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煳?/p>
2014年3月,我參加了綏江縣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培訓。課上導師把教材詳解了透,說實話,那是必須的、有用的,也是枯燥的。
在我有點失望之際,一堂觀摩交流課卻讓我眼前一亮。我個人認為這是神來之筆,忽然就“畫龍點睛”了!別人上得太好了!課堂氣氛太好了!為什么自己埋頭苦干卻效率不高?我終于找到了原因:因為我們長期坐井觀天,一個學校的老師看的都是同一片“天”,未曾仔細看看別人精彩的“天”。我們不知道“精彩”為何物,自顧自想創(chuàng)造的“精彩”還以為那是很棒的。
把學習搞不好歸咎于學生太笨?,F(xiàn)在仔細想想,如何解決呢?
一、如何改變自己的孤陋寡聞
1. 堅持學習新知并不斷改進。人最重要的不僅是學習,更是找錯并找到正確方法改進。我們怕別人說我們做錯,小心翼翼,一旦做錯,就產生無數(shù)借口。而錯誤一定是某些主觀意識沒指導好客觀條件造成的。一個人不犯錯,只有永遠不做事。要學習、分析、判斷、總結,才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別人的方案不一定適合自已??偨Y問題所錯之處才有通往正確的可能。
2. 抬頭看“天”增加教師幸福感。我們不能一昧埋頭苦干,要發(fā)自內心去學習,必須要有收獲感。被迫的學習不僅只能收獲甚微,還會削減我們的幸福感。定期讓自己主動學習并寫記錄。沒有記錄就沒有多少思考,沒什么思考的學習,不是健全的學習。
埋頭苦干的教師太多了,但成功的太少了。為什么沒有成功?很難想象痛苦的花園會開出一片快樂的花朵。
二、學習的目標要明確,教學方法要適宜
1. 目標過大,實施步驟不具體,效果無法檢驗。諸如: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等培訓,目標設得很好,效果卻無法檢驗,甚至不能檢驗。如何做一名好教師?如何正確教導學生?當這些目標過大,又不提供確切可行的具體步驟,學習其實已沒了多大意義。如同我上一節(jié)課,目標之一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感情,光講授內容,實際無法檢驗學生到底被激發(fā)沒有。所以大的目標應該提出,但眼前應該有具體的,可檢驗的方法。
2014年綏江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就是一場成功的培訓。它的大目標就是要培訓者掌握小學英語教學法,具體的方法是吃透教材和掌握幾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觀摩交流課就是拓展延伸,當場可檢驗并比較教學結果。
2. 教學方法要適宜,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我參加的這次培訓要求我們教師帶上嘴、耳朵、筆、筆記本、眼睛,幾乎全身都動起來了,被培訓者有說、有聽、有交流,其實就是一個互動過程。最為成功的是他讓被培訓者不僅達到了目標,還提供了被培訓者觀摩學習的延伸。這種方法讓被培訓者在既定目標上又可以有新的突破。
2016年,我通過學習,學到了很多優(yōu)秀學校的教學方法,并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比如建立家長微信群。建好群之后,我每天把上什么課,怎樣上的課,課后作業(yè)布置,教學完成情況皆公布在家長群里。這種方法攻克了屢有學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難題。加強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經驗交流。另外我還用“可愛印章”來激勵學生讀背課文,連那些不愛動口的孩子都活躍起來。全班同學比、趕、幫、超,學習氣氛非常濃厚,養(yǎng)成了自覺預習,自覺復習的好習慣。我學習了“小組合作”的經驗,成功運用該方法,使班里每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
看著孩子們越來越快樂地學習,我更感謝“抬頭看天”,這片“天”要一直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