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江 梁麗麗 魏國棟 王瑜(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山東 煙臺 264100)
紅花黃色素對大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模型的影響
王志江 梁麗麗 魏國棟 王瑜(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山東 煙臺 264100)
[目的]探究紅花黃色素對大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影響。[方法]采用不同濃度的紅花黃色素供試液,以生理鹽水、阿司匹林組為對照,腹主動脈取血,檢測血流變學并進行血液分析。[結果]紅花黃色素各劑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積和血漿粘度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降低。[結論]紅花黃色素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防治作用很可能與抗血小板和降低血漿粘度有關。
紅花黃色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小板;血漿
紅花黃色素(Safflower yellow,SY)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對血管栓塞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并發(fā)癥等均有療效,且具有鎮(zhèn)痛作用和抗炎作用[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表現(xiàn)為患肢缺血、疼痛、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淺靜脈炎,嚴重者有肢端潰瘍和壞死[2],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鑒于紅花黃色素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本實驗通過建立大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模型,考察其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防治作用,為臨床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
1.1 動物
SD大鼠60只,體重215±3.5g,雌雄不限,購于山東省實驗動物中心,生產(chǎn)合格證號:SCXK(魯)20100015。
1.2 藥品與試劑
紅花由山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劉波教授鑒定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阿司匹林腸溶片,神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716;規(guī)格:腸溶包衣片,每片重25mg;月桂酸鈉,Sigma公司,批號L9715;水合氯醛,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30037517。
1.3 主要儀器
ARCHITECT C16000 System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bbott Laboratories公司),LG-R80A血液流變儀(北京中勤世帝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EK-7222K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日本光電),Olympus光學顯微鏡,酶標儀(Labsystems Multiskan MS 352型,芬蘭)。
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50g,精密稱定,用12倍量水浸泡30min,60℃下動態(tài)提取2次,每次1h,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達到80%,醇沉24h,過濾,濾液即為紅花黃色素粗提液,含紅花黃色素80%以上。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定容至50mL,作為供試品溶液(每mL溶液中含藥材1g)。
2.2 分2組與給藥
健康SD大鼠60只,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阿司匹林腸溶片組(19.2mg/kg)和紅花黃色素高、中、低劑量組(0.6mL/kg、1.2mL/kg、2.4mL/kg),灌胃相應藥物連續(xù)2周后復制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模型。
2.2 模型復制
按照文獻方法,對模型組和各給藥組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麻醉后仰臥位固定,于左側腹股溝部位剪毛,常規(guī)碘伏和酒精消毒,在腹股溝中點處縱行切開皮膚約1.5cm,游離股動脈,用動脈夾夾閉股動脈阻斷血流,于動脈夾下方0.3 cm處向遠心端注入7 g·L-1月桂酸鈉溶液0.1 mL,注射時股動脈遠端發(fā)白表示造模成功,于注射后15 min松開并移除動脈夾,觀察有無出血現(xiàn)象,必要時用滅菌干棉球壓迫止血,縫合肌肉、皮下組織和皮膚。術前0.5h和術后24h分別腹腔注射青霉素3萬U預防感染,造模后繼續(xù)給藥1周。
2.3 標本采集
各組大鼠于造模給藥后7d,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3ml/ 100g體重麻醉后,腹主動脈取血至真空采血管,迅速送濱州醫(yī)學院煙臺附屬醫(yī)院檢測血流變學和血液分析,剩余的血漿和血清-80℃凍存?zhèn)錅y。
2.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利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方差齊性時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one-way ANOVA法方差分析,方差不齊時采用Dunnett’c方法作多重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大鼠血小板的變化
模型組大鼠血小板計數(shù)、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比積均增加,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5;紅花黃色素各劑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比積均減少,其中高劑量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3.2 大鼠血流變學的變化
模型組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均有所升高,其中血漿粘度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紅花黃色素高劑量組全血粘度無明顯變化,與模型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血漿粘度和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有所降低,其中血漿粘度與模型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紅花黃色素中、低劑量組全血粘度和紅細胞聚集指數(shù)有所升高,其中低劑量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5,但血漿粘度降低,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1 紅花黃色素對實驗性脈管炎大鼠血小板的影響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表2 各組大鼠血流變學變化(n=7,±S)
連續(xù)給藥3周后,紅花黃色素各劑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平均血小板體積、血小板積和血漿粘度呈現(xiàn)劑量依賴性降低,提示紅花黃色素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防治作用很可能與抗血小板和降低血漿粘度有關。紅花黃色素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防治作用是否還存在其他機制,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本實驗結果提示紅花黃色素對月桂酸鈉所致的大鼠血栓性脈管炎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抗血小板和降低血漿粘度有關,是否能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有待于臨床研究。
[1]洪芬芳,賀長生,劉曉軍,等.參附注射液減輕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模型大鼠損傷的作用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4):222-226.
[2]李娜,曲曉波,藺爽,等.四妙勇安湯對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大鼠的保護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8):225-227.
王志江(196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藥化學和藥理研究。
姜仁禹(1984-),男,講師,研究方向:中藥新藥研究與中藥炮制原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