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玲 (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 523000)
對博物館志愿者培訓和激勵機制的探討
張彩玲 (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 523000)
近些年,我國的社會志愿服務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以志愿服務這種不占用工作時間的形式,獲取本職工作以外的社會經(jīng)歷,而在這其中“博物館志愿者”以其專業(yè)性、知識性、公益性成為社會志愿服務中的典型。博物館志愿者不僅為博物館帶來了活力,也為博物館和公眾之間提供了有效的溝通途徑。但是,伴隨著博物館志愿者的不斷增多,志愿者的培訓以及管理問題越發(fā)明顯。為了更好的提高博物館志愿者的服務,本文詳細分析對博物館志愿者的培訓以及激勵機制。
博物館志愿者;培訓;激勵機制
志愿者屬于義工,是社會高度文明、人們和諧共融的一種標志。具體到“博物館志愿者”,就成為文博事業(yè)健康、長遠發(fā)展的一種保障。國外的志愿服務體制較為完善,如:日本將志愿服務與學校結合,納入德育課程中,促進全民終生志愿觀念的發(fā)展。我國公眾志愿服務意識普及力度不足、服務質(zhì)量參差不齊等。對此,探討對博物館志愿者的培訓以及激勵機制具備顯著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文化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博物館的免費開放,使更多的公眾走進博物館,志愿者給博物館提供了人力和人才,為博物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健全的博物館志愿服務團隊,提升了服務成效。激發(fā)了博物館團隊熱情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博物館和群眾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志愿者不是博物館工作人員,但也不是一般觀眾,而是介乎于兩者之間的存在。志愿者較之一般觀眾更深入的了解博物館實質(zhì),而博物館也會通過一些活動,對他們開放一些更高等級的專業(yè)平臺。如:參與博物館的外文翻譯、出謀策劃等。
首先,制定招募條件。博物館可以按照志愿服務的具體需求來招募志愿者,最大程度確保志愿者所從事的工作是自己所喜好和認同的,制作志愿者信息表,可以根據(jù)志愿者信息而定崗位,同時也為志愿者提供施展專長和愛好的機會,這樣的志愿服務工作才會長久。
其次,注重志愿者的綜合素質(zhì)?,F(xiàn)代化博物館需要具備超前意識、睿智以及果斷的管理人員,這一些管理人員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個范圍之內(nèi),對于志愿者而言其也能滿足管理人員的各種要求,其特點在于從志愿者當中所選擇的管理者,必然具備充足的能力能夠擔當管理者的職位,同時具備更多的實踐性經(jīng)驗,能夠掌握志愿者的具體心態(tài),可以和志愿者更好的溝通交流。
對博物館志愿者培訓措施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xiàn)。
第一個方面是對新志愿者給予引導性的培訓,包括:全方位介紹博物館,深度了解,掌握工作現(xiàn)狀、未來發(fā)展、服務領域與宗旨三個階段。上崗的引導培訓能夠為志愿者提供博物館的基本背景以及工作知識,并且降低這一些志愿者對博物館的陌生感以及焦慮感。
第二個方面是科學的開展培訓需求分析。充份了解和掌握志愿者的基本情況,根據(jù)志愿者的工作內(nèi)容、學習風格和需求,設計培訓課程。并且培訓強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志愿者可能會放棄;也可以,以志愿者時間的局限性,進行線上培訓,志愿者就可以靈活安排時間,避免缺課,以及能夠根據(jù)崗位類別進行培訓。早完成課程的志愿者能及早投入志愿服務工作。對志愿者服務對象給予針對性的調(diào)查,并掌握更多的改進建議;培訓還需要充分考慮博物館發(fā)展規(guī)劃與需求。一方面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培訓成本,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優(yōu)化培訓的實效性。
第三個方面是強化拓展的培訓。強化拓展培訓主要內(nèi)容包含:1.對于有具體從事服務工作的志愿者而言,可以開展針對性的拓展培訓,例如因人施講以及應變能力等;組織各類拓展訓練,增強志愿者的團隊意識和凝聚力,同時也能給予志愿者歸屬感,2.條件允許時可以聘請行業(yè)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全方面的提升志愿者的業(yè)務水平,從而提高志愿者服務的質(zhì)量和效率。于此同時,還可以適當?shù)慕M織志愿者參與到各種參觀活動當中,例如:組織文博一日游,參觀其他博物館,增強知識儲備、吸收經(jīng)驗和技巧,從而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筆者所在博物館的志愿者也認為這種外出參觀的培訓方式,不僅增加了培訓的趣味性,利于接收知識,也開拓了視野。3.以老帶新,新老志愿者一對一輔導,不僅使新志愿者更快的融入團隊,老志愿者也可以鞏固知識,樹立自信。4.制訂志愿者評估表,回顧工作,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服務項目的輪崗,例如以半年為期限,每半年讓志愿者進行崗位調(diào)換,以此提高志愿者對于新崗位的適應能力以及服務熱情。
對于志愿服務來說,無償、公益是首位的,所以,對于志愿者及團隊來說,工作激勵機制尤為重要,分析目前國內(nèi)博物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工作的肯定。博物館可以推出志愿者工作總結表彰進行激勵,給予肯定與鼓勵,還可以帶動其他志愿者的積極性。2、提供展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多方面投入博物館工作中,如:宣教活動的策劃等,不僅是對志愿者的信任、能力的肯定,同時也能讓志愿者體現(xiàn)自我的價值。志愿者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方面就會顯得更強,自我價值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中國博物館十佳志愿者之星的評選 ,目前對東莞地方博物館的志愿者服務有極大的促動意義,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文化志愿者服務隊獲“全國十佳之星”稱號,對本市其它國有博物館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此外國家評選給了地方一個明晰的指標體系,對于我們開展志愿者工作,及對志愿者團隊本身的激勵具有重大的意義。
此外,相對于上述現(xiàn)在的激勵方式,結合筆者所在城市的實際特點及工作以來的經(jīng)驗,立足于“給人所需”的立場,我建議博物館可以嘗試以下兩種方式,1.政府配合開展支援激勵。博物館具備一定的社會和諧以及教育功能,博物館志愿服務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并且根據(jù)具體經(jīng)濟狀況,給予志愿者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例如在升學、交通工具乘坐以及積分入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優(yōu)惠以及便利;2.提升社會公眾的認識。志愿者需要獲得社會公眾的認同和肯定。對此,提高志愿者在社會各界的認知度,可以借助網(wǎng)絡、報紙以及電視等宣傳媒介,對志愿者的工作進行報道,從而提高志愿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主義文化的快速發(fā)展、大繁榮,博物館必然會面向更多的群體,服務更多的人群,同時這也就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博物館志愿服務當中。與此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訓以及激勵機制,針對性的優(yōu)化志愿者的志愿服務能力以及志愿服務的質(zhì)量,不斷推動博物館持續(xù)性發(fā)展,為博物館教育宣傳提供有效途徑和力量,為和諧社會做出顯著貢獻。
[1]陳芳兵 國外志愿服務對我國志愿服務發(fā)展的借鑒意義[期刊論文].未來英才,2015(12).
[2]陳敏,李喆.博物館志愿者自主管理機制探索——以蘇州博物館為例[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6(4).
[3]丁飛.我國博物館小志愿者工作的相關探討——以安徽博物院小志愿者工作為例[J].讀與寫:上,下旬,2016(15).
張彩玲(1985年12月),女,籍貫:廣東省東莞市,單位: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