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語 編
很多人都不知道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公司的名稱來歷,今天給大家普及下。
馬云有一次在美國一家餐廳吃飯時,突發(fā)奇想,找來了餐廳服務員,問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這個名字。服務員回答說知道,并且還跟馬云說阿里巴巴打開寶藏的咒語是“芝麻開門”。之后馬云又在各地反復地詢問他人,經(jīng)過這個測試,馬云發(fā)現(xiàn)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無論語種,發(fā)音也近乎一致。“從我外婆到我兒子,他們都讀阿里巴巴?!本瓦@樣,一錘定音,馬云將“阿里巴巴”確定為公司的名字。
不過,“阿里巴巴”域名已被一個加拿大人買下了。馬云認準了這個域名將來會流傳全世界,他在當時的啟動資金50萬元中,拿出了1萬美元從那個加拿大人手中買回了阿里巴巴的域名。
“百度”二字源于中國宋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詩句:“眾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李彥宏說:“我從小就喜歡唐詩宋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度非常強。當時的想法是,網(wǎng)站的名字要有中文的含義,要讓中國人能明白。還要有簡單的拼音,能表現(xiàn)搜索的含義,但不能很直接地就叫搜什么,要有文化的底蘊。想來想去,突然就冒出辛棄疾的這句詞,當即就拍板了。因為‘百度’兩字把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全都涵蓋了?!?/p>
馬化騰給公司起名為騰訊,飽含著深長的意味。一方面,馬化騰的名字里有個“騰”字,公司和自己密切相關;另一方面,“騰”也有騰飛、發(fā)達的意思。后綴為“訊”,更多是來源于老東家潤訊對馬化騰的影響。
比較官方的說法是,喬布斯當年雄心勃勃,立志要把公司打造成神級大牛,所以一開始設計的標志是牛頓拿著一個蘋果,因為牛頓被蘋果砸出萬有引力定律的傳說已經(jīng)家喻戶曉。后來覺得太復雜了,就把牛頓刪了,只留下蘋果。還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喬布斯喜歡蘋果,所以標志選了個蘋果,但是設計好以后發(fā)現(xiàn)遠遠看去仿佛一個屁股,恐怕要被人嘲笑,所以就在蘋果上咬一口,這樣大家就知道這是一個蘋果而絕不是一個屁股了。
“googol”一詞,指的是10的100次冪,寫出的形式為數(shù)字1后跟100個零,可用來代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可以獲得的海量的資源。但想出此名字的是斯坦福大學學生肖恩·安德森,他在互聯(lián)網(wǎng)域名注冊數(shù)據(jù)庫里面搜索時,把這個詞打成了“google.com”,他發(fā)現(xiàn)這個域名剛好可以使用。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發(fā)明了yaho這個單詞。在小說里,它代表了一個在外表和行為舉止上都令人厭惡的人形動物,簡直都不能算是一個正常人。大衛(wèi)·費羅和楊致遠堅持選擇這個名稱的原因是他們喜歡字典里對Yahoo的定義“粗魯,不通世故,粗俗”,覺得他們自己就是這種人。
比爾·蓋茨起了這個名字,其首次出現(xiàn)于蓋茨1975年給微軟另一創(chuàng)始人保羅·艾倫的信中。該名字表示公司將專注于MICROcomputerSOFT-ware(微型計算機軟件),讓人感覺這是混合“微型計算機”和“軟件”而成的單詞。原來叫做Mi-cro-Soft,后來把中間的“-”去掉了。
對于Facebook究竟是馬克·扎克伯格還是其他哈佛大學學生在幾年前的創(chuàng)意,曾多有爭論。但毫無疑問,它是來自于百年前的一種繪畫游戲。百年前曾有一種繪畫游戲,即在“主人”的“臉譜集”中留下注解或畫上圖像;此外,在19世紀和20世紀,收藏留有訪客或朋友寫下的想法或笑話的留言本的做法也很常見。Facebook的名稱即來源于此。
創(chuàng)始人杰克·多西在一次接受《洛杉磯時報》的采訪時表示,他曾為了選一個合適的名字而煞費苦心,想出了很多名字,希望能表達一種世界各地都在嘁嘁喳喳談論的感覺,本想采用“twitch(抽動)”一詞,但它無法讓人的腦中浮現(xiàn)出正確的圖像。之后只得在字典中尋找相近的字詞,“Twitter”是一種鳥叫聲,創(chuàng)始人認為鳥叫是短、頻、快的,符合網(wǎng)站的內(nèi)涵,因此選擇了“Twitter”作為網(wǎng)站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