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漪
近代海上山水畫的發(fā)展離不開海派的逐漸興起和繁榮,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高峰,期間名家輩出,百家爭鳴;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受到政府“二為”“雙百”方針的提出以及上海中國畫院的建立,海上山水畫的發(fā)展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高等藝術院校的普及和市場導向作用的逐漸顯現(xiàn),山水畫開始呈現(xiàn)多樣化發(fā)展的趨勢,并涌現(xiàn)了很多頗具實力的中青年畫家,而沈一波便稱得上為其中一代表。
春山煙靄 45cm×45cm 2016年 沈一波
湖光山色 70cm×280cm 2016年 沈一波
沈一波自幼練習書法,對繪畫亦多有喜愛。其后隨畫家蔡天雄、車鵬飛兩位老師開始系統(tǒng)學習傳統(tǒng)中國畫。蔡天雄執(zhí)教上海工藝美校多年,曾從游于海上名家申十伽,所習繪畫由中國傳統(tǒng)一路入手,又能已出,并能在作品中體現(xiàn)當下時代特色。車鵬飛為山水畫大師陸儼少弟子,所習繪畫亦出入古今,又不為前人所囿,自成一家。從沈一波的師承看可謂是師出名門,轉益多師,作品中既能吸收各家之長而能為己所用,再加上早年的書法功底,使得他的畫面既有扎實的傳統(tǒng)中國畫功底,又有時代下個人獨特的藝術追求。
觀一波的作品,以江南小景的描繪為多,或水墨氤氳,或青綠雅健,漁樵隱逸,煙霞仙圣,無不是林石掩映的一片江南意境,這既是畫家生于斯長于斯的自然流露,又是對傳統(tǒng)文人畫平淡天真藝術追求的結果。
在與一波的交談多年相識和交談中還可以感受到他對于歷代畫史畫論以及當下畫壇下藝術風格的理解和思考,這對于一個畫家而言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元代大畫家錢選在《川翁論畫》中寫道:“趙文敏問畫道于錢舜舉,何以稱士氣?錢曰:隸體耳。畫史能辨之,即可無翼而飛,不爾便落邪道,愈工愈遠……”。
可見畫史畫論的綜合修養(yǎng)對藝術家的重要性,這也可以稱作為一個畫家的藝術自覺性。籍于此,再加上一波扎實的傳統(tǒng)功底以及持之以恒、一以貫之的藝術追求,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定將會創(chuàng)作出更多令人期待的作品。
煙雨綿欣 45cm×45cm 2016年 沈一波
水色清心 45cm×45cm 2016年 沈一波
平遠秋霽 45cm×45cm 2016年 沈一波
綠筆助秋聲 45cm×45cm 2016年 沈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