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宇
貪腐搭檔如何為禍政治生態(tài)
□龍在宇
與窩里斗截然相反的,就是默不作聲,對搭檔的貪腐行為聽之任之甚至加以掩蓋。而這樣做的目的,往往是唯恐事情鬧大,影響到自己撈錢。
湖南省委原常委、省委宣傳部原部長張文雄與衡陽市委原書記李億龍曾是老搭檔,在懷化時期,兩人就一起搭班子,分別任書記、市長。李億龍調任衡陽市委書記后,對于前任書記張文雄的問題,就選擇了遮掩。有衡陽官員私下說了不利于張文雄的話,還被李億龍叫去辦公室,聲色俱厲地訓斥一番。
其實,張文雄與李億龍并無深交,彼此甚至懷有心結。有熟悉當地情況的人士分析,李億龍出手遮掩張文雄的問題,絕非“戰(zhàn)友之情”,而是自己正在衡陽放手撈錢,唯恐張文雄倒臺后在當地引起波瀾,阻了自己的發(fā)財之道。
廣受矚目的南航窩案中,南方航空總經理司獻民與五名副總先后落馬。這些原本負有相互監(jiān)督之責的搭檔,各自撈著自己的錢,對別人的貪腐視若無睹。據調查,這些落馬的央企高管,在貪腐時往往也嚴格按照分工,分管基建的副總染指工程項目,分管航線的副總大肆收受航線承包商的賄款,分管飛機采購的不忘收取大筆傭金。
當然,這種表面上的相安無事、各自貪腐實則是一種脆弱的假象。廣西交通廳原副廳長、發(fā)改委原副主任廖小波因犯受賄罪,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二審中,因為重大立功表現,被依法改判為有期徒刑十五年。
廖小波的立功行為,主要指他檢舉了廣西交通廳原廳長黃華寬與欽州市原副市長張鴻的職務犯罪案件,兩案均查證屬實。據報道,黃華寬擔任交通廳長期間,廖小波任副廳長,對于一把手,廖小波表示出足夠尊重,即便一些違反原則的事,只要黃華寬發(fā)話,他也照辦不誤。然而,在自己被判無期徒刑后,廖小波毫不猶豫地舉報了昔日的老班長。有評論指出,廖小波能在獄中舉報并被查實,說明他早就掌握了對方違紀違法的線索。昔日在一起搭班子時不說,落馬后再舉報,實在是誤人誤己。李億龍落馬后,也一反當初替張文雄遮掩的態(tài)度,將所有違紀違法線索和盤托出。很快,張文雄步李億龍后塵,接受組織調查。
搭檔之間互相監(jiān)督值得提倡,但有人把監(jiān)督異化為不擇手段的栽贓陷害,以至于各種“竊聽門”“發(fā)帖門”“錄音門”層出不窮。江西省國土廳班子成員間就曾陷入“竊聽門”漩渦。當年,時任國土廳廳長劉積福收到一張光盤,其中有劉積福與人在辦公室談話的影音記錄。劉意識到自己辦公室被安裝了竊聽設備,十分憤怒,在多個公開場合怒斥,“有人用下三濫的手段,來掩飾自己內心的虛弱”。
此事導致劉積福懷疑身邊同事,其中最主要懷疑對象就是三名副廳長李江華、許建斌和陳愛民。這三名副廳長之間,也因此互相猜忌,矛盾重重。后來因為涉入貪腐案件,三名副廳長被同時免職,隨即被省紀檢機關帶走調查。佛山市高明區(qū)原區(qū)委常委、常務副區(qū)長梁瑞強因工作分工、人事調整等原因與時任區(qū)委書記馬亮照產生矛盾。梁瑞強指使高明區(qū)個體商人梁某某收集有關馬亮照的負面消息和情況,由高明區(qū)教育局辦公室干部林某某根據梁某某提供的內容,寫出多封誣告陷害馬亮照的舉報信寄往紀委、組織部等部門。同時,梁瑞強等人還在網絡論壇上發(fā)帖稱馬亮照的宿舍一次就被洗劫500多萬元財物,違規(guī)使用專用賬戶資金等等,一時掀起軒然大波。經過調查,梁瑞強因犯誣告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八個月,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四年。
廣東梅州市原市委書記朱澤君同樣卷入了“發(fā)帖門”中,他起先是“發(fā)帖門”的打擊對象,后來又成為另一起“發(fā)帖門”的始作俑者。朱澤君曾被人網上發(fā)帖舉報,他認為是時任梅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李純德搞鬼,便以牙還牙。此后不久,網上出現了針對李純德的舉報信。舉報稱李與一名電視臺主持人通奸,還生下私生子;大肆插手醫(yī)療系統(tǒng)的采購,收受下屬賄賂。
網帖風波還未平息,朱澤君又制造出“錄音門”。據報道,為拿到李純德的把柄,朱澤君授意當地一名處級官員宴請李,請托私事,故意談及送錢細節(jié),并全程偷錄對話。事后,朱澤君拿著這些“證據”去省紀委舉報。
貪腐搭檔的出現,無疑是對政治生態(tài)的嚴重破壞。一個地區(qū)或部門的數名主要領導接連落馬,凸顯出系統(tǒng)性腐敗、塌方式腐敗的問題,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本應齊心協(xié)力拼事業(yè)的班子成員,卻成為貪腐同路人,對下屬產生了惡劣的示范效應。一個地方的政治風氣往往也會在這種或狼狽為奸或相互比爛中一天天沉淪。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