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曾聽過一位企業(yè)家上的一堂課。企業(yè)家拿出一塊石頭和一根棍子,棍子的一端固定在石頭上。企業(yè)家先是在石頭的后面推動著棍子,石頭隨著棍子在后面的推動而移動起來,然后,企業(yè)家又改為在石頭的前面拉動著棍子,石頭隨著棍子在前面的拉動而帶動起來。
演示完后,企業(yè)家說,要讓石頭動起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后面推動著石頭,另一種是在前面帶動著石頭。說完,企業(yè)家又拿出一根繩子,說,如果把棍子換成繩子,依然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石頭上,同樣,在石頭的后面推動著繩子,石頭能因繩子在后面的推動而動起來嗎?不能!這只能讓繩子縮成一團(tuán),而石頭卻絲毫不動,但若換成在石頭的前面拉動著繩子,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石頭會隨著繩子在前面的拉動而帶動起來。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在后面推動別人不是什么情況下都是有效的,而在前面帶動別人就不同了,不論你是用“棍子”還是用“繩子”,都能把別人帶動起來,因此,在前面帶動別人永遠(yuǎn)比在后面推動別人更有力量。
企業(yè)家的話,讓我想到了解放戰(zhàn)爭,強(qiáng)大的國民黨軍隊為什么會被當(dāng)時還很弱小的解放軍所擊敗呢?也許從兩軍指揮官沖鋒時喊的口號中,我們就能找到其中原因了:解放軍指揮官都喊“跟我上”,而國民黨軍隊指揮官都喊“給我上”?!案疑稀迸c“給我上”,僅一字之差,但它們給人帶來的力量,卻失之毫厘,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