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鵬
“好的結尾,就是當讀者把作品讀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頁翻開來重新讀一遍?!薄韲ね袪査固?/p>
“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p>
——明·謝榛《四溟詩話》
作文的結尾如何讓讀者覺得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呢?
一、結尾之美的特征
1.巧,精警凝練之美
巧,是靈魂,是雅致,是智慧,是藝術。凝練的回應、勾聯(lián)不僅僅是結構上的需要,而且往往是美化文章的必要。有了回應、勾聯(lián),文章上下左右渾然一體,就像一個儀仗方陣,整齊劃一,威風八面,美感四射。
直白的點題給讀者的感受就像聽政治報告,難免枯燥,甚至乏味;而精警巧妙的點題則像霧里看花,月下看人,眼里朦朧,心中了然。
所以,要做到精警凝練,就要做到回應勾聯(lián),畫龍點睛。例如:
是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那就借我一雙慧眼吧!用它,去領略春花、秋實、夏炎與冬寒;用它,去笑對陰晴圓缺、云往雁來。
2.俏,生動形象之美
俏者,靚麗也。怎樣使結尾靚麗呢?
其一是感情真摯。美學家認為,真實是美的根本。抒臆的字句要真誠,如果摻進了虛假,暴露了雕鑿痕跡,那文章就酸氣彌漫,令人掩鼻了。
其二是語言溫馨。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各種表達方式、表達技巧的運用非常重要。因此,相同的內容用不同的語言和方式加以表達,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如能在語言的生動形象上下功夫,便能使讀者眼前一亮,收到理想的效果。可以通過比喻象征、名言警句、歌詞詩句的運用達到這一點。例如: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笔朗聝韧庾兓喽?,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凈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凈,又何去理會污穢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于市。
3.翹,含蓄深遠之美
好的結尾應有“撞鐘”之效,余韻悠長,發(fā)人深醒,講的就是結尾要有含蓄深遠之美。應該說,這種結尾是最理想的,它能極大地激活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給讀者廣闊的再創(chuàng)造空間,讓讀者去體會文章的情思之美和文字之美。我們常說,最好的文字不在于告訴讀者多少,而在于讓讀者想到多少,得到多少。含蓄的結尾就具有這樣的效果,它能帶給讀者更多的啟迪和思考,更多的回味和享受。
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能夠透過現(xiàn)象挖掘本質。例如:
我久久地佇立著,目送那遠去的汽車。心中忽然想起,老人說:人是有魂兒的。我相信了:人有魂,國有魂,民族有魂!
二、作文結尾易犯的毛病
1. 畫蛇添足。全文已結束,本可耐人尋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唆幾句,把無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義一語捅破。
2.空喊口號。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大喊著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口號,這種結尾大煞主題。
3. 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了,卻遲遲不肯收尾,沖突了文章主題。
三、追求結尾之美的方法
1.首尾呼應式
首尾呼應是考場作文中最實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況是作者先在開頭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結尾時再次強調,照應開頭,從而使文章的中心鮮明突出。例如,優(yōu)秀作文《生活與理想》的開頭與結尾:
(首)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 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2.卒章顯志式
在文章結束時,以全文的內容為依托,運用簡潔的語言,把主題思想明確地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文即將煞尾時,把寫作意旨交待清楚,又稱“畫龍點睛式”。例如,優(yōu)秀作文《 美,在我們身邊》的結尾:
我明白了,美并不像星光那般若明若暗,也不像落花那樣伶仃無助,更不像霧靄那樣轉瞬即逝……美是豐盛的、實在的。美在奮斗中,拼搏是美的激情;美在磨練中,頑強是美的本色;美在追求中,自信是美的氣質。是的,美在我們的身邊。
3.啟發(fā)點醒式
即結尾給人以某種教育或啟發(fā),作者用恰當?shù)脑~語能使讀者思考回味,給人一種“言已盡,意無窮”的感覺。這種結尾法適合于童話、寓言故事??忌鷮懽鲿r要注意給讀者留下思考、想象的余地,不要赤裸裸地寫出來。例如:
人生的道路上,學會了走后,就應學會輕松地跑。放下欲念,放下世俗,懷抱希望,快活上路,成功會在盡頭向你微笑……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句、詩句收尾,著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種人生真諦。用三言兩語表述含意深刻、耐人尋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內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讀者的心中,起到“言已盡,意無窮”的效果。例如: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命有否泰變化,年有四季更替。熬過長夜,你便能見到黎明;飽受痛苦,你便能擁有快樂;耐過寒冬,你便無須蟄伏;落盡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5.鋪陳排比式
這樣的結尾在內容上能照應前文,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語意親切感人,語句富有節(jié)奏韻律,能使讀者擊節(jié)稱嘆。例如: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就昭示著豪邁的超然般的幸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就闡述著閑適的超然般的幸福?“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不就演繹著狂傲的超然般的幸福?
作者有意將三個引用詩詞兼有設問的語句構成排比,強化了結尾的意圖,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作文要一氣呵成,結尾應與前面正文一線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結尾與開頭一樣,是篇篇各異的,但也有其規(guī)律可循。真正好的結尾存在于平時扎實的訓練之中,存在于臨場發(fā)揮之時,存在于我們的“詩外之功”。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