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惠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昂貴樂器的鋼琴走進了無數(shù)個普通家庭,不少孩子加入了學習鋼琴的熱潮。孩子學鋼琴可不容易,家長跟孩子都是吃足了苦頭。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家長總會碰到一件非常煩心的事——孩子不肯練琴。家長們說:“無論如何不肯練,打打罵罵,勉勉強強彈一點……”“一讓他彈琴,就要喝水、上衛(wèi)生間,還要討價還價,少練一遍也好……”這樣千辛萬苦,為什么還要學?有人說:“不是為了做音樂家,只是為了提高個人素養(yǎng)?!惫P者質疑:“學鋼琴的人素養(yǎng)一定比別人高嗎?”
筆者是一名喜愛演奏鋼琴的音樂教師,也曾是一位琴童的家長,在此以一個鋼琴愛好者、音樂教師、琴童家長的身份來與大家探討孩子學鋼琴的問題。筆者的體會是鋼琴學習有收獲也有局限,鋼琴學習可以提高孩子素養(yǎng),但只是其中某些方面有明顯效果。
一、鋼琴學習并沒有想象中的美好
聽著孩子美妙的鋼琴演奏,自己手捧一本書,坐在陽臺上,安靜地享受午后陽光……多么美好的一幕,或許這就是千萬琴童家長當初所期盼的場景。事實上一旦家里有了一名琴童,一家人就難得再有這么溫馨、閑適的時光。為了練好琴,每天哪怕多彈10分鐘也是好的;為了每天能多練習10分鐘,每一件事都變得非常匆忙。
有人說,學習鋼琴可以開發(fā)智力,很多文獻也支持這一說法。為了開發(fā)智力,家長們堅持讓孩子學琴,希望通過彈鋼琴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但筆者結合自身的體會,并參考其他很多文獻,對此并不完全認同——學鋼琴開發(fā)智力的說法至今仍缺少有力的實驗證明。
筆者認為學習鋼琴有收獲,但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限制。例如:長時間孤身一人坐在鋼琴邊練習,伙伴交往、體育鍛煉、戶外活動、課外閱讀等都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鋼琴學習能讓一個孩子靜下來
想象中彈琴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但學過彈琴的人都不會這么認為。學好鋼琴很不容易,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學習鋼琴時仍然苦不堪言。學琴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琴帶來的疲勞程度有時遠遠超過語文、數(shù)學的學習;相比文化課而言,學琴更難,孩子們對學琴有畏難情緒非常普遍,不足為奇。然而鋼琴學習最大的好處恰恰就在于此。試想,當同伴們在草地上快樂地奔跑時,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鋼琴邊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仔細地讀譜;當朋友們周末快樂地郊游時還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鋼琴邊一個音符一個音符仔細地讀譜……彈琴的靜是靜到了心底,屏息凝神,目不轉睛。長年累月的磨煉,孩子的性格比以前更加沉穩(wěn)了,也更加耐得住寂寞,做事情時更能靜下心來。
三、鋼琴學習能讓一個孩子更有毅力
把一件很難做的事天天做、連續(xù)做上10年,人就會變得很有毅力,學鋼琴的過程就是這樣。很多琴童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琴,堅持到小學畢業(yè)就是七八年;有的孩子學業(yè)非常好,鋼琴學習甚至可以堅持到高中,這樣前后就能學習10年。能夠這么多年堅持的孩子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毅力的人。鋼琴學習還有其特殊性。老師的新課都講得非常簡略,下課時孩子并沒有學會新曲。無論孩子多么小,新曲基本上都要自己自學下來。讓一個年紀幼小的孩子堅持自學,需要的勇氣和毅力可想而知。曲子學下來了,還需要努力練習達到完美無缺。世上哪有完美無缺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就是孩子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認可兩者相互融合的過程。筆者有一句口頭禪:“懶人不適合學鋼琴,懶家長的孩子也不適合學鋼琴?!苯?jīng)過“水”與“火”的反復磨礪,學鋼琴的孩子逐漸變得越來越堅韌,越來越有毅力。
四、鋼琴學習能讓一個孩子更有教養(yǎng)
無論孩子鋼琴學得怎么樣,溺愛都與琴童無緣。對于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鋼琴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厭學情緒非常正常,但家長不會輕易遷就孩子。學琴的孩子擁有特殊的家庭氛圍,這是一般家庭無法比擬的。家長會自覺地與孩子一起學習,一方面可以當孩子的榜樣,另一方面也能隨時指導孩子。孩子畢竟年紀小,不可能把老師講的一個星期的要求全部掌握,而家長卻能記住,家長平時的指導就是老師每星期一次課的重要補充。這一特殊的家庭氛圍里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氣息,是最有益于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我們聽到過琴童家長說孩子的問題無非就是練琴不努力、學習怕吃苦,很少聽到說孩子不肯寫作業(yè),無節(jié)制地玩電子游戲等行為。琴童身上的缺點對于其他孩子來說簡直微不足道。為了讓孩子練得更多,督促孩子提高做事效率以擠出更多的時間;為了讓孩子彈得更好,要求孩子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為了登臺亮相時表現(xiàn)得更好,要求孩子充分準備、反復模擬……如此苛刻的家庭教育,孩子怎么還會沒有教養(yǎng)?
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鋼琴學習。鋼琴學習不是必修課,學與不學都是因人而異。如果孩子能夠堅持,說明還是適合學的;如果孩子實在受不了,那也不必強求。相同的起點不一定有一樣的終點,學鋼琴的孩子個人素養(yǎng)各不相同;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學鋼琴一樣也能擁有高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