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盼華 劉衛(wèi)國
摘 要:該文運用了多球計分、三維圖像解析、比賽等方法,采取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的教學原則,通過重輕拍訓練手段有針對性地對青少年進行網(wǎng)球正手技能教學實驗、擊球的準確率、速度、成功率、比賽成績進行實驗測量,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對評價指標進行分析使不同水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分別找到適應自己的練習手段進行訓練.
關鍵詞:重輕拍 網(wǎng)球 技能學習 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067-02
隨著網(wǎng)球快速的發(fā)展,近年來雖然我國網(wǎng)球運動員成績進步的很快,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成績發(fā)揮忽上忽下,主要表現(xiàn)在技術上的缺陷、專項化訓練程度不夠、用力順序及用力程度不佳等方面,大多數(shù)人從技術上去研究,重量這一部分卻很少有人去研究,筆者認為負重抗阻練習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力量,進而提高網(wǎng)球的擊球效果,重輕拍訓練對網(wǎng)球技能學習具有研究的價值性。該文運用重輕拍訓練手段結合擊球階段的技術環(huán)節(jié)來研究不同層次網(wǎng)球技能學習的適應性,應采取區(qū)別對待原則,使各類學生分別找到適應自己的練習手段進行訓練,使每個學生都最優(yōu)發(fā)展。
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對重拍進行分析。肌肉組織具有興奮性以及肌體的適應性變化是運動訓練的生理基礎,是機體機能提高的生理基礎。只有給予肌體適當?shù)拇碳ぃ拍苁辜◇w產(chǎn)生新的適應,才能進一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技能水平,達到新的訓練高度。在不斷刺激-適應、再刺激-再適應的過程中肌肉的機能得到了提高,給小臂加重,就是給予一個前加負荷,對揮臂的肌肉群進行刺激,使其產(chǎn)生適應,提高揮臂肌肉群的收縮機能,從而提高揮臂的速度。
為了使學習者能夠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手段,為了使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水平的學習者更有針對性的訓練,有利于今后的長期發(fā)展。目前國內(nèi)外大多研究的是網(wǎng)球的用力順序、發(fā)力方式等技能學習的重要性,很少有人從球拍的重量這一部分去研究,筆者認為負重抗阻練習對提高網(wǎng)球的技能具有研究的價值性。關于重輕拍訓練手段在國內(nèi)外研究中均沒有研究,筆者認為重輕拍訓練手段在青少年技能學習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具有研究的價值性。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上海市網(wǎng)球訓練中心的青少年,網(wǎng)球高水平運動員(二級以上)16名,其中男女各8名,年齡(16±2)歲;初學者20中男女各10名,年齡(9±3)歲。所有研究對象均經(jīng)健康檢查,沒有身體疾病,運動障礙,身體狀況較好,正手動作技能的速度,準確性,成功率,比賽成績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jù)該文研究查閱了中國知網(wǎng)和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有關訓練手段、技能、生物力學、上肢力量訓練等方面的書籍和文獻,通過文獻和書籍來研究重輕拍訓練手段對青少年網(wǎng)球技能學習的適應性研究。同時閱讀了體育科研方法,運動訓練學,體育測量與評價等書為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jù)。
(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多因素方差進行分析,對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然后進行分析,看它們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實驗法。該研究主要考慮了4個因素,主要是正手攻球比賽成績測試、正手攻球成功率測試、正手攻球準確率測試、球速測試。首先根據(jù)技能水平的不同,從20名學生中的初學者隨機的抽取10名用輕拍,10名用重拍;16名高水平學生中隨機的抽取8名用輕拍,8名用重拍,實驗前對他們進行一個測試,試驗后對他們再做一次測試。根據(jù)科學原理以及專家們的建議,實驗的前3周采用拍頭貼使拍子的重量達到320 g,4~6周使重量達到350 g,7~9周達到380 g,最后一個月恢復正常的拍子重量,具體的訓練過程是每周二、四、六的訓練課中,實驗組學生用“重拍”進行訓練,對照組則不用,實驗組進行訓練時,當實驗對象出現(xiàn)揮拍變形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要停止訓練。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重輕拍訓練手段對正手擊球擊球準確性的影響
實驗前,高水平運動員的準確性為70%,初學者的準確性35%。經(jīng)過3個月的訓練,運用重拍訓練的高水平運動員,正手擊球的準確性有了明顯的提高,用輕拍訓練的高水平運動員,正手擊球無顯著性差異。用重拍訓練的初學者,出現(xiàn)動作的不連貫性,加重拍子的重量使擊球的節(jié)奏改變,導致?lián)舨粶是颍@對初學者起到一個不利的因素。而初學者用輕拍訓練的運動員,由于拍子比較輕,容易把握,而且比較容易打向目標區(qū),擊球的準確性有了明顯的提高。年齡大的擊球準確性比較高,年齡小的擊球準確性比較低,擊球的準確性和性別無關。
2.2 重輕拍訓練手段對正手擊球速度的影響
實驗前,對不同水平運動員的正手擊球速度做一個測量,訓練3個月后,對擊球的速度再一次測量。實驗結果得出高水平運動員使用重拍訓練后,擊球的速度有了明顯提高,是因為加重拍子重量,使擊球者的力量得到了明顯提高,進而增加了擊球速度。因為高水平運動員動作結構已經(jīng)形成定性,重拍訓練的動作就是正常訓練擊球的動作,沒有破壞整個手臂完整的動作,為網(wǎng)球正手擊球的速度提供有力保障。初學者用重拍訓練手段,雖然力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正手擊球的速度提高的不是特別明顯。年齡大運用重拍訓練有效提高正手擊球的速度,年齡小的用輕拍比較容易提高擊球的速度,因為男生在力量方面比女生更有優(yōu)勢,所以,重拍訓練對男生起到的影響大于女生,尤其在擊球速度這方面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
2.3 重輕拍訓練手段對正手擊球成功率的影響
重怕訓練手段使高水平運動員的力量得到了提高,使高水平運動員適應了這一刺激,實驗后恢復正常的拍子重量后,成功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輕拍訓練的高水平運動員在訓練3個月后,恢復使用正常的拍子時,成功率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初學者加重拍子的重量后使擊球的生物鏈發(fā)生改變,影響了擊球的成功率,減輕拍子重量的初學者則更能適應這一生物鏈的變化,使擊球更加的自然,增加了擊球的成功率。
2.4 重輕拍訓練手段對比賽成績的影響
重拍訓練手段對比賽成績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重拍訓練的高水平運動員,在用自己原來的拍子時,更加靈活地使用技術,能迅速地對待比賽中對方大力發(fā)球以及比較快的球速,輕拍訓練的高水平運動員,因為使用自己原來的拍子后,感覺自己原來的拍子變重了,在接球速比較快的球時,難以應對,以至于在比賽中措手不及。重拍訓練的初學者因為拍子的重量使自己的擊球節(jié)奏發(fā)生了改變,在比賽時往往很難打出漂亮的比賽,輕拍訓練的初學者在訓練中靈活運用拍子,使得在比賽中超出正常水平。
參考文獻
[1] 曹慶雷,李小蘭.對運用前臂負重法提高排球運動員上肢機能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5,9(11):86-88.
[2]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 劉卉.上肢鞭打動作技術原理的生物力學研究——從開放性和閉鎖形運動技能的角度[J].體育科學,2004,24(11):31-36.
[4] 金勝真,陳騫虎,周賢江,等.變異練習與特異練習對不同性質(zhì)網(wǎng)球運動技能學習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3):70-74.
[5] 龔建華.負重抗阻練習對骨骼肌肉機能狀況的改進及對人體整體健康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3(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