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延濱
這一課沒有哪個學校開設(shè),這一課卻人人都應(yīng)學會,這一課叫:學會認輸。
學會認輸是什么?一個人如果聽慣了這些詞匯:百折不回,堅定不移,前仆后繼,永不言悔……那么,他需要學會認輸。
學會認輸,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張臭牌時,不要再希望這一盤是贏家。只有傻子才在手氣不好的時候,對自己手上的一把臭牌說,咱們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勝利。當然,在牌場上,大多數(shù)人在摸到一張臭牌時會對自己說,這一盤輸定了,別管它了,抽口煙歇口氣,下回再來??稍趯嶋H生活中,像打牌時明智的,卻少之又少。想想看,你手上是不是正捏著一張,舍不得丟掉?
學會認輸,就是在陷進泥塘里的時候,知道及時爬起來,遠遠得離開那個泥塘。有人說,這個誰不會呀!不會的人多了。那個泥塘也許是個“國營單位”,也許是個投資項目,也許是個當作家的夢。有的人在這樣的泥塘里是怎樣想的?他們會想,讓人家看見我爬出來一身污泥多難為情呀;會想,也許這個泥塘是個寶坑呢;還會想,泥塘就泥塘,我認了,只要我不說,沒人知道!甚至會想,就是泥塘也沒關(guān)系,我是一朵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也!
學會認輸,就是在被狗咬了一口時,不去下決心也要咬狗一口;就是在被蚊子咬了一口以后,不到蚊子法庭去討公道。有人會說,這有什么不懂,又不是傻子。不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被另一類狗咬以后,很難做到不去跟狗叫勁。至少我們常見到這樣的人,他不承認現(xiàn)實中有“蚊子”和“走狗”,他永遠都在抱怨蚊子的可恥和狗的卑鄙,到處像蚊子一樣地與蚊子喋喋不休,并且總是張口就來一句“狗日的,氣死我了……”來證明他正與狗在講理。
學會認輸,就是上錯了公共汽車時,及時地下車,另外坐一輛車。這也好懂,只是人們這樣的行為,一旦不是在公共汽車上出現(xiàn),自己就不太愿意下車了。比方說,如果是一樁婚姻,一個寫了一半的劇本,一個正從事的發(fā)明,難!于是就努力向售票員證明是他的錯,是他沒有阻止自己登上汽車;于是就努力說服司機改變行車路線,教育他跟著自己的正確路線前進;于是就下決心消滅這輛汽車,因為消滅一個錯誤是件偉大的事業(yè);于是說堅持坐到底,因為在999次失敗后也許就是最后的成功。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被高昂而光彩的詞匯弄昏了頭,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堅持死不認輸,從而輸?shù)袅俗约海W會認輸應(yīng)該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識,臭牌教過我們,泥塘教過我們,蚊子和狗也教過我們,只是我們一離開這些老師,就不愿意從上錯了的車上走下來。也真奇怪了。
(選自《成長閱讀》,南京大學出版社)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作者認為生活中哪些人需要學會認輸?
3.文章在論證中心論點時,在選材上有什么特點?
4.面對困境時學會認輸,有時會使自己的人生出現(xiàn)“柳暗花明”,請再舉一個事例來說明作者的觀點?
5.作者在文中認為要學會認輸,那么在我們在面對困難時真的就不需要不屈不撓的精神嗎?請說說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蒲居小記》 1.“蒲居”指的是蒲松齡先生故居?!靶∮洝钡膬?nèi)容是在蒲松齡先生故居的小院里產(chǎn)生的與寫作有關(guān)的幾個想法:原創(chuàng)、編輯與改編。 2.運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形式。3.一是無從考證誰是講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我們知道的源頭就是蒲先生那些密密的蠅頭小楷記下的故事;二是蒲先生用文言文寫作完成這些故事,從傳播角度和寫作角度講,都是一次真正的創(chuàng)作。 4.不能刪去。這一小節(jié)的主要觀點是“蒲松齡是個大作家,也是個好編輯”,畫線句通過對蒲松齡作品的具體分析,有力地證明了這一觀點。 5.內(nèi)容上,從《聊齋志異》出發(fā),總結(jié)好的文學作品的價值及共性;結(jié)構(gòu)上,總結(jié)全文,點明文章的主題。(大意相同即可。)
【參考答案】《學會認輸》接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