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瓊弟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孩子有了想象力就像脫韁的野馬,沖破狹小的領(lǐng)域,飛向更廣闊的認識世界,去追逐富有魅力的知識火花。
一、觀察閱讀,進行豐富的想象儲備
1. 觀察入微,儲蓄素材
生活,是習作的源頭活水。我們務必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學習觀察、學會觀察,讓學生通過日記等形式,隨時記錄下生活中個性鮮明、特點突出的人和事。仔細觀察,上至天文,春秋季節(jié)的更替,氣候陰晴的變化;下至地理,滄海桑田的變遷,涓涓細流的匯聚;再到飛鳥魚蝦的生活習性,騾馬走獸的龍騰雄姿;從宏觀世界的天體運行,到微觀世界的核子裂變;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斷汲取時代的活水,為寫作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
其中一個學生的觀察日記:
今天,我那美麗的魚缸里住進來了一個小家伙——紅色斑點的小金魚 。這只小金魚呀真活潑。你看它在魚缸里時而上,時而下,時而來個翻轉(zhuǎn)的,精彩極了。可是它太孤單了,因為它沒有伙伴。但我的朋友,別為它擔心,大約三分鐘以后,又住進了一位新伙伴——小黃金魚,自從有了新伙伴,這里就熱鬧起來了。小紅金魚和小黃金魚相處得很好。小黃金魚,不!小“姐姐”從水面拖下來些美味佳肴給小“弟弟”——小紅金魚吃。小“弟弟”乘“姐姐”休息的時候,悄悄從后面繞過來,調(diào)皮地用長長的觸須去撓小“姐姐”的尾巴。這位小“姐姐”呀,嚇得一下子蹦出了水面。小“弟弟”卻在水底抖動觸須,揮舞著小腳,正高興呢!
2. 課外積累,吸收精華
由于小學生經(jīng)歷不夠豐富,親身實踐的機會也不多,事物表象的積累也就受到了局限。解決這一局限的方法就是提倡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就提出,教師的責任是“把每一個學生都領(lǐng)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苯虒W中,我們要善于從提高學生的鑒賞力入手,指導他們反復品味課本中的重點篇章,背誦精彩的語段。我們還要定期給學生推薦一些必讀書目,介紹一些報刊雜志,范讀一些美文華章,讓學生吸收文章中的精華。只要學生持之以恒進行有意識地多讀書,讀好書,勤做讀書筆記,這對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是大有裨益的。同時也只有這樣,想象才有依據(jù),儲備才有品味,情感才會脫俗,才能達到古人所說的“厚積而薄發(fā)”的境界。
二、立足課堂,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
1. 看圖想象,深入“文”心
在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的插圖,教學當中不要忽視了這些插圖。這些插圖非常直觀,是最能調(diào)動學生頭腦中的已有儲備進行想象的材料。如《草船借箭》文中的插圖,畫的是諸葛亮和魯肅在船艙中把酒暢談,船艙外箭如雨下的情景。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讓學生根據(jù)插圖想象曹操發(fā)現(xiàn)諸葛亮的船隊時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
2. 留白想象,體會“文”情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nèi)容,留下“空白”。如《窮人》對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驚恐不安的心理作了細致描寫: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5個孩子已經(jīng)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牛嵛乙活D也好!”
這里,連用了四個省略號,實際上留下了需要我們?nèi)プ屑汅w味的四處空白。在教學此處時,調(diào)動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造,用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tài)、心理,把文中留白處合理、恰當、具體地填補出不同內(nèi)容來,揭示這些留白的蘊含,發(fā)掘文章的藝術(shù)美和人物的內(nèi)在美。如下是幾個學生展開的想象:
學生一:桑娜想到丈夫撫養(yǎng)5個孩子的艱辛,現(xiàn)在又多了兩個孩子,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學生二:似乎有了一點聲響,使桑娜以為是丈夫來了。此時,她反復地對自己說“我可怎么對他說呀?他會答應嗎?”在斷定丈夫還沒有回來時,她又開始責怪自己了:明明知道丈夫承擔不了,為什么還要抱他們過來呢?今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呀?這7個孩子能養(yǎng)得活嗎?
學生三:接著,桑娜猜測丈夫會打她,但她一點不后悔,心里反倒安定下來:誰讓我這么做了!既然已經(jīng)抱來了,就由他打吧!自己受點皮肉苦不算什么,只要這兩個孩子有了著落。我挨頓大也值得了。我也心甘情愿了。
學生在填補空白的過程中,求異思維得到訓練,思想感情得到陶冶,同時也理解了這幾個省略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