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峙鴻
父親是在我剛調(diào)換部門、工作特別忙碌的時候悄然離去的。他病重時一再叮嚀母親,不要動不動就把病情告訴我,以免影響我的工作。他如同天下所有偉大的父親那樣,為了兒女,即使是到了生命的盡頭,依然為兒女們著想。在父親離去后的日子里,我愧疚,我自責,為不能在父親生命彌留之際盡到自己的孝心而感傷。很多個夜晚,我仰望星空,感覺父親已化作天上的一顆星辰,又如暗夜里的一座燈塔,在遠處閃爍光芒,指引著我一路繼續(xù)前行……
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我排行老六。迫于生計,父親起早貪黑,一輩子都在忙碌中度過。記憶中,為人嚴肅的父親始終保持著老一輩人特有的勤勞務實的生活態(tài)度,靠著自己的辛勤勞動,硬是在窮山惡水里扒拉出一粒粒糧食,養(yǎng)活了一個十幾口人的大家庭。父親一生從沒閑過一天,他有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執(zhí)念,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累不會死人,只有病才死人”。他覺得靠天靠地還不如靠自己,每一件事都要親力親為。他吃苦耐勞的品性,我看在眼里,也烙進心里,成為我在生活中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
父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坐在堂屋中編竹雨帽時的背影。為了補貼家用,只要不出工,父親就會搬一把矮板凳,坐在堂屋正中,用剝好的竹條編織雨帽。他手指靈活,竹條在他手中上下翻飛,宛如仙女隨風舞動的裙帶,十分好看。而這時候的他沉默得像一截老樹根,任由時光在他的背上靜靜流淌,從早晨到中午,從中午到黃昏。父親編織的雨帽精致美觀,在市場上賣得很好,這成為父親解決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學雜費的一個重要來源。
隨著歲月流逝,當年黑發(fā)滿頭的父親漸漸白發(fā)盈顛,操勞多年的手背由細嫩變得粗糙,手掌則磨出一排厚厚的老繭。幾十年生活的風雨在他栗子色的臉上沖刷出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唯獨他那雙眼睛依舊保持著堅毅,依然炯炯有神,盡管眼角早已布滿了密密的魚尾紋。
父親的生活很簡樸,衣服雖然就那么幾套,但時時保持干凈整潔。他對我們都很嚴格,時常教育我們不能糟蹋糧食,不能隨意花錢,生活要節(jié)儉。在父親的以身作則和嚴格教導下,我們七兄妹自小就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品質(zhì)。
父親對我的關(guān)愛很深。小時候我在弄場讀書,父親見我的學習成績很不錯,既感到欣慰又有些著急。他擔心弄場的教學條件太差,影響到我的前程,因此他想把我送到外面的學校就讀。有一天,他對我說他聯(lián)系了片區(qū)中心校,要送我去那里讀書。第二天,他挑著七八十斤的被褥等生活用品帶我到片區(qū)中心校報到,下午已安排好了班級和座位。但他似乎還是不放心,又到教室、宿舍去看看走走,還一一拜訪了每一個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況和師資情況。當晚他沒有回家,而是和我睡在學生宿舍里。夜里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不知想些什么。天剛亮,他突然叫我收拾行囊,說:“我對這里的老師還是不放心,我們還是去鄉(xiāng)中心校讀吧?!庇谑?,他又帶著我踏上了去鄉(xiāng)中心校的求學之路。路上他對我說:“你要認真讀書,阿爸沒文化,所以出門辦事樣樣都很難。你不能重走我的舊路,知識是你最大的資本,唯有知識才能改變你的命運?!?/p>
上世紀七十年代,維持全家人的溫飽已十分不易,送孩子讀書又何其艱難!燒木炭,抓蜈蚣,采草藥,只要能掙錢,父親幾乎什么都干過。我讀到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在校生每人每個月要交七塊八毛錢的生活費,父親的壓力更大了。月底的一個圩日,來趕集的父親順道來看我,我便問他要下個月的生活費,他翻遍了全身所有口袋,數(shù)來數(shù)去只有一塊五毛錢。父親首先想到嫁到圩上的大姐。但是大姐也剛分家,經(jīng)濟比較拮據(jù),偶爾接濟我一些,這次實在拿不出錢來了。父親皺了皺眉頭說:“我到街那頭看看去!”在距離圩亭一公里左右一個叫巴目的地方,父親與幾位從弄場挑豬崽來賣的農(nóng)民聊了起來:“老鄉(xiāng)們,這豬我全包了,好讓你們省心,這個價格呢,給我優(yōu)惠一點點可以吧?”“行呀,我們正愁怎么賣出去呢!”老鄉(xiāng)們異口同聲地答道。談妥了價錢之后,父親便叫老鄉(xiāng)們挑豬崽跟在他后面到圩上拿錢。到了圩上,父親一邊叫老鄉(xiāng)們把豬崽擺好,一邊對過往行人吆喝,一會兒工夫就把老鄉(xiāng)們的豬崽賣完了。父親用買家的錢付了賣家的豬款,也賺足了我下個月的生活費。“節(jié)約用錢,多買書,多讀書。記住,只要多動腦,敢闖敢拼,再大的困難也有解決的辦法!” 父親把錢塞到我手上說。
現(xiàn)在看來,父親的眼光早已超越了大山,他亦農(nóng)亦商,思想活躍,信息意識、市場思維超前。他的膽識和氣魄雖不足以與同一時代按下手印開創(chuàng)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歷史先河的十八位安徽小崗村農(nóng)民相提并論,但父親急中生智轉(zhuǎn)賣豬崽的一幕足以成為市場經(jīng)濟及市場營銷的經(jīng)典案例,父親的創(chuàng)新思維、超前意識以及不怕一切困難、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超凡勇氣和智慧影響了我的一生。
無論生活多么艱難,父親對我的要求總是特別嚴格。有一次周六回家,他叫我上山打柴,我當時肚子很餓,爬上山后突然見一堆松木柴火在眼前,大喜過望,趁著沒人,我一溜煙地把那堆柴火扛回家去了。父親為此還表揚我做事有效率。但第二天父親突然發(fā)覺不對,他從來沒在山上砍過松樹,我從哪里砍到這堆柴火的?在他的再三追問下,我不得不講了實情。他當場就發(fā)了火,把我狠狠地罵了一頓,然后他就去屯里了解情況,命令我把柴火送還給人家,并向?qū)Ψ降狼刚J錯。回來后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要記住:只有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是好的,才會讓你心安理得,晚上睡得著覺。千萬不要追求那些不義之財,那樣會讓你變壞,而壞人是活不長久的……”
這件事成為我做人做事和廉潔從政為官的經(jīng)典教程。這么多年來,無論職務如何變遷,我都如履薄冰、勤政廉政、務實盡責、不圖虛名、不謀私利,所作所為無愧于組織的厚愛和重托,無愧于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期待,也無愧于父親的教導和內(nèi)心的良知。
時間帶走了我至愛至敬的父親,但帶不走我對他的思念。他的愛如同那一座座高高的、不滅的燈塔,永遠在前方召喚著我,指引著我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發(fā)稿編輯/蘇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