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燕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8--02
獲1999年第71屆奧斯卡提名獎的伊朗電影《小鞋子》,兩年內(nèi)連獲五次電影節(jié)獎項。這確實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電影。故事是圍繞妹妹莎拉的一雙丟失的舊鞋子展開的,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對這雙鞋子的講述,所以片名譯為《小鞋子》,它還有另一個譯名《天堂的孩子》,我認為后者更能傳達出影片的意蘊。而這些意蘊都是通過作者心靈選擇過的意象傳達出來的。
一、傳遞的本子——生存的艱難
鞋子丟失后,兄妹倆都非常的不安和惶恐,于是上演了在房間里用本子交談的一幕。本子從空白到寫滿了字跡,表面上呈現(xiàn)的是孩子對鞋子、對上學(xué)的憂愁與焦慮;實際卻承載了對生活艱難的思考。
作業(yè)本的出現(xiàn)以文本的方式如實記錄了一雙鞋子給孩子帶來的是什么,是鞋子的不可再得,嚴重的是威脅到了上學(xué)讀書。鞋子這樣的普通事物,但它與孩子的生存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雙鞋與海德格爾解讀的農(nóng)鞋有了異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這雙鞋子通過孩子展示了普通人的心靈世界。
作業(yè)本的文字成形的背景,一種表現(xiàn)是父母兩人的喃喃細語,細語內(nèi)容都是生活的困難,這也正是文本形成的原因。母親生產(chǎn)后仍然撐著洗粘毯,結(jié)果生病了;丈夫很擔(dān)心,在不停地抱怨。影片中母親的聲音猶如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如訴如泣,凄婉哀怨。另外一種表現(xiàn)是生活本身,這里用了又一個日常生活用品——糖的缺乏。背景的內(nèi)容都是瑣碎平凡的生活,在瑣碎與平凡的生活中他們?nèi)缏谋”?、?zhàn)戰(zhàn)兢兢。
孩子,他們是鞋子的直接關(guān)聯(lián)者。對于鞋子丟失事件,他們用孩子的方式解決。尋找、無望、代替,這是他們的解決方法。哥哥阿里不告訴父母,是怕挨打;妹妹不告訴父母,是怕哥哥被打;他們都不敢告訴父母,是因為從心里看到了父母生活的艱辛。不管是不是一種內(nèi)心的自覺,至少在多次阿里的“媽媽病了”的借口中,可以看到他感知了父母生活的不易。
在兩個孩子傳遞本子的過程中,有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爸爸看了他們一眼。從結(jié)局:爸爸買回放在自行車里的紅鞋子來看,確實爸爸知道了鞋子丟失事件。作為家庭的支撐,他如何面對?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用“本子”爭吵這件事件上,他并沒有當面處置。一是因為生活本身已經(jīng)夠他焦頭爛額,妻子生病,家用的缺乏,房租的催交,太多的煩惱已讓他沒有過多的精力當面處理?;蛘咚巡桓以诘谝粫r間面對生活的“問題”。二是,孩子也如他的妻子一般是他生命中的珍愛,所以尊重了他們,并沒有當眾讓他們坦白不愿說出的事情。
他們對待鞋子丟失事件的做法后面隱藏著的是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孩子用一個純樸、善良之心來看待此事,很簡單也很有哲理。簡單的是“不要告訴大人,我們自己解決就好”這樣的思維邏輯,除去了人世間慣常的逃避困難、自私自利、算計心機、陰謀詭計。有哲理的是,他們憑著一種童真的心態(tài)去直觀地看待問題、處理問題。但這樣營造出的卻是一種關(guān)心、理解、體諒的愛的氛圍,他們用一種善意去解決問題。
父親的應(yīng)對,也同樣有善的一面,這也便是孩子行事的緣由——父母的言傳身教;但也有更多對生活的忍耐。也是生活賦予了父親這樣遲緩和忍耐的性格,長期的貧困生活,物質(zhì)匱乏,精神折磨,已經(jīng)造就了他順從忍耐的性格。
這便是電影沉重的序曲,暗淡低沉,慘淡蕭索的人生,由幕前兩個柔弱的孩子和幕后家庭支柱的父母揭開序幕。
二、快樂的泡泡——生活的希望
兄妹倆踐行了哥哥的方案后,貌似可行,卻又驚險迭起。兄妹倆跑步穿梭在迂回狹窄的小巷,為的就是換上唯一一雙能去學(xué)校的鞋子。莎拉盡管跑得很辛苦,又總擔(dān)心哥哥遲到,始終還是歡快地跳躍在小巷間。于是慢慢構(gòu)筑起了歡快節(jié)奏的序曲。
但鞋子太大了,在跳越水溝的時候,一只鞋子掉了,于是展開了一場驚險的追救鞋子的戰(zhàn)斗。鞋子被卡在陰溝,莎拉沒辦法,絕望地哭了。最后老爺爺們幫助了她,鞋子失而復(fù)得。所以,她開始動搖了,沒有自己的鞋子,她已經(jīng)承受不了了,于是她開始退卻了,理由卻是:鞋子太臟。盡管阿里也和妹妹一樣遭受了鞋子帶來的痛苦——因為遲到而受到教導(dǎo)主任的責(zé)罵、甚至失學(xué)的威脅,但他并沒有因為這樣一個可以開脫的借口而退縮,依然堅持。于是在黑暗中有了轉(zhuǎn)機,他告訴妹妹可以把鞋子洗干凈。于是出現(xiàn)了整個影片中兄妹倆在一起最歡樂的一幕:鞋子被使勁地刷,刷出了美麗的泡泡,透明的泡泡在手中變得越來越大,盡情飛舞。
洗鞋子是讓鞋子干凈的最簡單的邏輯,但是在這里卻有了不平凡的意義。它傳遞出了孩子們不畏困難,永葆樂觀的心態(tài);也蘊含著妹妹對哥哥的無比信任與支持的友愛。影片用特寫的鏡頭突出了這些透明光亮的泡泡,似在象征著兄妹倆純真閃亮的心靈,也似在祝賀他們戰(zhàn)勝了困難,贊美他們的勇敢與堅韌。美麗的泡泡便是來自天堂的獎勵。
三、找到的鞋子——心靈的抉擇
莎拉在一次偶然的操場集合中無意看到了自己那雙拿去修補、并讓她們兄妹倆備受煎熬的鞋。盡管破舊,但她是怎樣的渴望這雙鞋子回到自己的生活。因此,莎拉表現(xiàn)出了不一般的品格。她像一只獵豹,慢慢向她的獵物靠近,不動聲色,沉著冷靜,直到搞清楚女孩的家庭住址,才去請援兵準備撲向獵物。
面對重現(xiàn)的鞋子,孩子們不一般的抉擇,蘊含著不一般的意義。
首先是莎拉,試想普通的孩子見到能讓自己和親人一起脫離苦海的救星,會這般沉著嗎?那是什么造就了她比成人還成熟的性格與智慧?是生活,是生活的苦難,一雙丟失的鞋,給孩子帶來的生活的改變,給孩子帶來的內(nèi)心的折磨,在我的眼里,如生活在地獄——當然孩子可能不知道也不認為是地獄。但折磨、煎熬卻是實實在在的,而且看不到盡頭。盡管爸爸已經(jīng)表揚過莎拉是個好孩子,并承諾發(fā)了獎金就給她買禮物。但,那仍不是希望,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口中的禮物會是什么,壓根也沒去想。所以,能拿回自己的鞋子,這是拯救自己和哥哥的唯一方式,并且不能失敗。為確保萬無一失,她要找好機會,探好路,找到幫手,才能行動。當然,視覺上也許告訴我們,這樣想錯了!她只是個小女孩,膽小使然。也許吧,膽小的女孩真的很多,但膽小而又沉著的女孩恐怕便是生活對她的饋贈吧!
但最后卻發(fā)現(xiàn)女孩也是一樣可憐的孩子,因為她的爸爸是瞎子。這個時候,怎么辦?這雙鞋子已經(jīng)困擾兩兄妹太久了:奔跑的辛苦、責(zé)罰的擔(dān)心、上不了學(xué)的惶恐,難道還要再繼續(xù)承受?是的,孩子選擇了繼續(xù)承受。因為來自內(nèi)心的善良。
拿不拿回鞋子,決定權(quán)在于哥哥。他選擇了放棄。一個多么勇敢、倔強的孩子,怎么了,在關(guān)鍵時候卻選擇了放棄?那是憐憫之心、慈悲之心、高尚之心。這真心源于他的父母。母親身體再差也要照顧家庭、操持家務(wù);父親深陷貧困也絕不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里再怎么匱乏也不忘回贈鄰人的善意。父母都在努力地生活,這種努力很艱辛,但他們從不放棄,因為他們有兩個可愛、懂事的孩子。也因此,即使生活很窮、很難、很苦,但父母從不罵兄妹倆,從不拿他們出氣,因為他們深愛孩子,這樣深深的慈愛之心在撒向孩子的同時,也在孩子內(nèi)心深處萌芽了,所以見到同樣的可憐之人,他們選擇了愛。
四、富人的別墅——世界的隔閡
富人別墅區(qū)的出現(xiàn),是在爸爸做完禮拜之后。在禮拜中他得到了去富人區(qū)打工賺錢的理由與可能性。在弄糖的時候他向神發(fā)出了內(nèi)心撕裂的吼叫,連孩子的一雙鞋都買不起,這是怎樣的生活。在教徒的幫助下,他也勇敢地走上了和孩子一同為一雙鞋而努力的道路。于是他帶著工具和兒子來到了富人區(qū)賺錢。
兩個世界迥然不同。富人區(qū)是以完全迥異于他們所住的貧民區(qū)的風(fēng)貌展現(xiàn)在電影中的,在經(jīng)過了摩天大樓、高速公路這些通道,出現(xiàn)的是整齊潔凈、豪華富麗的別墅區(qū)。看到高大的門庭、兇惡的狼犬、聽到惡意的回應(yīng),爸爸患了失語癥并推起自行車狂奔,確實是被金錢、地位、權(quán)利所鑄造的森嚴等級嚇到了。在這里窮人是不會被接納的。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這與阿里生活的世界完全的不同,這是享有金錢、地位、權(quán)利;這些在阿里的世界嚴重缺失。
為什么會安排這樣一個場景?是為了顯示出一種真實性嗎?還是為了突出窮人的不幸與悲哀?我看,都不是,富人區(qū)的出現(xiàn)恰恰是為了展現(xiàn)窮人的幸福。盡管阿里的世界物質(zhì)嚴重缺乏,但他們的精神卻是豐腴的。富人區(qū)缺少的人與人的信任、關(guān)心、支持、幫助、交流,正是阿里的世界最為普通的。“天堂的孩子”中的天堂恐怕有這一層意思。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們得到了工作的機會,他們能給富人的孩子治療孤獨。
去富人區(qū)打工的結(jié)局是令人心碎的,一場意外斷送了父親的夢想。但這意外又是合情合理的。首先,那張破舊的自行車剎車不靈是情理之中的事;其次,兩個不同的世界也是不可能溝通的。關(guān)鍵是后者,從政治意義上來說,兩個階級的對立無法改變;從審美意義上來說,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情感無法溝通。所以影片以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的聲音傳達出:認清你的世界,不要妄圖僥幸逾越。
五、閃光的獎品——人生的真諦
影片中阿里得到了兩個獎品,自動鉛筆和獎杯,級別不同,但顏色都是金色的,一種閃光的色彩。這樣的色彩選擇,是對阿里的肯定和贊揚,象征著他的行為亦如這金色一樣燦爛。一個家庭經(jīng)濟情況貧困、回家便要做家務(wù)、還被一雙鞋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孩子,他并沒有因此消沉、墮落,相反,他努力生活,努力學(xué)習(xí)。鉛筆是對他做一個優(yōu)秀學(xué)生,盡心盡職的獎勵。他把鉛筆給了妹妹,情節(jié)上來說,是對妹妹“賄賂”,但實際上這是在用一種寓言的方式,肯定了阿里一家人努力、真誠生活的勇氣與信念。這是來自天堂的第一個小小的獎勵。
第二個獎勵來得非常的曲折,在阿里賽跑的過程中更是驚心動魄。他的競爭對手極其彪悍、富有實力,他的勝利來自于平常更換鞋子時的被迫練習(xí)和內(nèi)心堅定的信念。富于戲劇色彩也最讓人心痛的是在殘酷的搏殺中拿到了冠軍的阿里,沒有笑容,滿臉淚痕,滿心悔恨。因為沒有得到第三名才能得到的鞋子。沒有人會問他為什么哭泣?因為人們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這種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阿里哭了,他認為自己做得不好,他不知道他的努力已經(jīng)很棒,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奇跡。是他的那顆稚嫩而又強大、純真的心靈感動了天堂,這個金光閃閃的獎杯就是天堂頒發(fā)給阿里的獎品,也是頒發(fā)給擁有正直、善良、勇敢、堅強、忍耐、真誠、無私等等美好品質(zhì)的人們的獎品。
六、小魚的親吻——詩意的棲居
帶著失望、沮喪的心情阿里回到了家,見到妹妹,他說沒有拿到獎。他把得第一名這樣的榮譽全拋到了腦后,因為在他的心中聲名、榮譽都沒有給妹妹的一個承諾重要。他把跑壞了的鞋脫了,將一雙跑出水泡的腳放到了水池,這時一個夢幻般的情景出現(xiàn)了,池塘里的小紅魚游過來,親吻著他受傷的小腳。這是天堂的一幕。
這是非常有意味的一幕,在阿里的眼里他們已經(jīng)不是小魚了,而是一只只紅色的鞋子。因為紅鞋子寄托了阿里對生活的信念,他對妹妹的承諾,對生活的承諾,這些他一刻都不曾忘記,即使在人生輝煌的時刻。在我的眼里這些小魚就是天堂的天使,他們過來撫慰這個美麗的孩子受傷的心靈。世界因為有天堂中的阿里、莎拉這樣的孩子,有他們這樣的父母而成為天堂,世界依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