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彬+++李湘球+++簡志剛+++王小風+++陸建林
水生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等疾病的效果,不少水生蔬菜產品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特殊的藥效,如蓮藕的生物堿、多酚化合物和過氧化物酶,藕節(jié)含有豐富的單寧酸,荸薺富含荸薺英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水生蔬菜是一類營養(yǎng)豐富的保健食品[1]。
江西省是我國水生蔬菜優(yōu)勢產區(qū)之一,廣昌白蓮、余江芡實、鄱陽湖藜蒿已成為當地特色農產品,茭白、淺水藕、荸薺等在當地也有大面積種植[2]。上栗縣彭高鎮(zhèn)作為萍鄉(xiāng)市傳統(tǒng)的蓮藕種植基地,常年蓮藕種植面積在33.35 hm2以上。為調整蔬菜供應時期,豐富市民“菜籃子”,近年來萍鄉(xiāng)市蔬菜科學研究所開展了蓮藕與荸薺輪作設施栽培技術研究。采用該種植模式,蓮藕提早上市,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蓮藕6月上旬上市,每667 m2產量1 200 kg,均價8.0元/ kg,產值9 600元;荸薺每667 m2產量1 500 kg,均價2.5 元/kg,產值3 750元,每667 m2綜合收益8 000~10 000元。該種植模式適合在江西省中北部推廣種植,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茬口安排
大棚蓮藕3月上旬種植,6月上旬采收;荸薺5月中旬至7月上旬它田育苗,7月15日左右大田定植,12月至翌年1月采收。
2 栽培要點
2.1 大棚蓮藕種植技術
①設施條件 宜搭建連棟溫室大棚或標準鋼架大棚,鋼架大棚要求棚寬8 m、頂高3 m、肩高1.8 m,長30~50 m、塑料薄膜覆蓋。
②品種選擇 設施栽培為促早栽培,宜選用入泥淺、易采挖的特早熟或早熟品種,如鄂蓮5號、東河早藕、飄花藕、鄂蓮7號等。
③大田準備 2月上旬清潔田園,耕深30 cm、打勻、耙平。施足基肥,翻地前
667 m2宜施腐熟農家肥
2 500 kg、鈣鎂磷肥100 kg、硫酸鋅1.0~1.5 kg或腐熟餅肥100 kg、復合肥50 kg、硫酸鋅1.0~1.5 kg。
④種苗準備 種藕宜采用組培脫毒繁育的微型藕或微型藕一代,微型藕一代宜選擇藕頭飽滿、藕節(jié)粗壯豐滿、大小均勻、頂芽和側芽完整、色澤鮮亮、無病蟲害的子藕,單個藕枝頂芽個數應不少于1、節(jié)間的個數不少于2,節(jié)的個數應不少于3。每667 m2宜用種400~500 kg,隨挖、隨運、隨種,須在種藕采挖后10 d內定植大田,定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1min消毒。
⑤大田定植 贛西地區(qū)一般在3月上旬開始定植,株行距0.8 m×2.0 m,每穴排放種藕1支,三角形定植,種藕藕支宜按10°~20°斜插入土。藕頭入泥深5~10 cm,藕梢翹露泥面。將田塊四周邊行內的種藕藕支全部朝向田塊內,田內定植行分別從兩邊相對排放,至中間兩條對行間的距離加大至3~4 m。
⑥大田管理 a.水深調節(jié)。生長前期淺灌增溫,水深宜保持3~5 cm,如遇寒流水深保持10 cm以上灌水保溫。結藕期水深宜保持3~5 cm,藕采挖時,可適當加深水位,宜保持在25~30 cm。
b.大棚管理。浮葉期以密閉保溫為主,一般不揭膜。3月下旬2片立葉展出后,棚內溫度需保持在18~25℃為宜,棚溫25℃以上應及時通風;晴天棚內溫度高于35℃,白天打開棚膜通風,晚上蓋膜保溫。3片立葉后,氣溫升高,鋼管大棚白天打開一側薄膜,傍晚封膜保溫,日均氣溫穩(wěn)定在20℃時揭膜;連棟大棚,打開裙膜通風,外界氣溫超35℃,打開天窗。
c.追肥。宜在第1片立葉展開時,每667 m2施尿素10 kg或碳酸氫銨20 kg。5~6片立葉時,667 m2 施復合肥15 kg,植株封行時,667 m2施復合肥15 kg、尿素10 kg和硫酸鉀10 kg。追肥時,對于濺落于葉片上的肥料,應隨時用水沖洗干凈。
d.病蟲草害防治。重點防治葉斑病、斜紋夜蛾、蚜蟲。葉斑病發(fā)病初期,用30%噁霉靈水劑
1 200倍液或47%春雷霉素·氧氯化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斜紋夜蛾采用物理防治,每667 m2設置2個誘蟲燈,或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宜用黃板誘殺有翅蚜蟲或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 000倍液噴霧防治。
⑦采收 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采收蓮藕。
2.2 荸薺種植技術
①品種選擇 宜選用桂蹄1號、桂蹄2號。
②秧苗準備 選用桂蹄1號、桂蹄2號組培苗,5月中下旬購入初繁過的組培苗在秧田擴繁,每667 m2需種苗150~200株,按株行距40 cm×50 cm在秧田定植擴繁,繁殖時間50 d。
③大田準備及定植 蓮藕采挖后及時用拖拉機打田,結合翻耕每667 m2施入腐熟農家肥1 000~1 500 kg,三元復合肥
15 kg,硼、鋅肥1 kg,耙平,并保持2 cm淺水層。7月15日左右定植,按株行距50 cm×60 cm或40 cm×50 cm定植,原則是早疏晚密,移栽時將種苗小心挖起,剔除變異株,不要損傷植株基部根莖,剪去上部莖葉,留下部
30 cm,而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根30 min,定植深度以入泥深10 cm為宜。
④田間管理 a.水位調節(jié)。深水施肥,淺水用藥。定植后田間保持水深6 cm左右穩(wěn)苗,返青保持水深2~3 cm促分株,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保持大田水深5~10 cm。
b.追肥。前期勤施薄肥,中后期以鉀肥為主。定植10 d后施返青肥,667 m2施尿素5~8 kg,定植20 d后施分蘗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15-15-15)10~
15 kg,隔15天再施一次,9月中下旬每667 m2鉀肥40 kg。
c.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桿枯病和白禾螟。桿枯病在分蘗盛期或發(fā)病初期要及時用藥,可選用25%丙環(huán)唑乳油噴霧防治;白禾螟可在田間懸掛誘蟲燈誘殺成蟲或用用20%氯蟲苯甲酰胺3 000倍液噴霧防治等藥劑噴霧防治。
⑤采收 一般12月即可收獲,保持田間濕潤可用水槍收獲。
參考文獻
[1] 江解增,沈麗新,邱屆娟,等.主要水生蔬菜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及選購[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1(5)51-52.
[2] 鄒寬生.江西省水生蔬菜發(fā)展的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4,32(6):
1 281-1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