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者被收費 小心落入招聘詐騙的陷阱
相對于以前輾轉于各招聘會場,現在求職者只要在網上投投簡歷,實在是便利很多。但另一方面,網絡也給予了不法分子更大的生存空間。一些以騙取求職者錢財的 “皮包公司”、詐騙團伙經過偽裝后把自己“掛”在網上,求職者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陷阱,不僅工作無望,還可能損失一筆錢財。
韓某,大學畢業(yè)生,在人才交流市場,經過初步了解,與某家公司達成就業(yè)協(xié)議。但韓某了解到,進這家公司,每人要收取200元的服裝保證金,用于制作工作服,離開公司的時候,200元可以原封退還。1個月后,韓某按照公司的約定來到公司的辦公地點參加培訓,但卻發(fā)現,該公司和主管人員早已經人去樓空,才知自己已經上當受騙。據了解,在這起詐騙案中,有150多名求職者上當受騙,其中大多數都是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
在就業(yè)過程中,像以上類似的詐騙案很多,騙子往往打著招聘的幌子,要么收取“報名費”,要么收取“保證金”“培訓費”,很多大學生為了獲得工作的機會,對于明知道是無理的要求,也不敢拒絕。但騙子們往往就抓住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開始行騙。
“月薪6000元招聘帶車司機”,看到這樣的招聘啟事,最近正在找工作的徐先生立刻點擊查看詳情。對方開出的條件頗為誘人:“白天不用坐班,只需在接到電話后,帶車將酒后的顧客送往指定地點即可?!毙煜壬⒖膛c對方取得聯系,電話中,一名自稱姓張的某酒店老板告訴他,春節(jié)前酒店推出酒后代駕服務,所以急招一批帶車司機,除了要求自己帶車外,還要求駕齡至少兩年以上。恰好徐先生達到上述要求,在電話中簡單聊了一會兒后,張老板讓他在家等電話通知。
第二天晚上9點多鐘,張老板便打來電話,稱此刻自己正在海州一家KTV,并讓他速來簽訂用工合同。欣喜不已的徐先生立刻驅車前往,在KTV的包間里,張老板和幾名年輕的男女正在唱歌,在嘈雜不已的環(huán)境中,張老板告訴他,他已經被酒店錄用了,但在簽訂用工合同正式上班前,還要交納5000元的“信用押金”,至于何為“信用押金”,張老板解釋說,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如果徐先生在一個月試用期內沒有任何差錯,試用期滿后將全額退還。
“我當時就想,5000元押金也就是增加雙方的信任度,一個月后就歸還了,交就交吧!”徐先生說,自己還專門到附近銀行的ATM取款機上取了錢,然后才和張老板簽訂了用工合同,押金的事在合同上也清楚地注明了。沒想到一個多星期過去了,居然沒有接到一個酒后代駕的電話,遂產生懷疑。然而當他撥打張老板電話后,卻發(fā)現一直無法接通,于是直接找到那家酒店,這才發(fā)現自己被騙了,原來該酒店根本沒有招聘帶車司機,而那名自稱張老板的男人,也不是該酒店的負責人。
警方提醒
其實徐先生遭遇的騙局,破綻還是很多的,只不過受害人被對方開出的高薪和優(yōu)惠條款所吸引。試問哪個正規(guī)的單位簽訂用工合同會在KTV這種嘈雜的娛樂場所呢?而且,國家《勞動法》也明確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報名費、抵押金、保證金等費用。
每年春節(jié)前后是各類詐騙的高發(fā)期,特別是一些以高薪招聘為由騙取押金、培訓費、服裝費的騙局更是頻頻發(fā)生。民警建議廣大市民,找工作最好是到大型的人才交流招聘會或正規(guī)的職介公司,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一些網上的高薪招聘信息;其次,面試或簽訂用工合同,最好要到招聘單位的實際辦公地點,一方面應聘者可進行實地考察,考察招聘單位的真假,另一方面也可查看其公司實力;最后,面對那些動輒就要求交納一定報名費、培訓費、服裝費或各種押金的招聘單位,更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落入形形色色的招聘陷阱。
春節(jié)過后,是招工、求職的旺季。然而,深圳大浪派出所接連接到幾宗報警稱,當事人在網上應聘大浪轄區(qū)某酒吧的服務員職位,但就職過程中被人以繳納服裝費、買煙費、工牌費、住宿費等騙取錢財。招聘方承諾的工作內容就是推銷酒水、陪客人喝酒,只要做得好就能拿到提成。但是求職者在酒吧上班后基本上不可能把酒水推銷出去。
接報后,大浪派出所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zhàn),警方終于將該團伙的作案手法、組織架構等情況摸清。該團伙以陳某峰為首,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經查,陳某峰為團伙首腦、其下面有王某、姜某濤兩個業(yè)務員,王某、姜某濤各自下面又有業(yè)務員若干人,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式的組織。陳某峰對詐騙來的金錢有著絕對控制、分配權。3月16日,警方將該團伙10人一舉抓獲,經審訊,又于17日抓獲了陳某峰等7人。
環(huán)環(huán)相扣騙取求職者錢財
該詐騙團伙首先會在一些知名網絡平臺發(fā)布招聘某酒吧服務員職位,月工資在5000至8000元不等,并附上王某、姜某濤兩人的電話號碼、微信號。隨后求職者通過打電話或者加微信與王某或姜某濤取得聯系,王某或姜某濤會約求職者到大浪商業(yè)中心周邊的馬路見面。具體與求職者見面的是王某或姜某濤手下的業(yè)務員,此時整個連環(huán)詐騙就開始了。
見面后業(yè)務員通常會以求職者穿著不符合酒吧工作要求為由,帶求職者到業(yè)務員之一的高某飛占股的服裝店買衣服。衣服正常售價350元,賣給求職者往往是700至1000元,高出進貨價一倍甚至兩倍。該團伙與服裝店存在協(xié)議,這部分錢最終服裝店只拿350元,剩下的就由業(yè)務員所得。
買完服裝后,業(yè)務員會以先介紹酒吧經理給求職者認識、以便以后好開展工作為由,讓求職者買兩條名牌香煙送給經理。買完煙后,業(yè)務員就以幫求職者送給經理為由把香煙拿走,隨后再將香煙退回煙店,煙店收取幾十元差價,剩下的錢同樣落入業(yè)務員口袋。
經過上面兩個環(huán)節(jié)后,業(yè)務員會把求職者送到王某或姜某濤處,兩人以給新員工培訓為由,繼續(xù)收取求職者200元工牌費、300元住宿費。至此整個詐騙過程完成,一個求職者一般都會被騙取2000多元。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陳某峰除了從每個求職者被騙取的錢財中抽取100元的“人頭費”之外,還要拿詐騙所得總額的百分之三十。截至案發(fā)時止,僅其抽取的“人頭費”就達20萬元。王某、姜某濤兩人每個月的工資基本都在2萬元左右,其他業(yè)務員每個月也能分得5000元以上。
警方提醒
警方就此提醒廣大求職者,在找工作時,需到具有勞務派遣和職業(yè)中介資質的人力資源公司應聘,切勿盲目相信路邊的招工小廣告或路邊擺攤招聘的人員。初次找工作時,最好與有打工經驗的同鄉(xiāng)結伴或者求教于他們,要保持冷靜的頭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求職過程中,涉及要交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保險費等費用時,求職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慎之又慎,因為正規(guī)公司或工廠在直接招工時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此外,求職者在碰到此類受騙上當情況時,要及時與公安機關聯系核實,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
目前的勞務市場上的確魚龍混雜,一些“黑中介”打著“介紹工作”“即時上崗”等名義撈取錢財。有關部門雖然時有打擊,卻這邊剛打掉,那邊又冒頭。而且,每年春節(jié)過后,這種狀況尤為突出。
交錢后上崗是“騙局”
春節(jié)期間,李小姐在一家知名分類信息網站上看到一條上海某賓館招聘服務員的信息,而且報酬不低。于是,元宵節(jié)后,她便興沖沖地從河南老家趕到上海。根據此前的電話聯系,她前往虹莘路3065號某商務樓6樓一間辦公室參加“面試”。在填完個人信息表格后,一位經理模樣的工作人員讓她先繳納1000元“服裝費”和200元“IC卡工本費”。交完錢,“經理”告訴她,可以去虹梅路1065號上班?!拔业搅四抢铮豢床⒉皇琴e館,而是一家KTV,里面的工作人員讓我再交1000元押金,才可去真北路3187號的‘萬豪酒店’上班?!甭犝f可以前往正規(guī)賓館工作,小李又爽快地繳納了1000元,趕到真北路3187號,發(fā)現那里還是一家KTV……
來自湖北的蔣先生和幾位老鄉(xiāng),也是春節(jié)期間在網上看到上海某賓館招聘司機。春節(jié)過后,幾人結伴來滬,在浦東一處辦公室“面試”后,每人繳納了300元“IC卡工本費”和1500元“押金”,隨后被派往閔行區(qū)一家酒吧上班?!爸桓闪藘商祀s活,公司就把我們安排到普陀區(qū)另一家酒吧。又干了一天雜活,公司就發(fā)短信給我們,說內部整頓,暫時不用上班了?!痹酒诖乃緳C崗位,不僅沒兌現,還搭進去近2000元,蔣先生等人感覺自己上了當。
串通醫(yī)院“分贓”,??忧舐氄唧w檢費
“黑中介”經常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工作又不清楚體檢程序等空子,假裝按照正常的招聘程序,依次進行面試、筆試、體檢等項目,向求職者收取近百元的體檢費,通知求職者到其指定的醫(yī)院體驗。3天以后,當求職者與“黑中介”串通的醫(yī)院拿到結果時,會被“黑中介”以“不合格”等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絕或辭退了,或者增加一些條件讓求職者自己知難而退(例如要求再交費用、改變工作承諾、甚至說工作內容就是當打手來嚇唬求職者等),體檢費則被“黑中介”和醫(yī)院瓜分,求職者只得有苦難言,就算“幸運”通過了體檢,“黑中介”也是能拖就拖,應聘者根本沒有工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