尊重幼兒,讓幼兒做到主體的地位。對于整個的教學活動,教師還是主導,教師既掌握和控制操作類科學的活動,又控制觀察類科學的活動。
(四)教師重視形成幼兒知識的技能,忽視了培養(yǎng)幼兒情感的態(tài)度
針對于教師在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學的語言內(nèi)容而言,主要是指操作技能和傳授知識,沒有將培養(yǎng)和引導情感態(tài)度的價值觀重視起來,在教案當中,雖然將情感目標歸納在教學的目標里,但是,在實踐當中,教學語言中情感目標的體現(xiàn)卻非常少。例如,教學活動《卵生和胎生》中,第二點的活動目標就是:激發(fā)對動物探索的興趣,增強對小動物熱愛的情感,但是,一直到教學活動結(jié)束,也沒有將熱愛小動物教學語言表達出來,教學活動有20多個,在幼兒活動以前,只有2位教師對于幼兒合作和分工進行了強調(diào)。從總體來看,對于將情感的目標歸納的教育目標中,每個教師都知道,也會寫在教案活動的目標當中,但是,卻沒有真正地去實施。
二、對于幼兒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學語言提出的建議
(一)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將教育理論努力向教育實踐轉(zhuǎn)化
實踐必須要用理論來作指導,在教育的實踐活動中,教育理論就是靈魂。站在幼兒教育實踐第一線的就是幼兒教師,教師應該更加緊密地接觸幼兒,直接地影響幼兒,利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對教育實踐進行引導。
1.平等的師幼觀
作為幼兒教師必須要將權(quán)威性的心理進行突破,把幼兒看成一個整體,將平等的師幼觀樹立起來。既要對幼兒的人格進行尊重,又要對幼兒心理的特點進行接納,對于幼兒的要求必須要與幼兒的特點相符合,應該從幼兒心理接受的能力來運用教學的語言,不能夠無意中將自身語言復雜的程度進行抬高,教師的教學語言過于復雜不但幼兒難以理解,還容易對幼兒積極性造成損傷。平等師幼觀就是教師應該與幼兒在平等的水平上,利用幼兒的心進入到幼兒的世界,與幼兒的距離拉得更近。
2.交往式的教學觀
交往式教學觀主要是體現(xiàn)在師幼觀平等的教學中。教師在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教學中,不只是傳授知識給幼兒,對幼兒的指導進行操作。而是與幼兒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與幼兒互動,共同進行活動,在活動中遇到了困難,一同想辦法進行解決,在活動中,共同得到成長。
教師在與幼兒進行活動時,不要過于主張幼兒與自己單純地進行互動,例如,大家一個一個來做,你先做,下一個你來做,這樣浪費時間,幼兒都可以將放開性地去試,給幼兒們提供嘗試和游戲的機會,以及幼兒動的機會。
3.開放課程觀
教師對于幼兒現(xiàn)狀的了解就是課程,根據(jù)教學的要求將規(guī)程事先進行設(shè)定。幼兒的可變因素比較多,教師對幼兒主體的地位必須重視起來,不能夠放棄,將課程作為主體。幼兒發(fā)展的獲得就是教學的目的,不是將教學的安排得以完成。若將教學的內(nèi)容事先設(shè)定好了,但是,與幼兒的要求不符合,教師應該盡快進行轉(zhuǎn)換。
教師在安排既定課程中,應該讓幼兒對圖片進行觀察,教師進行引導和幫助,將記錄卡的的填寫完成。有的幼兒對于教學內(nèi)容已經(jīng)了解了,教師應該及時地轉(zhuǎn)換角色,利用幼兒的資源有效地進行教學,如此這樣,才能夠?qū)虒W的內(nèi)容進行了解,從而使了解教學的內(nèi)容得以有效地實現(xiàn),對教學內(nèi)容了解的學生也會將自身的主動性表現(xiàn)出來。
4.全面的發(fā)展觀
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就是教學主要的目的。作為教師應該將全面發(fā)展觀樹立起來,致使幼兒不但心理和身體得到了長期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的價值觀和知識技能以及過程方法也得到了長期的方展。在今后的社會上,每一個幼兒都需要接受各種的考驗。因此,教師應該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幼兒各方面都能夠得到發(fā)展。
教育理論即使再先進,教育實踐不進行指導,教育理論也是沒有用的。教師不能夠只是在教育理論上停留著,將尊重幼兒只是作為一種形式,把情感目標只是在教案上寫著,應該將應用的方法找到,將教育理論真正在教育實踐中進行應用。
(二)重視教學語言的積累和學習以及反思,減少和消除無效的教學語言
其一,對于有關(guān)的教學法的教學語言應該積累和學習,致使自己教學語言的明晰性和準確性以邏輯性和藝術(shù)性等共性的要求得以有效地滿足;其二,針對于科學教學的活動而言,教學的語言應該具有啟發(fā)性,科學活動是一個過程,對于一些能夠?qū)⒂變哼M行激發(fā)的探索興趣和幼兒思維進行啟迪的教學語言及科學中的知識語言,教師應該進行積累和學習;其三,教師還應該將幼兒的語言進行積累,尤其是科學術(shù)語進行講述的語言。
教師在對教學語言進行積累和學習的基礎(chǔ)上,對于自身教學的語言還應該經(jīng)常地進行反思。也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以后,通過體驗活動,還應該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認真地觀察,反思自己教學的語言。教師對于自己的言行應該利用錄像或者寫反思的日記來進行記錄,從幼兒角度來對自己教學的言行進行思考,是否無效和有效,以免做好改正。反思必須要堅持,從而得以有效地進步。
(三)開展教學語言的研討,追求教學語言的創(chuàng)新
每一個人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眾人智慧集到一起就會變成無限的。教師與教師之間如果互相切磋學習和交流,就能夠很快提升教學語言的水平。教師應該組織起來將教學觀摩定期開展,進行研討教學,既要對其他人教學的活動進行觀察,又要將他人的優(yōu)點進行吸??;在他人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觀察時,對眾人的意見應該細心聽取,找出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不斷地進行改進。在教學研討中,開動大腦的思維,進行教學語言的創(chuàng)新,從而將自身教學的特色語言形成。
(四)教學的提問語應該適時適度
在幼兒園的科學教學活動中,使用提問語的頻率比較高,在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貫穿,提問語將整個教學活動聯(lián)接起來。因此,教師對自身的提問語必須要重視。將提問語有效地進行應用,在幼兒需要時適度適時將幼兒進行引導和幫助,從而啟發(fā)幼兒。過早地應用提問語,將幼兒思考權(quán)利剝奪了,過晚應用提問語,幼兒容易失敗而喪失了信心。將提問語過渡地進行包辦,幼兒對于自身成功的感覺又很難體會到,啟發(fā)的效果也很難達到。
在探索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夠引導幼兒,用什么語言對幼兒進行引導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一些教師由于著急,總是想將結(jié)果告訴幼兒。幼兒必競是孩子,教師必須要引導他們?nèi)栴}進行發(fā)現(xiàn),幼兒在進行探索中,有所發(fā)現(xiàn)就會很高興。例如,鐵能夠吸到磁鐵上,幼兒看到就非常好奇和開心,因此,教師應該給幼兒多準備一些塑料、紙屑、不銹鋼制品以及木頭等各種材料,讓幼兒在進行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
(五)教師教學語言要精煉和精確
其一,語言精確和準確就是教學語言的共性,教學語言在科學的課堂中必須要準確;其二,高效的教學語言才是有效的,教學語言如果累贅和重復,既對幼兒思考沒有意義,對于幼兒語言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發(fā)展身心的健康都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六)正確解決教學語言兒童化與科學術(shù)語之間的矛盾
術(shù)語就是在特定學科領(lǐng)域?qū)Ω拍钸M行表示稱謂的集合。科學術(shù)語指的是在科學的領(lǐng)域中,對于科學的概念進行表示稱謂的集合。針對于幼兒園的科學教學活動而言,科學術(shù)語講述是自然的要求,對于教師的教學語言進行要求,必須要有一定的科學性。教學語言對象就是幼兒,因為幼兒在身心的各方面的發(fā)展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的語言上既要兒童化又要淺顯。如果教學語言兒童化與科學性必須要進行兼顧時,教學語言的兒童化與科學性就會產(chǎn)生矛盾。不但要對于兒童進行尊重,對科學權(quán)利進行了解,還要對科學進行尊重,應該用兒童化語言來將科學術(shù)語進行解決,但是,科學術(shù)語本質(zhì)的內(nèi)容改變不了。
科學術(shù)語最后是要讓幼兒知道的。幼兒對于這種科學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了,但是,幼兒不能夠利用科學術(shù)語進行解釋,幼兒只能夠利用幼兒語言將看到的科學現(xiàn)象進行講述。但是,教師應該給幼兒進行解釋,讓幼兒懂得其中的意思。
不能將科學語言兒童化,教師就會利用兒童化語言進行解釋,術(shù)語是定式不能兒童化,也不能夠?qū)⑿g(shù)語改變,教師只能夠給幼兒進行解釋,但是,教師也不能將詞改變,只能夠利用兒童話將意思更詳細地進行解釋。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幼兒園既要將學習教學理論進行加強,又要將教育理論向?qū)嵺`進行轉(zhuǎn)化;將教學語言的積累和學習以及反思重視起來,無效教學語言減少和消除;不但要將教學語言的研討進行開展,互相幫助地進行成長,又要將教學語言創(chuàng)新進行努力地追求;教學語言既要精煉又要精確;將教學語言兒童話與科學術(shù)語之間的矛盾正確地進行解決。
參考文獻:
[1]張婷.基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新教師的師幼互動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
[2]姜泓伯.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師幼對話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賈晉.幼兒園大班語言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4]夏詩賢.基于支架式教學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設(shè)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5]劉春花.幼兒園手工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行為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6]苗盛華.幼兒園數(shù)學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語言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7]張璨.基于對話的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教師提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8]趙琳.幼兒園數(shù)學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數(shù)學語言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