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薛,皮流麗
(重慶市醫(yī)藥學校,重慶 401220)
探討在中職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整合患者安全護理教育的研究
——以肌內注射教學設計為例
李 薛,皮流麗*
(重慶市醫(yī)藥學校,重慶 401220)
以肌內注射教學設計為例,探討在中職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整合患者安全教育的教學效果。
護理技術;實訓教學;安全教育;肌內注射
當前我國患者安全問題形勢嚴峻,患者安全與醫(yī)療護理差錯日益受到人們關注,進行患者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1]。護生是護理事業(yè)的后備軍,從長遠考慮,有效防范護理差錯的第一步是要加強對護生的安全護理教育。作為一名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師,如何將授課內容進行有效設計,巧妙地將涉及患者安全護理教育的知識點整合到教學中,提高護生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水平,這將是新形勢下中職護理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
護理技術是中職護理專業(yè)教學的核心課程,該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重難點和操作項目較多,我們將患者安全護理教育整合到護理技術課程教學中,對護生進行患者安全護理教育,提高護生安全護理的意識及技能,并為在其他課程中開展患者安全護理教學提供借鑒[2]。
選用的教材是全國衛(wèi)生職業(yè)院校規(guī)劃教材第三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付能榮主編的《護理技術》,可供中職護理、助產(chǎn)專業(yè)及五年高職護理等相關專業(yè)學生使用。該教材的編寫緊貼臨床,符合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對護生掌握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重要意義。
肌內注射是《護理技術》第10章藥物療法第4節(jié)內容,屬于“三基”內容之一,是護生必須掌握的基本護理技術之一[3],其內容安排在護生已經(jīng)學習了本章藥物療法的基本知識及注射原則并練習了抽吸藥液后,目的是為護生今后學習和進行臨床各項注射實踐奠定基礎。
(1)教學對象: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中專護理專業(yè)二年級第二學期的護生。(2)認知結構:護生已經(jīng)熟悉了一些病理生理及解剖知識,掌握了部分知識和技能,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3)心理特征:護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具有參與和探索的熱情,絕大多數(shù)護生能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而且課堂紀律較好。(4)行為習慣:護生善于模仿,動手能力強,且在我校組織的技能大賽與免試上大學等鼓舞下,護生對技能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另外,在護生以往的經(jīng)歷中,大多數(shù)護生親身體驗過注射,對注射并不陌生,有極大的學習熱情。
3.1 知識目標
(1)說出臀大肌注射的兩種定位法。(2)闡述減輕患者疼痛的護理措施。(3)陳述保證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3.2 能力目標
(1)能一次性準確找到注射部位。(2)在教師指導下,能成功注射。(3)能正確處理突發(fā)的、難以預料的安全問題。
圖1 肌內注射整合患者安全護理教育的教學設計
3.3 情感目標
(1)嚴格遵守給藥注射原則,工作嚴謹,保證給藥安全有效。(2)關心、尊重患者,并能用語言和非語言技巧與患者溝通、交流,對患者態(tài)度良好。(3)在操作中培養(yǎng)安全護理的意識,減少職業(yè)危害。
4.1 教學設計(見圖1)
4.2 教學評價
課程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了解護生對該教學設計的滿意度及學習收獲,采用無記名方式答卷。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3份,回收有效問卷5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護生對肌內注射整合患者安全護理教育教學設計的評價
表1的調查結果顯示,本次課的教學設計得到了護生的一致的認可,同時對“增強了安全護理意識”“加深了對醫(yī)療差錯相關知識的認識”這兩項的認可度較高,這充分說明了患者安全護理教育對提高護生的風險防范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以查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借助案例、智能手機、網(wǎng)絡等移動技術平臺,將課前準備、課中探究、課后拓展三段教學融為一體?!凹茸⑸洹边@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提高護生對于患者安全護理知識的理解、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筆者布置護生從網(wǎng)上查找并整理因護士原因造成醫(yī)療事故的文字信息和圖片,生動的畫面和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給護生很大的沖擊,讓護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護士的疏忽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同時,通過“肌內注射引起患者安全糾紛”短片的播放導入新課,讓護生圍繞案例學習,最后讓護生實際操作來檢測護生對知識點的運用情況,考查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1 注重教學設計,提高護生的風險防范能力
目前,中職護理技術實訓教學大多采用“演示—模擬練習—指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且更多注重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而對于患者安全護理教育及風險防范能力等綜合能力[4]的訓練則相對較少。必須改變實訓教學模式,將患者安全護理教育有效地融入實訓教學中,增強護生的安全護理意識及對護理安全事件的預防處理能力,提高護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2 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平臺,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
本次教學活動充分利用了網(wǎng)絡信息化資源,課前通過網(wǎng)絡教學資源平臺(班級QQ群)發(fā)布學習任務,使護生的課前學習目標更明確,自學變得更加主動而有效。課中護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和護生操作錄播視頻,極大地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5.3 鼓勵護生大膽嘗試,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充分了解護生的特點,中職護生的特點是好“動”,教學中要盡量讓護生“動”起來。凡是護生能觀察的要盡量放手讓護生去觀察;凡是護生能思考的要盡量放手讓護生去思考;凡是護生能說的要盡量讓護生說。語言是思維的表現(xiàn),只有護生說出來,才知道他的思維方式是否正確。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每名護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護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敢說、愿說、有話可說,這樣既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又調動了全班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培養(yǎng)了護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在“討論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營造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護生學習有了動力,實現(xiàn)了護生的自我反饋,培養(yǎng)了護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加強了護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也為今后的醫(yī)療護理團隊合作打下了基礎[5]。
5.4 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了護生的職業(yè)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護意識
本次授課中嘗試運用了挫折教學法進行教學,在護生角色扮演進行仿真肌內注射操作環(huán)節(jié),故意給護生設置障礙,將一些過期的棉簽、注射器等摻雜在用物里,同時將醫(yī)囑單、注射卡、患者腕帶信息設置不統(tǒng)一,以此來檢驗護生是否具有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的意識及發(fā)現(xiàn)問題后的應急處理能力,教師適時進行安全護理知識的滲透,讓護生認識到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護理過失或差錯,都會給患者的利益造成損害,責任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6]。之后再通過臨床模擬情境練習,可以讓護生真實地感受到臨床實踐的復雜性,促使護生養(yǎng)成安全護理的意識。
綜上所述,將患者安全教育整合到護理技術實訓教學中,是目前護理專業(yè)教學的必然趨勢。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將護生在臨床護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安全隱患作為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通過護生犯錯—找錯—糾錯來突破重難點,這樣不但可以加深護生對臨床護理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護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安全護理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同時還創(chuàng)建了和諧、融洽的教育環(huán)境。
[1]陶于洪,王亞妹.國內外患者安全教育現(xiàn)狀與應對策略[J].華西醫(yī)學,2016(1):157-160.
[2]崔靜,吳菁,鄧娟.患者安全教學策略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6(4):1219-1221.
[3]茶國萍.談肌內注射實驗教學設計[J].科教導刊,2014(3):6-9.
[4]劉昂芝,姜賀.我國護理專業(yè)學生接受患者安全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5(3):227-230.
[5]閉靜.基于信息技術的中職護理專業(yè)技術實訓教學策略——以“特殊口腔護理”的教學設計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2):83-84.
[6]梁珍紅,葉旭春.基礎護理學課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法加強護生安全護理教育[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6):63-64.
(*通訊作者:皮流麗)
G420
:B
1671-1246(2017)12-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