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
上進青年迎接人生挑戰(zhàn),
成為一名陽光“遛娃師”
1994年出生的鄭煒,從小就頑皮好動,興趣更是多種多樣。2012年高考,他考上了湖北省黃岡市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對于男孩選擇幼師這個專業(yè),有人不理解,鄭煒笑著說:“我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永葆一顆童心很不錯!”
大四實習時,他到武漢一所幼兒園做了一名體智能和早教老師,每天和孩子們一起跳舞、玩游戲。一天,班級里一位小朋友的媽媽看了他跳舞之后建議鄭煒:“我看你舞跳得不錯,組織能力也強,還喜歡和孩子在一起玩,適合當一名‘遛娃師”。
鄭煒一頭霧水,孩子的媽媽笑了,她介紹說,由于現(xiàn)在年輕父母工作比較忙碌,很少有閑暇時間陪孩子去游玩或參加各類有意義的戶外活動,要是交給孩子爺爺奶奶帶還怕寵壞孩子,因此,“遛娃師”這個新鮮職業(yè)應運而生。而“遛娃師”善于組織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收獲快樂、拓寬視野、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對孩子將來的成長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鄭煒聽后贊同地點點頭。孩子的媽媽繼續(xù)說道,她就是一名兼職“遛娃師”,已經(jīng)做了半年了,工作一直很快樂。她問鄭煒愿不愿意去做?鄭煒覺得“遛娃師”這個職業(yè)很新奇,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了武漢玩翻天科技有限公司應聘。
因為鄭煒學的就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又有和小朋友打交道的實踐經(jīng)驗,考試很順利通過了。2015年6月,鄭煒大學畢業(yè)后正式成為一名初級“遛娃師”。
可沒想到,剛剛入職一個星期,他就被孩子們來了個下馬威。那天是周末,公司派他和另外三名同事一起,帶二十幾個小朋友到一處知名景點游玩。為了組織好這次活動,他和同事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設計了許多到景點后的活動,就是希望小朋友們能在這次活動中玩得開心,玩得有意義。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二十多個5到7歲的孩子坐上大巴車后,開始還嘰嘰喳喳,不一會兒就有幾個孩子鬧著要回家,一時間,一車的孩子都坐不住了,吵著要下車。這可讓鄭煒和同事著急起來,沒想到目的地沒到就遇到狀況。幸好一位同事已經(jīng)入職一年,也算是資深“遛娃師”了,他從包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魔術小道具,給孩子們變起小魔術,才把孩子們安撫下來。
旅途中發(fā)生的這段“小插曲”,讓鄭煒受益匪淺,他這才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遛娃師”,一點都不簡單。
看綜藝節(jié)目尋找靈感,
設計有趣的遛娃活動
“遛娃師”可不是帶著孩子傻玩,鄭煒說,每次遛娃前,自己必須回答和解決三個問題:到哪里遛?遛什么?怎么遛?
真正了解了職業(yè)的高要求,鄭煒開始自我提高。為了設計更好玩、鍛煉小朋友自立和體能的游戲,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學習的好方法:看綜藝節(jié)目尋找游戲靈感。
一次,他在觀看一期某電視臺的節(jié)目時,意外地萌生了一個游戲靈感,他要上演一次幼兒版的“跑男”。于是,他精心策劃并設計了《小小偵察兵》的遛娃活動。
經(jīng)過幾天的踩點,鄭煒和同事們確定了遛娃地點為武漢漢口解放公園,因為那里有山、有水、有草地,方便孩子們開展游戲。
活動那天,他和三位同事把30名3到5歲的孩子分成4個小隊,他們分別帶領一個小隊,協(xié)助孩子們完成任務。當孩子們拿到軍帽照著老師的樣子端端正正地帶在頭上,學會敬軍禮時都顯得很興奮。
游戲共設置了三個關卡:尋找路人、找旗子、親子挑戰(zhàn)賽。這三個游戲看似簡單,但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充滿了挑戰(zhàn),他們要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通過關卡。比如:尋找路人這個游戲,就需要小朋友們尋找不同特征的人。
這個游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們和陌生人打交道,鍛煉他們的勇氣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有的孩子比較膽小,平日不善于和陌生人說話,尤其當天是周末,在公園里游玩的人特別多,有的孩子就不敢上前說話。這個時候鄭煒和同事們一邊拍掌鼓勵孩子們,一邊夸張地扭動身體,逗得孩子們開懷大笑,讓他們的緊張情緒慢慢消除,直到他們勇敢地完成這個任務。
孩子們就這樣在遛娃師一步步的引導下,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三個游戲,激動中孩子們?nèi)滩蛔¢_心地又蹦又跳。
除此之外,一次萬圣節(jié)的遛娃活動也讓鄭煒深深難忘。這個活動是在一個幼兒園里舉行的,報名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和家長有二百多人。首先是萬圣節(jié)親子秀,孩子們和各自的父母都興高采烈地走上舞臺,他們一邊走秀,一邊做著各種滑稽的表情和動作。
最有趣的活動當屬恐怖箱挑戰(zhàn)賽了。游戲規(guī)則是家長背著小朋友從指壓板上跑過去,小朋友在旁邊放置的呼啦圈繞三圈,到達目的地后,再摸一個神秘寶箱,神秘寶箱里面是活的黃鱔。有的小朋友膽子很大,一點都不害怕,叫嚷道:“老師,我摸到了一條黃鱔,比泥鰍還滑?!倍旱靡慌缘募议L和孩子們都紛紛大笑起來。
每一次遛娃活動中看到孩子們的臉上露出開心燦爛的笑容時,鄭煒都會覺得非常欣慰,盡管他和其他遛娃師們付出了辛苦的勞動,但活動的圓滿完成和孩子們開心的笑臉,讓他內(nèi)心幸福滿滿。
懂娃護娃才能賺快樂錢,
讓“遛娃師”事業(yè)再上一層樓
在一年來的不斷努力下,鄭煒的遛娃經(jīng)驗日益豐富,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好評,2016年8月,鄭煒通過一步步努力成功晉級為一名優(yōu)秀的“金牌遛娃師”,這也是“遛娃師”當中的最高職稱,每月收入過萬。
但只有鄭煒知道,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遛娃師”的心酸和努力。
記得有一次,一位家長無意間稱呼他為“導游”,這讓他對這種誤解感到很心酸、難過。他覺得“遛娃師”是親子教練和導游的綜合體,“遛娃師”不僅會帶孩子們做親子游戲,從中教育孩子們獲得一些知識。另外,遛娃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意外,“遛娃師”必須時刻繃緊神經(jīng),視線每時每刻都要關注著孩子們,并具備一定的醫(yī)護知識。盡管每次遛娃活動之前,公司都會為每一名孩子買保險,但作為“遛娃師”,鄭煒嚴肅地說:“我們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上,我們就要像父母一樣精心照顧?!?/p>
“遛娃師”遇到意外情況還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一次,他和幾位“遛娃師”帶著45名孩子要去一處離市區(qū)挺遠的農(nóng)莊里采摘花生。當時坐的是旅游大巴車,但開到一定地點,必須要換乘小車才能到農(nóng)莊。當時鄭煒只聯(lián)系到一輛可以坐15人的旅游觀光車,他經(jīng)過迅速思考,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和同事們緊急商談,最后分批次安全地到達農(nóng)莊。因為處理問題得當,孩子們體驗了一次快樂的采摘活動。
當然,“遛娃師”還需要不斷學習。鄭煒說,他們會學習各種流行的兒童歌舞,設計的游戲橋段也要時時更新,讓家長和孩子們都有新鮮感。為此,他經(jīng)常自編自導一些兒童舞蹈和律動,并收看國內(nèi)外的各種綜藝節(jié)目尋找游戲靈感,發(fā)現(xiàn)合適的橋段就記下來,為下一次設計游戲做準備。
但真要說起成功的秘訣,鄭煒覺得“遛娃師”要做好和小朋友以及家長的情感經(jīng)營。比如,每次的遛娃活動結束后,他都愿意和每個孩子成為好朋友,孩子們也把他當作大哥哥。他還會經(jīng)常通過家長組織遛娃QQ群,和他們分享遛娃過程中的教育心得,當個別家長在教育孩子出現(xiàn)困惑時,他也愿意積極地去幫助他們想辦法。更重要的是,他經(jīng)常呼吁家長,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陪伴。
對于今后的目標,鄭煒表示,要把“遛娃師”做得更好,細節(jié)上要處理得更完善,讓每次活動都能盡善盡美!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