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騰 (宿遷市畫院 223800)
寫意人物畫中造型與筆墨關系的思辨與運用
張 騰 (宿遷市畫院 223800)
本文主要闡述畫者在創(chuàng)作《革命老區(qū)之沂蒙老人》系列組畫期間,對其中造型與筆墨關系的思辨過程和在主題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首先,從傳統(tǒng)經(jīng)典中認識到寫意人物畫的造型與筆墨關系的發(fā)展,歷經(jīng)了從簡單的線造型到筆墨塑造形體的過程。其次,在自己的實踐中,把對寫意人物畫中筆墨和造型的理解歸納到寫生上,然后,通過自己的主題創(chuàng)作得到展示。
造型;筆墨;寫生
項目:國家藝術基金
【本文節(jié)選 (《寫意人物畫中造型與筆墨關系的思辨與運用》第二章寫生感悟)】
通過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學習,體會到寫意人物畫造型與筆墨的關系是通過毛筆的寫性一步步呈現(xiàn)在宣紙上。接下來如何將傳統(tǒng)的造型與筆墨落實到自己的藝術實踐中去呢?首先應通過寫生去尋找突破點,在探索符合時代的造型與筆墨的同時,也要正確的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在寫生初期,自己對于用筆墨塑造形體一知半解,只是用毛筆在宣紙上揮灑,過于強調(diào)筆墨,反而在造型上經(jīng)不住推敲,造型和筆墨相互脫節(jié),二者失去關聯(lián)。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寫生實踐與理論指導,自己對于造型與筆墨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寫意人物畫中的筆墨與造型的法度是嚴謹?shù)模プ《咧g的規(guī)律,應形而運筆。
在人物畫寫生時,首先要熟知人體的結構,把握好結構點,做到有目的性地去觀察模特。其次,找出每個模特與眾不同的地方,通過這些特點塑造形體,讓眼中能看到造型,再將眼中的形象通過手控制毛筆轉化到宣紙上,以筆墨去造型。在寫生的時候,可以嘗試把模特畫得比本身大一些,這樣就能強迫自己多去思考,想著如何在造型上做加法,用豐富的造型與筆墨去支撐起整幅畫面。眼中對模特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手上才能順著眼中鮮活的感覺去尋找筆墨、塑造形象。
懂得觀察物象以后,就要想著怎樣去表現(xiàn)物象,表現(xiàn)物象的關鍵在于表現(xiàn),表現(xiàn)的要點源于取舍造型。提煉出符合畫面需要的造型,并在取舍造型中總結筆墨規(guī)律,讓筆墨表現(xiàn)更具主動性,使造型與筆墨在取舍中得到更好的結合。
讀研期間寫生模特,自己在造型與筆墨的關系處理方面稍有了一些經(jīng)驗,而對于造型的取舍還不夠,經(jīng)常會讓模特的一些體態(tài)特征干擾自己的筆墨表現(xiàn),使畫面中的形與筆都處于被動角色。只顧想著把模特表現(xiàn)得更生動,而在造型上做加法,但并沒有考慮到造型與筆墨中的對比關系,導致畫面平淡無味,沒有突出表現(xiàn)點。
在單位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期間,自己通過幾次外出寫生,對于造型的取舍有了更透徹的理解。取舍是觀察物象后必須要面臨的問題,大膽地對模特的形象進行主觀處理,通過筆墨去呈現(xiàn)。對模特形象上的深入刻畫是通過取舍和對比出來的,造型上有了取舍,筆墨才能占據(jù)主動,條理才能變得清晰。造型與筆墨在取舍中相互主導,本人在自己的碩士論文《應物象形——寫意人物畫中造型與筆墨關系的認識與體驗》中也提到:“有形處以型造筆,無形處以筆造型”1。前者,有結構可抓的地方,須盡量發(fā)揮造型的優(yōu)勢,通過造型帶動筆墨去表現(xiàn)物象;后者,在結構不是很明確的情況下,應順著之前造型的優(yōu)勢,將筆墨勢頭延續(xù)下去,以筆墨為主導,筆中帶形,把結構延續(xù)起來。這樣才能讓造型與筆墨優(yōu)勢互補,左右逢源,造型與筆墨的關系在取舍中得到進一步提升,以此來滋養(yǎng)自己的寫生。
寫生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的根基源于寫生。因此,寫生并不是單純的描摹物象,而應該和創(chuàng)作聯(lián)系起來,讓寫生成為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把寫生當成創(chuàng)作來對待,并將創(chuàng)作中相對主動的造型與筆墨拿來構建畫面。
寫生本來是觀察大自然中的物象,然后細致化地去表現(xiàn)物象的一種方式。而問題在于寫生時,自己之前創(chuàng)作中的筆墨會與自然物象的造型有所沖突,這就需要將自己的筆墨與外界的造型相互磨合,在這場拉力賽中要把筆墨清洗干凈,直接了當?shù)厝ケ憩F(xiàn)造型。讓造型拿為己用,用筆墨塑造出更有自己性情的造型。要想畫好寫生,就需要認真地去思辨造型與筆墨,模特本身只是造型與筆墨的暗示。
經(jīng)過前期的觀察、取舍之后,接下來就是畫出完整的作品。寫生過程中,心中要對畫面有一個主要的基調(diào),知道自己寫生時需要解決造型和筆墨中的什么問題,做到心、眼、手統(tǒng)一起來,讓意識指導眼睛去觀察,再通過毛筆去表現(xiàn)。寫生時首先要對畫面進行布局,把人物體態(tài)合理地安排到畫面中,用觀察到的模特信息去豐富畫面。其次,在人物面部造型上要多做加法,盡量不放過任何可以表現(xiàn)結構的造型,多取幾分造型。畫到著裝時,在取幾分后可稍舍掉幾分,讓造型與筆墨上的松緊形成有效的對比關系。越畫到后面就越要考慮到畫面的總體關系,或只用毛筆勾勒外形,或再做加法用筆墨去塑造質感,這些取舍都是為了讓畫面保持平衡感。尤其是將模特畫完后,為了提高畫面的完整度,加背景時取舍更為關鍵。切不可看到什么就加什么,要考慮到人物是主體,豐富畫面是為了更好的突出人物,并不是去影響人物的表現(xiàn),搶風頭,這需要自己主觀的判斷。寫生過后,還應該認真品讀自己的作品,總結造型與筆墨取舍的得失。
在創(chuàng)作《革命老區(qū)之沂蒙老人》系列組畫前,自己先通過寫生來感受革命老區(qū)的情與境,以此情境尋找適合主題創(chuàng)作的造型與筆墨。在開始階段,面對蒙山老人的寫生,需要對老人的造型有主觀的傾向性,老人的面部皺紋比較多,有很多現(xiàn)成的筆墨去照搬,但若一味地去描摹,抓不到重點,則畫出的作品就缺少自己去理解的筆墨。從意識上就要做到主動,通過意識主觀地梳理人物造型,并把總結后的造型轉化成符合自己用筆用墨的方式去表現(xiàn)。在寫生的同時,自己還做了兩個專題:一是手稿專題;二是肖像專題。其目的是為了配合寫生,把蒙山老人的形象真切的感受到心里去,畫出既符合蒙山老人特點又有自己理解的筆墨。寫生蒙山老人,先要把握好整體的動態(tài),老者經(jīng)過歲月的磨礪,體態(tài)大多都偏古拙,表現(xiàn)的時候,要把這種拙的味道在造型與筆墨上體現(xiàn)出來。造型和筆墨上的古拙是統(tǒng)一的,心里想著,手里才能跟上。在造型上,要重點刻畫老人的面部、手與腳,可將其形態(tài)畫得略大一些,刻意夸張其結構特點,以求其古拙的造型。在用筆時,放慢行筆速度,仔細體會老者的形象,讓用筆本身拙起來,整體的造型才能與筆墨吻合。明確了大的方向后,對老者進行深入刻畫的時候須多考慮在用筆、用墨以及造型上的相互關系,造型與筆墨都應該是為畫面服務的,二者須兼顧。經(jīng)過對蒙山老人的寫生,自己對造型與筆墨的關系又有了更多的認識。從起初的計較造型、吝惜筆墨,到后面作畫時的忘掉造型與筆墨,這是把造型與筆墨二者融為一體后的結果,心里想的只是將模特通過自己的再創(chuàng)造,用毛筆把它寫到宣紙之上罷了。
“寫生是對寫意人物畫中造型與筆墨關系認識上的具體落實,造型與筆墨也在具體的落實中得到提煉。”2
注釋:
1.周京新著.《感覺無限》.
2.張騰著.《應物象形——寫意人物畫中造型與筆墨關系的認識與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