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鑫, 王文昌
(1.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0; 2.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0)
“感動中國”對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運用的啟示
連 鑫1, 王文昌2
(1.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0; 2.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 太谷 030800)
“感動中國”是自2002年10月推出的全國評選感動中國人物央視品牌節(jié)目, 已經(jīng)連續(xù)成功舉辦了15年, 其模范榜樣宣傳的模式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運用的典型, 它宣傳了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 開創(chuàng)了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本文分析了“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與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之間的關系, 闡釋了“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的成功經(jīng)驗, 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運用的有效策略, 以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感動中國”; 模范榜樣宣傳; 思想政治教育; 榜樣示范法
陳萬柏、 張耀燦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一書中認為:“榜樣示范法, 也稱典型示范法, 是指通過具有典型、 榜樣意義的人或事(正面的、 先進的或反面的、 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導、 警示警戒作用來提高教育對象思想認識、 規(guī)范其行為的方法。”[1]226思想政治教育論證模式是我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采取的一項思想教育實施方法, 隨著時代進步, 社會思潮激烈碰撞, 人們思想觀念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因此, 榜樣教育方法的運用應跟隨時代的脈搏, 把握當前主流意識。 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專題節(jié)目, 在全國范圍內(nèi)選取本年度的模范典型, 正確運用價值觀教育對社會大眾的影響, 以模范宣傳的方式促進社會各領域群體樹立行業(yè)模范榜樣, 向廣大人民群眾提出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和理念, 以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真正實現(xiàn)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的示范方法, 增強思想政治宣傳工作的針對性、 有效性和吸引力?!盵2]
1.1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以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為理論指導
“感動中國”是新時代榜樣精神的有效宣傳, 這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為指導, 充分展現(xiàn)了榜樣教育的科學性、 實效性和能動性。
在理論層面, “感動中國”在榜樣宣傳方面始終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性的價值理論, 引導社會大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促進全社會實現(xiàn)正能量, 引領社會新風尚, 幫助人們樹立向模范榜樣的看齊意識; 同時, 有效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示范性的教育理論, 通過促進人物形象精神的遷移, 使大眾能夠獲得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人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從學習形式中獲取, 學習者通過觀察、 聆聽、 思考他人的行為來對自身的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能動的影響, 將正向的榜樣精神予以有效推動, 激發(fā)人們的學習動機、 學習興趣和學習目的。
在形式層面,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導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 引導教育對象學習榜樣精神, 促使教育對象有效接受教育內(nèi)容、 教育目的, 不可或缺的是教育形式和教育載體, 榜樣示范法具有形象、 具體、 生動的特點。[3]142“感動中國”榜樣宣傳教育活動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的有效載體。 其中, 教育主導是中央宣傳部, 教育對象是社會大眾, 教育內(nèi)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教育目的是引領社會新風尚, 建設和諧社會, 因此“感動中國”榜樣宣傳將教育的各項內(nèi)容連結(jié)起來, 促進各要素之間的優(yōu)化組合,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在新時期得到有效的現(xiàn)實轉(zhuǎn)化。
1.2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對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的創(chuàng)新運用
“感動中國”是與時代發(fā)展要求相結(jié)合, 并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fā)展和實際狀況相結(jié)合, 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型教育宣傳模式。 第一, “感動中國”榜樣宣傳提升了榜樣示范法學習的廣泛性, 務實了群眾性, 通過前期的宣傳、 過程的參與、 后期的學習, 社會大眾都關注了“感動中國”榜樣宣傳活動, 引發(fā)了群眾高漲的學習熱情, 增強了榜樣精神的影響力, 大眾將榜樣精神融入到自身的生活、 工作、 學習中, 普及了榜樣示范法的受眾性; 第二, “感動中國”榜樣宣傳增強了榜樣示范法效用的接受度, 首先在榜樣的選擇上以社會各領域中的典型和代表為主, 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堅持中央宣傳部的主辦和國家權威和主流媒體的傳播, 所塑造的模范榜樣真實存在, 有效地確保了榜樣示范法的可信度、 權威性; 第三, “感動中國”中的實例, 宣傳和提高了模范的吸引力, 在推廣的過程中是以情感交流為運行方式, 引發(fā)心靈的共鳴, 將榜樣的精神生動形象地進行塑造, 賦予了榜樣示范法強有力的吸引力。
同時, “感動中國”榜樣宣傳強化了感性的力量, 促進理性的深化, 在人們進行認知的過程中, 合理利用情感要素, 是知行轉(zhuǎn)化、 知行合一的催化劑。 “感動中國”榜樣宣傳從人最本質(zhì)的感情入手, 在榜樣的精神中, 深刻挖掘人性的光輝和魅力, 將認知到的精神內(nèi)核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 從而更好地為社會貢獻力量, 以此實現(xiàn)感情的滲透, 實現(xiàn)榜樣示范法的教育功效。
2.1 確立了多樣化的選擇標準
本文對2002~2016年度“感動中國”評選出的模范典型進行分類統(tǒng)計, 如表 1 所示。 連續(xù)15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標準呈現(xiàn)多樣化發(fā)展的趨勢, 突出地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面, 即集體主義、 社會公益、 家庭美德、 誠實守信、 愛崗敬業(yè)、 維護正義、 自強不息、 舍己為人等, 其中特殊獎項14項, 集體獎項8項, 這些獎項集中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涵和要求, 注重了榜樣選擇標準的生活化和層次化。
表 1 2002~2016年度“感動中國”獲獎類別統(tǒng)計表
2.1.1 注重榜樣選擇標準的生活化
“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盵4]5模范榜樣的選擇不僅僅是社會各領域中的精英階層, 模范榜樣也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圣人”, 豐功偉績的創(chuàng)造者畢竟是少數(shù), 平凡者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大眾學習的榜樣。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正是將選擇標準與“貼近生活“的理念相結(jié)合, 樹立的模范典型大部分源自普通百姓, 如照顧癱瘓女友34年的蘇州市民韓惠民、 義務守護滇池環(huán)境26年的張正祥、 資助37名貧困學生的“洗腳妹”劉麗、 支教江西山村36年的支月英, 等等[5]。 這些平凡的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用自身的事跡極好地詮釋了不求回報、 無私奉獻的品質(zhì), 這些平凡的模范榜樣是貼近生活的典型, 拉近了榜樣宣傳與大眾接受的距離, 真正實現(xiàn)了“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的典型發(fā)展模式。
2.1.2 注重榜樣選擇標準的層次化
如表 2 所示,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人物涉及社會各領域、 各行業(yè)、 各崗位, 每種職業(yè)所作出的貢獻和受大眾關注程度不盡相同, 這在于不同年齡結(jié)構(gòu)、 身份層級、 思想狀況的人群對模范榜樣在主觀認知上存在差異, 因此, 樹立多種形式的模范人物可以有效地滿足這一狀況, 將“高大上”的選擇標準融入到多樣化的選擇方式上。 榜樣分類要合理, 注重層次性和先進性[6],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的人物有背井離鄉(xiāng)為南水北調(diào)作出巨大奉獻的基層干部趙久富、 為官清廉的公安戰(zhàn)線楷模劉金國、 為新中國核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朱光亞、 扎根草原42年的上海醫(yī)生王萬青、 為留守兒童辦學的河南女大學生李靈、 見義勇為的湖北好市民方俊明、 割肝救子的暴走媽媽陳玉蓉, 等等。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的層次化設置, 為各行各業(yè)的人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有助于人們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
表 2 2012~2016年度“感動中國”獲獎人物職業(yè)統(tǒng)計表
2.2 增強了情感化的宣傳過程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在尊重認識規(guī)律的基礎上, 將有效的情感因素作為大眾接受的催化劑, 充分挖掘主體的關注興趣, 實現(xiàn)宣傳的實效性。 在頒獎典禮中, 每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均由央視著名主持人擔任, 他們端莊的形象、 睿智的頭腦、 沉穩(wěn)的風格、 靈活的應變能力都受到大眾的廣泛認可, 充分調(diào)動了群眾的情緒, 引發(fā)了現(xiàn)場與場外群眾的情感共鳴, 傳遞了榜樣人物的精神; 在頒獎詞中, 每位模范人物的頒獎詞都有著樸素凝練、 優(yōu)美真誠的特點, 通過聆聽頒獎詞, 大眾能夠了解模范典型的個人事跡、 性格特點、 人物品質(zhì)等信息, 充分增強了榜樣宣傳的感染力; “感動中國”是以“感動”為主線, 通過不同類型模范榜樣的形象塑造, 讓大眾從情感上得到認同, 以生活中、 現(xiàn)實中的實例實事, 提高榜樣宣傳的感染力。
2.3 開創(chuàng)了大眾參與性的選擇方式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的選擇方式更多體現(xiàn)為大眾參與性[7], 人民群眾的政治意識、 主人翁意識逐漸取得全方位實現(xiàn)。 首先, 模范榜樣的推選充分體現(xiàn)民意, 集中鼓勵國家機關、 社會團體、 企事業(yè)單位等不同群體參與民主推選; 其次, 借助新聞媒體、 微信微博、 手機短信、 網(wǎng)絡投票的方式推選模范, 推選大眾呼聲高的模范榜樣; 在候選人選擇的程序中, “感動中國”官方網(wǎng)站將候選人基本信息投放在網(wǎng)絡上, 進行大眾的投票選擇, 并收集推薦候選者的理由; 在整個環(huán)節(jié)的進行中都設置有群眾監(jiān)督, 對推選、 評選的候選者進行民主評議, 最終選出本年度模范人物。 因此,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選擇改變了傳統(tǒng)自上而下的程序, 而是采取了大眾參與的新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民意, 有效地實現(xiàn)了大眾參與的公平、 公正與公開。
3.1 不斷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榜樣選擇標準
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需堅持生活化的選擇標準, 傳統(tǒng)的榜樣選擇標準更為注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以超前的理念標準選擇出的模范榜樣, 容易與現(xiàn)實生活產(chǎn)生差距, 相對于教育客體而言, 不易于教育對象對教育內(nèi)容的接受和內(nèi)化。 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在實際運用中應結(jié)合時代要求和大眾需求, 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 拉近模范榜樣與社會大眾的距離, 處理好模范榜樣與平凡大眾之間的平衡性, 可以充分借鑒“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的選擇標準, 將生活中平凡人物的突出貢獻和典型事跡進行表彰。
在榜樣的推選和標準的確立上, 我們需要采取因時制宜的原則, 在具體實踐中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 可以充分借鑒“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中大眾參與的方式, 廣泛普及大眾參與的模式, 在尊重群眾選擇的基礎上, 選出群眾認可的模范榜樣, 打破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的選擇標準, 實現(xiàn)先進性和大眾性的統(tǒng)一。 面對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多元發(fā)展的狀況, 運用好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 關鍵在于完善民主參與的方式, 擴大榜樣選舉的對象, 教育主體需深入基層, 了解民意, 了解群眾的真情實感、 生活態(tài)度, 鼓勵社會組織、 不同團體等群體參與, 要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 拓寬群眾參與的渠道, 支持新聞媒體、 短信參與等方式, 調(diào)動國家干部、 普通群眾、 教師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榜樣選擇的公平性和民主性。
3.2 積極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榜樣宣傳的情感要素
榜樣示范法發(fā)揮著價值引導、 目標激勵、 人格協(xié)調(diào)和行為規(guī)范的功能[8], 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的有效運用需要積極增強情感因素, 以期達到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的感情交流與溝通, 增加教育客體對模范榜樣的認同感。 “感動中國”榜樣宣傳充分調(diào)動了社會大眾的積極性, 通過挖掘榜樣精神品質(zhì)中的情感要素, 加深了雙向的情感互動, 提升了榜樣宣傳的感化力, 從群眾的心靈出發(fā), 關注到家庭中默默付出的情感、 工作中認真奮斗的情感, 在平凡之處讓群眾發(fā)自內(nèi)心地學習榜樣的精神品質(zhì)。 對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榜樣教育內(nèi)化上, 我們要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倡導的理念, 將愛國、 誠實、 守信、 正義等精神品質(zhì)作為增強教育宣傳的情感要素, 促使教育對象在獨有的高尚品質(zhì)中找到自己學習的地方, 使教育對象自覺地將自身的價值追求、 理想信念與榜樣人物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形成大眾認同的思想觀念。
在增加情感要素上, 教育主體需明確榜樣模范人物的情感標準, 激發(fā)教育對象自尊、 自信、 自強, 將可親可敬作為情感要素增強的基調(diào)。 教育主導者需要運用模范榜樣的真實事跡和行為對教育對象產(chǎn)生影響, 以客觀性和科學性為宣傳原則, 將教育內(nèi)容的時間、 地點、 事件、 影響都較為準確地進行還原, 從而使教育對象獲得情感上的認可。 情感是諸要素的媒介, 教育主體可采取平和、 委婉的語氣關心、 幫助、 理解教育對象, 獲得彼此之間的真誠信任, 采取生動形象的解說為教育對象呈現(xiàn)直觀的印象, 促使教育對象增加學習的興趣。
3.3 牢固樹立思想政治教育榜樣宣傳的人本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育對象是“人”, 在教育媒介催化過程的影響下, 實現(xiàn)對教育內(nèi)容的充分了解與廣泛學習, 做到內(nèi)化于心、 外化于形, 在理念上充分借鑒“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的成功經(jīng)驗,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尊重社會大眾的心理需求; 在模范榜樣的選擇上, 形象地塑造了人性化的理念, 要以關注人的健康發(fā)展為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中可以起到人性化教育的作用。 性善論認為, 人的本性為善, 人有崇尚善良的天性, 個體在社會生活中擁有“真善美”的精神向往, “感動中國”模范榜樣宣傳基于人們向善的本性, 因此, 我們應充分滿足教育對象的心理需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應用示范方法, 通過建立不同層次的榜樣, 弘揚時代要求的精神品質(zhì), 喚起公眾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在牢固樹立人本理念中, 我們要尊重人性, 回歸人性。 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需摒棄把人性建立在高大上的虛構(gòu)理想上, 將模范榜樣塑造成完美主義者, 容易讓教育對象對模范榜樣的精神品質(zhì)產(chǎn)生模糊化的想法, 雖然榜樣的模范行為可敬, 然而轉(zhuǎn)化為向榜樣學習的行為會大打折扣。 因此, 在實際榜樣示范教育中, 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態(tài)度, 本著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 增添人性化的色彩, 充分肯定模范榜樣的實際需求; 另外, 由于人具有社會屬性, 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的教育中, 要嚴格遵守模范代表的隱私權利, 對于模范榜樣自愿公開的事跡可以進行有效宣傳, 對于不愿意公開的要做好相關的保密措施, 以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 在獎勵措施方面, 要充分增添人性化的配套措施, 堅持物質(zhì)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jié)合, 從而保證榜樣示范力量的有效維持。
[1]陳萬柏, 張耀燦.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切實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EB/OL]. 1999-11-26[2017-01-09]. http:∥www.gmw.cn/01gmrb/1999-11/26/GB/GM%5E18252%5E5%5EGM5-2611.HPM.
[3]鄭永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M].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6.
[5]感動中國(中央電視臺品牌欄目)[DB/OL]. 2003-02-14[2017-01-09].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G BZJLSF9My0y RLPAuucResBLEEbHIRcO_FiP3SF VK-DZ67fOH9OVYPf69KDCSIkuotJsp6Atv89MNDye_AhG-k6-45caAxzuxnslorlk5uvoxnoFBA2777VMGxiFL9 g.
[6]趙紅梅. 當代大學生榜樣教育研究[D]. 揚州: 揚州大學, 2015.
[7]楊翼鴻. “感動中國”模范宣傳對思想政治教育榜樣示范法運用的創(chuàng)新及啟示[D]. 重慶: 西南大學, 2014.
[8]王立仁. 榜樣價值論[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Example Applied by the “Touching China”
LIAN Xin1, WANG Wenchang2
(1. College of marxism, Shanxi Agricu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0,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0, China)
“Touching China”, launched in October 2002, is a brand program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to select people who touch China,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held for 15 years in a row.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emplary model, “Touching China” has disseminated the national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created a new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l of “Touching China” and the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lain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Touching China”, innovatively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thods of applying the model demonst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uching China”; model example propagand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demonstration methods
1673-1646(2017)04-0070-04
2017-04-01
連 鑫(1991-), 女, 碩士生, 從事專業(yè): 思想政治教育。
G41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