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
550000貴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急診護理風險因素探討
羅莉
550000貴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目的:探討急診護理的風險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急診科1 500例患者資料,調(diào)查護理不良事件、護患糾紛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20例,其中環(huán)境因素2例,護理人員因素12例,管理因素6例。結(jié)論:急診護理中常見的風險因素主要包含環(huán)境因素、護理人員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急診護理中需要在明確認識上述問題基礎上,加強對科室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急診護理的綜合質(zhì)量。
急診科;護理;風險因素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急診科接受治療的1 500例患者資料,男800例,女700例,年齡10~71歲,平均(40.01±6.53)歲。
方法:調(diào)查護理不良事件、護患糾紛發(fā)生情況,并明確其產(chǎn)生的原因,提出相關改善方式。
1 500例患者中,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20例,環(huán)境因素2例,護理人員因素12例,管理因素6例,見表1。
表1 急診護理風險因素調(diào)查結(jié)果
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分析:環(huán)境因素:急診環(huán)境中包含著諸多安全隱患,如病區(qū)人員復雜、衛(wèi)生間設施簡陋等[1]。護理人員因素:①管理制度沒有落實:急診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管理要求等開展各項工作,嚴格制定三查七對、無菌操作以及等級性的護理管理制度,按照規(guī)定實施各項工作[2]。但是一些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繁雜,可能會出現(xiàn)管理制度沒有全面落實的情況。②溝通協(xié)調(diào)相對不足:護理人員工作繁忙,在沒有與患者交代全面,及時溝通的情況下,則易于發(fā)生醫(yī)患矛盾[3]。③專業(yè)技能有待提升:急診護理人員的綜合技能掌握能力、護理能力等將會直接影響護患矛盾發(fā)生率。④文書書寫不夠規(guī)范:急診科患者多存在著病情變化速度較快等特點,口頭醫(yī)囑相對較多,護理人員記錄不及時或者不詳細,則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4]。⑤法律觀念比較薄弱: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各項標準操作,注重各項搶救流程的記錄,避免出現(xiàn)涂改等問題。⑥服務意識比較匱乏:護理人員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多鼓勵患者,與患者積極交流,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與配合。
管理因素:①信息系統(tǒng)不夠暢通:急診管理中存在著信息系統(tǒng)不通暢的情況,患者繳費困難或者多繳費的情況頻頻發(fā)生,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②急診流程需要優(yōu)化:急診患者多存在著反復繳費、取藥等情況,排隊需要浪費的時間相對較長,影響患者的急診護理滿意率[6]。
急診護理風險改善對策:①嚴格落實急診護理管理制度:急診科需要基于患者的特點、護理人員工作的要求等,制定明確的急診護理管理制度,合理布局急診科的面積,保證病房的衛(wèi)生。保持綠色通道暢通,構建專門的護理工作監(jiān)督管理小組,隨時檢查護理人員的工作開展情況,對于沒有按照相關管理制度開展工作的人員,實施嚴格處罰。②提升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能水平:急診護理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須愛崗敬業(yè),加強工作責任心。護理人員需要深刻認識到護患溝通的重要加強,實時詢問患者的臨床感受,為患者耐心介紹病情,與患者家屬及時溝通。急診科可以實施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模式,由一位護理人員負責2~5例患者等,實施專人護理負責模式,按照計劃實施各項急救護理工作。護理人員需要加強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準確書寫文書,收集一些相關案例進行講解、學習,做到知法、懂法,降低各類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③完善信息化系統(tǒng),實施“先救治后收費”的管理模式:加強信息化系統(tǒng)的建設,實施“先救治后收費”的管理模式,避免患者反復排隊,節(jié)省患者的排隊時間。
本次調(diào)查研究說明急診護理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仍然相對較高,對急診科患者的臨床治療帶來了不利影響,需要在明確認識護理人員因素、管理因素等重要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增強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能力,完善急診護理管理制度,進而有效規(guī)避急診護理風險,降低護患矛盾發(fā)生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形象。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中常見的風險因素主要包含環(huán)境因素、護理人員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急診護理中需要在明確認識上述問題基礎上,加強對科室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急診護理的綜合質(zhì)量。
[1]田紅玉.急診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23):2355-2356.
[2]周利.對急診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進行護理的風險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7(13):143-144.
[3]魏妮萍,李慧穎,張弦.急診科門診輸液患者潛在風險因素分析及相關護理對策[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27(22):3072-3073.
[4]趙蓓蕾,沈艷濤.急診科門診輸液患者潛在風險因素分析及相關護理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36(31):7475-7476.
[5]馬芳.急診科門診輸液患者潛在風險因素的分析及相關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0(17):251.
Risk factors on emergency nursing
Luo L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iyang City 55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emergency nursing.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 500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nurse patient dispute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re were 20 cases of nursing risk events,2 cas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nursing staff factors in 12 cases,management factors in 6 cases.Conclusion:The common risk factors of emergency nursing mainly includes environmental factors,nursing staff factors and management factors,emergency care needs to understand these issues clearly,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department,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emergency;Nursing;Risk factor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