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峰
(一)
全省矚目的中考培訓會已經(jīng)結(jié)束整整一月,可培訓會的盛況猶在眼前。兩個會場座無虛席,除了運動會,其他會議都沒這么高的上座率。好多學校的畢業(yè)班老師都是全體出動。可見各縣市、各學校對這次中考培訓會的重視程度。
我們是帶著問題去的。
眾所周知,2016年的中考語文試題,把考生考了個大睜眼,好多考生從考場出來,都是這樣的感受: “哇,怎么會這樣?”這樣的試卷格局在家長、語文教育工作者、教研員中間同樣引起了很大反響。當年的中考適應性考試都沒透露出一頂點題型、結(jié)構(gòu)上的變化,所以中考題顛覆了所有學生對語文試卷的認識。那2017年的山西省中考題會不會有方向上的修正呢?
3月初,周圍的幾所市直中學初三畢業(yè)班幾乎同時進行了第一次模擬考試,試題再一次讓學生大跌眼鏡,也令畢業(yè)班語文老師、所有家長一片嘩然。因為一模的語文試卷簡直就是2016年中考語文試卷的翻版:以往是“積累運用”“閱讀理解”“作文寫作”,變成了“讀·書”“讀·思”“讀·寫”。這次實實在在地變了樣。一模前,周圍的幾所市直中學正在有條不紊地復習課本,這可能也是所有學校復習、備考的共同做法??枷聛恚械睦蠋熅妥蛔×?,好多老老師都動搖了。如果這樣考,還要不要過課本?
(二)
會上,專家們做了七場專題報告,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幾個重要概念,如“學科素養(yǎng)”“課程標準”“六個緯度”……從理論上來講,“學科素養(yǎng)”這個概念的提出有兩個背景:1.要求學生能運用知識、能力處理現(xiàn)實中的生活問題;2.為改變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實踐活動的現(xiàn)狀。
“學科素養(yǎng)”包含三個層面:1.學到的知識、能力;2.問題出現(xiàn)時有分析、推斷、有效交流的能力;3.在不同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雙基”→“三維目標”→“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轉(zhuǎn)變。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了“表達、交流、共享能力”,這是學校教育的中長期任務,也是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能力和品質(zhì)。這是語文的學科性質(zhì)——學習、運用、綜合性、實踐性——決定了的。從“雙基”到“表達、交流、共享能力”,這是多么大的超越!難怪老師們都不適應呢。
三是中考備考、復習中的錯誤認識:1.教學目的以掌握結(jié)論和答案為中心;2.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分析為中心;3.能力培養(yǎng)以做練習為中心。
2017年的中考不僅靠結(jié)果,還考復習、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說,師生都應注重、享受復習的過程;備考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既然把“學科素養(yǎng)”和“基礎(chǔ)知識、基本能力、基本訓練”并列了起來,單獨列出來,從“雙基”到了“四基”,老師們在備考、教學中就應重點抓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
四是教師應有課程意識,無論教學還是備考,都應注重課程的校本化、生本化、活動化。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力,它包括:學習動力(我要學)、學習能力(聽說讀寫)、學習毅力(持之以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