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才 嚴思甜
?
基于全程跟蹤模式的《材料力學》課程考核探討
張賢才嚴思甜
(湖南科技學院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雙一流”高校建設背景下,針對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傳統(tǒng)課程考核模式難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核心目標。本文結合當前課程考核存在的問題,基于全程跟蹤考核模式,探討了《材料力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達到以考核“倒逼”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管理、注重“應用型”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使之形成完整有效的課程考核體系。
全程跟蹤考核模式;課程考核體系;實施效果
《材料力學》是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專業(yè)的基礎課之一,是學習結構力學、彈性力學等課程的基礎。當前,高校對該課程的考核采取“結課即考”的模式,即“終考定乾坤”。該模式給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觀念,即“平時不重要,考前最關鍵,突擊是法寶,成績自然高”;另外,該模式存在諸多問題:考核形式和方法單一、考核內容和題型死板、計分方法單一、評價主體單一、學生考核目的功利化、考核重理論、輕實踐能力,出現(xiàn)“紙上考實驗”、“紙上考實踐”、“紙上考品行”等,難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基于全程跟蹤考核模式,從人才培養(yǎng)理念、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和評閱體系等方面對《材料力學》課程考核改革進行了探討。
全程跟蹤考核模式即將課程的教學內容按教學大綱劃分為若干學習單元,根據(jù)各學習單元確定該單元的考核試題,待該單元學習完后立即對學生進行考核,在分析學習單元考核試卷的基礎上尋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它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具有學習任務清晰、考核方式明確等特點,有助于教師對整個課程教學動態(tài)過程的整體掌控,也能促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全程跟蹤考核模式通過強化對課程教學過程的控制實現(xiàn)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不僅能引起學生對平時學習的重視,且能反映出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能使教師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教師對教學全過程的絕對控制。
基于全程跟蹤模式,本文對《材料力學》課程考核模式進行了設計,如圖1所示。
圖1.《材料力學》考核模式示意圖
全程跟蹤考核模式能較大的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基于全程跟蹤模式的《材料力學》考核的實施主要包括實施前、實施中和實施后三個環(huán)節(jié),如圖2所示。
圖2.《材料力學》全程跟蹤考核模式實施示意圖
全程跟蹤考核模式從考核的角度強化了對課程教學過程的控制,改變了“終考定乾坤”給學生所帶來的“平時不 重要,考前最關鍵,突擊是法寶,成績自然高”的負面惡性循環(huán)的學習弊端,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雙向互動。該考核模式的實施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有助于教師掌握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全程跟蹤考核模式貫穿于備課、授課、批改作業(yè)、輔導答疑及課程考核的整個教學過程,使得任課教師針對各學習單元進行授課方式、教學方法手段、教學進展、教學過程等進行實時考慮調整。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全程跟蹤考核模式下的總評成績是由各單元的考核成績組成,所以學生只有在各單位的學習中認真聽課、勤于練習并獲得優(yōu)異的單元考核成績后才能取得好的總評成績,故可調動學生從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到考試的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1]史蕾.新建地主本科院校課程考試管理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2]張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學質量監(jiān)控與保障體系建立[J].北京教育,2011,(4).
[3]汪艷麗.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考試改革與創(chuàng)新[J].教育與職業(yè),2010,(20).
[4]李賢彬.多元化高職教育課程考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11,(32).
[5]周基.基于全過程考核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10):141-143.
(責任編校:何俊華)
2017-01-1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建地方本科院?!靶F蟆甭?lián)合培養(yǎng)工程管理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與實踐》。
張賢才(1986-),男,江西撫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專業(yè)理論與實踐教學。
G642.2
A
1673-2219(2017)06-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