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俊菊,王仙園
?
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的初步構建
祁俊菊,王仙園
[目的]構建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方法]選取相關領域專家30人,自行設計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初級模型,通過兩輪專家咨詢法,對條目的重要性進行評分,并提出建議,對結果進行分析,并計算權威系數。[結果]經過兩輪專家咨詢,構建了包括3個維度即社會能力(6個條目)、操作能力(12個條目)和發(fā)展能力(4個條目)的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結論]構建的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3個維度、21個條目)得到專家一致認可,模型構建方法科學,專家權威性高。
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評價指標;護理人員;社區(qū)護理;專家咨詢法
延續(xù)護理又稱長期護理(long term care),是通過一系列行動設計用以確保病人在不同的健康照顧場所(如從醫(yī)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如醫(yī)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協(xié)作性與連續(xù)性的照護,通常是指從醫(yī)院到家庭的延續(xù),包括經由醫(yī)院制定的出院計劃、轉診、病人回歸家庭或社區(qū)后的持續(xù)性隨訪和指導[1]?!度珖o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提出:要開展延續(xù)性護理服務……延續(xù)性護理已納入“十三五”時期的重點任務[2]。本研究旨在通過調研,構建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為提高服務質量和績效,培訓和選拔合適的護理人才提供參考。
1.1 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全國25所??啤⒈究漆t(yī)學院校的護理教師、教學管理者和10所不同級別醫(yī)療機構的醫(yī)生、護士、護理管理者共計30名函詢專家,專家均參與過延續(xù)護理或接受過延續(xù)護理培訓學習;年齡30歲~55歲(44.38歲±5.26歲);中級職稱8人,副高級12人,正高級10人;學歷為??萍耙陨?;18人來自學校,12人來自醫(yī)院。專家具有專業(yè)代表性、地域代表性和權威性。同時選取參加過延續(xù)護理1個月實習的護理學生28人,男4人,女24人,年齡22.56歲±4.35歲。無論專家還是學生均知情同意,愿意支持本研究,在課題研究的時間內持續(xù)參加本研究的函詢。其主要任務是進行調查,經過專家協(xié)調小組討論分析,提出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初級模型。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的形成
1.2.1.1 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調查表 研究小組進行文獻和大量的網絡資源研究,隨著延續(xù)護理培訓在世界范圍內開展,出現了大量培訓成果。基于我國延續(xù)護理實踐現狀,自行設計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咨詢調查表。為了解問卷表述是否清晰、是否具體、重復等問題,先對5位專家進行預咨詢,對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和補充,修訂后初步形成第1輪專家咨詢表。經過課題專家協(xié)調小組分析,結合專家建議對備選指標進行修訂,初步形成了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的第1輪專家咨詢表。咨詢表包括3個維度、4個二級條目、26個三級條目,每項勝任特征又包含5個等級的特征描述,依據Likert的評分方法賦值:很重要計5分,較重要計4分,一般重要計3分,不太重要計2分,不重要計1分,請專家判定各指標的重要程度,以了解專家對模型構成的建議。問卷介紹了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內容,幫助專家在短時間內了解本研究,最后說明問卷回寄的期限、聯(lián)系方式和郵箱地址。調查表分為兩部分:第1部分為調查表正文,包括備選條目、重要程度判斷和專家修改建議;第2部分為專家的基本信息,包括專家的基本情況、專家對該問題的熟悉程度和專家進行判斷的主要依據。對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調查表進行內部一致性檢驗,結果Cronbach’s α系數為0.905。
1.2.1.2 專家權威程度調查表 本研究在發(fā)放調查問卷時附《專家權威程度自我評價表》,以了解專家對所研究問題的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便于定量分析專家的權威性。專家權威程度通過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衡量,熟悉程度分為5個等級并賦予不同的系數,分別為很熟悉、比較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判斷依據按常規(guī)分為4類并將影響程度分為大、中、小分別賦予不同的量化值。
1.2.2 調查方法 采用電子郵件和親自發(fā)放的方式向專家發(fā)放調查表,請專家判斷各條目的重要程度,給出條目重要等級評分,在認為合適的欄內打“√”;若專家認為該條目陳述不準確或不具體,或需要增減的項目,可在“修改欄”內補充。經研究小組討論和整理,最終形成第1輪調查結果。第2輪咨詢方法同第1輪,咨詢的專家仍然為第1輪專家,請專家再次進行重要性賦值。
1.2.3 資料收集 兩輪專家咨詢間隔時間為2周~3周。整理匯總、討論專家的意見,是否存在分歧,計算變異系數,如果已形成趨勢性意見,則整理結果,形成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對缺項、字跡潦草無法識別的調查表列為無效,共發(fā)放58份調查表,第1輪有效回收54份,回收率93.1%,第2輪有效回收50份,回收率86.2%。
1.3 數據處理 研究結果經SPSS16.0軟件錄入,對一般資料、專家權威程度和問卷調查情況進行描述性分析,對條目的變異系數(CV)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1 專家一般情況 咨詢專家的年齡、學歷、專業(yè)技術職稱、工作年限、主要工作內容等一般特征采用統(tǒng)計學描述分析法。
1.3.2 專家的權威程度 專家的權威程度代表了研究結果的可信性, Delphi專家權威程度一般由專家本身的學術造詣、對指標進行判斷的依據及對指標的熟悉程度3個因素決定[3]。本研究中專家學術水平權威性(Cx)是以專家的技術職稱為依據制定的。專家的權威程度(Cr)綜合評價為Cr=(Ca+Cs+Cx)/3。Ca指專家判斷問題的依據,包括理論分析、實踐經驗、國內外情況和直觀感覺4個維度,Cs指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
2.1 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一般資料 人(%)
2.2 專家一般資料 按照嚴格的納入標準選擇該領域的專家30名,根據兩輪參與調查結果,本研究共有27名專家有效參與。專家一般情況見表2。
表2 兩輪專家一般資料分析 人(%)
2.3 專家的權威程度 咨詢專家技術層次高,從事與延續(xù)護理專業(yè)相關工作,且工作均在8年以上,理論或實踐經驗豐富,權威賦值就高,專家的學術權威賦值見表3,學術權威值(Cx)=∑MjWj/M=(1.0×11+0.9×5+0.7×4+0.5×7+0.3×0)/27=0.80。專家判斷問題的依據理論分析按大、中、小分別賦值為0.3分、0.2分、0.1分,因為實踐經驗比較重要,所以權值高些,按大、中、小分別賦值0.5分、0.4分、0.3分,國內外情況和直觀感覺賦值按大、中、小均為0.1,經計算,27名專家對判斷依據依賴的權威(Ca)得分為0.923。專家對問題的熟悉程度按表4賦值,Cs=∑MjWj/M=(10×0.9+0.7×14+0.5×3+0.3×0)/27=0.75。最終判斷該研究專家權威程度為:Cr=(Ca+Cs+Cx)/3 =0.824 ,Cr>0.70為接受程度,說明專家在該領域有較高的權威性,咨詢結果可信。
表3 專家的學術權威賦值(n=27)
表4 專家對問題熟悉程度的自評結果(n=27)
2.4 專家咨詢結果
2.4.1 第1輪咨詢結果分析(見表5)
表5 第1輪護理人員連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指標咨詢結果及專家意見集中程度分析
第1輪調查結果分析:26個條目評分在3.28~4.87之間,說明專家認為這些指標都很重要,除了7個條目評分為“一般重要”與“較重要”之間,其余條目皆介于“較重要”和“很重要”之間。有2個條目評分均值小于3.5分,且此2個條目是需要修改的。變異系數在1.2%~10.2%之間,顯示專家對條目的分歧較小,除了1個條目,變異度均在10以內。26個條目具體修改意見:專家認為“與人合作的能力” 與“人際溝通與交流能力”相似,建議合并,但待解釋兩者側重后,建議將“與人合作的能力”改為“與其他服務者合作的能力”?!叭嫠伎嫉哪芰Α苯ㄗh改為“心理評估與疏導能力”;“應對能力、預見與反應能力”整合改為“預見、反應與應對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收集與判斷”整合改為“信息收集、分析與判斷能力”;“具備同情心”改為“具備對病人的同理心”; “應用數字的能力”表述應結合延續(xù)護理實踐,改為“應用數學于延續(xù)護理的能力”?!熬邆浣K身學習理念”是正確的,但對延續(xù)護理不具針對性,可以刪除,直接使用“針對實際問題和需求,有效學習”更確切。
2.4.2 第2輪咨詢結果分析 以重要性均值>3.5、變異系數<20%的指標作為進入第2輪咨詢的標準。為了獲得更多的意見和建議,將匯總后的問卷訪談了5位專家,專家對問卷的設計和內容提出了寶貴意見,最終形成第2輪專家咨詢問卷,進入第2輪專家咨詢。最后經課題協(xié)調小組整合再次咨詢專家后形成3個維度(社會能力6個條目、操作能力12個條目、發(fā)展能力3個條目)、21個條目。第2輪咨詢結果見表6。
表6 第2輪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咨詢結果及專家意見集中程度分析
由表6可見,21個條目均數在3.79分~4.95分之間,均大于3.5分,說明專家認為條目均重要。指標變異系數在2.3%~8.5%之間,總體看來專家賦值的波動趨于減小,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可以形成結論。
3.1 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評價 本研究構建的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21條,分為3個維度即社會能力6個條目、操作能力12個條目和發(fā)展能力3個條目,操作能力又分為專業(yè)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具備延續(xù)護理專業(yè)知識和技術”“具備延續(xù)護士職業(yè)道德”“具備與延續(xù)護理工作相關的法律與倫理知識”“延續(xù)護理管理能力”是從事延續(xù)護理工作最基本要求,得分較高。尤其在第2輪調查結果中,且醫(yī)護人員評分最高,護理學生評分較低?!皯脭祵W于延續(xù)護理的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均是基本通識能力,因數學在延續(xù)護理中應用較少,且評分也最低,故在第1輪調查后經專家建議表述更確切了?!皩Σ煌h(huán)境的適應能力”是指延續(xù)護理人員常處于社區(qū)、家庭等不同環(huán)境中,需要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得分也較高,2輪后變異度減少?!氨Wo服務對象與保護自己的能力”指延續(xù)護理服務中延續(xù)護士處于不同環(huán)境中要保護對象和保護自己。“與其他服務者合作的能力”指延續(xù)護理多是團隊工作,需要協(xié)調合作;“人際溝通與交流能力”因延續(xù)護士常與同行、家屬和病人打交道,側重與不同服務對象溝通交流的能力。兩者得分均較高,認為“較重要”?!蔼毩⒅贫ㄓ媱澟c完成任務”“評估與計劃能力”均為護理工作的程序,對延續(xù)護理非常重要,評分接近5分,認為“很重要”。“心理評估與疏導的能力”“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不止為護士,更是延續(xù)護士需要掌握的能力,延續(xù)護理主要針對慢性病病人,所以,健康教育和心理評估和疏導能力更為重要,評分均大于4.7分?!熬邆鋵Σ∪说耐硇摹笔亲o患關系尤其是維持長期護理的基本品質,“具備評判性思維”“預見、反應與應對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與判斷能力”“針對實際問題和需求,有效學習”“自我評價與接收他方評價”能力均是在實施延續(xù)護理服務中需要具備準確判斷、評判分析、主動學習的能力,有專業(yè)能力,有發(fā)展能力,均認為“較重要”,評分均在4分以上。訪談后了解護理學生參與延續(xù)護理實習僅為1個月,對此項內涵不太理解,護理教師和醫(yī)護人員均認為 “較重要”。
3.2 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建模方法評價 本研究雖然有參與延續(xù)護理實習的學生參加調查和訪談,但主要應用廣泛的專家調查法來構建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保證模型構建的科學性,其核心是進行幾輪函詢征求專家們的意見,對每一輪的專家意見都進行匯總整理,作為參考資料再寄發(fā)給每一位專家,供專家分析判斷,提出新的論證意見。如此反復,意見趨于一致,得到較一致的且可靠性較大的結論或方案[4]。此法已經在各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Brown指出選拔專家是專家咨詢法預測成功的關鍵[5]。根據咨詢專家遴選標準,擬選的專家不能局限于一個領域,專家的經歷應與研究主題相關,且在該領域從事多年工作,人數視研究項目的規(guī)模而定[6]。本研究集中了全國從事延續(xù)護理教育及管理、臨床延續(xù)護理及管理、延續(xù)醫(yī)療及護理科研、遍及全國10個省市的30名專家的意見,專家在護理領域工作8年以上,因此,具有較好的學科代表性和地域代表性,能夠較好地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內容。從本研究得到的權威系數可以看出參加本研究的權威性較高,失訪率低,除了評分還提出具體修改意見,進行兩次調查。說明選擇的專家組合理,所得結果可信。并且實習護生從初實踐者的角度也給予評價,再提交專家咨詢完善,令本模型更具普適性。運用數理統(tǒng)計法對專家給出指標重要性分值和組建差異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結合專家的修改建議,使指標的增減亦有據可依,同時也遵循職業(yè)能力模型構建的原則。因此,從建模的方法學來看,本次研究結果合理可靠。
3.3 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應用價值評價 長期護理是滿足我國健康老齡化需求的重要規(guī)劃措施,構建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能為醫(yī)院和社區(qū)選拔延續(xù)護士提供依據,基于職業(yè)能力模型來選拔延續(xù)護士從科學角度對延續(xù)護士崗位工作提出要求,除了保證必要的技能和知識外,還需要尋找完成這一工作所需的個性特點,比如對不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保護服務對象與保護自己的能力、人際溝通與交流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與判斷能力、具備對病人的同理心、自我控制力,以及具有在團隊工作的能力,更有可能找到具有成功潛力的延續(xù)護士,如與其他服務者合作的能力、獨立制定計劃與完成任務、評估與計劃能力、心理評估與疏導的能力、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具備評判性思維、預見、反應與應對能力、延續(xù)護理管理能力、針對實際問題和需求,有效學習、自我評價與接收他方評價等。管理者可以根據此模型,識別和高效選拔密切相關的勝任能力,把焦點放在那些具有很大潛力的候選人身上。其次,為延續(xù)護理護士及其管理者培訓與開發(fā)提供依據,提高績效。此模型有助于很好地評估護士當前的能力,并且能判斷為提高延續(xù)護理績效需要開發(fā)哪些行為,這樣管理者就能更好地做出決定,而不會為了完成規(guī)定的培訓時間而去報名參加對他們工作績效沒有幫助的培訓課程。根據職業(yè)能力模型,可以開發(fā)相關培訓課程體系,設定延續(xù)護理所需要的專業(yè)培訓,使培訓課程的針對性和體系化更強。通過對現有護士的能力評估,發(fā)現每一個個體的能力優(yōu)勢和弱項,有針對性地制定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計劃,以提高個體乃至組織整體的能力。
[1] 錢春榮,朱京慈,楊燕妮.國內外延續(xù)護理的研究方案及構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1):248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衛(wèi)醫(yī)政發(fā)〔2016〕64號.《全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S].2016-11-18
[3] 伍琳,孫艷杰.德爾菲法簡介及在護理學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5,29(10B):3599-3601.
[4] 劉福成,黃志明.國內外關于勝任力模型研究的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2014,30(10):9-10.
[5] José Cid,José L,De La Calle,etal.A modified Delphi survey on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low back pain:indicators for an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approach[J].Pain Practice,2015,15(1):12-21.
[6] 繼承.誰能勝任——勝任模型及使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1.
(本文編輯李亞琴)
Primary construction of transition nurs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model for nursing staff
Qi Junju,Wang Xianyuan
(Chongqing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Chongqing 401331 China)
Objective:To construct the transition nursing ability professional model of nursing staff.Methods:Selected 30 experts in the relevant field to conduct two rounds expert consultation on the self-designed primary model of transition nursing professional ability,scored the importance of entries,made recommendations,analyzed results,and calculated the authority.Results:Based on 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the model of transition nurs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was conducted by 3 dimensions: social ability(6 entries),practice ability(12 entries)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4 entries).Conclusions:The formed transi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model was recognized unanimously by experts.The construction method was scientific and with higher experts’ authority.
transitional nursing;professional ability;evaluation index;nursing staff;community nursing;expert consultation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152062;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編號:2014BS118。
祁俊菊,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單位:401331,重慶醫(yī)藥高等??茖W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王仙園(通訊作者)單位:40133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yī)大學。
信息 祁俊菊,王仙園.護理人員延續(xù)護理職業(yè)能力模型的初步構建[J].護理研究,2017,31(19):2337-2341.
R197.32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9.011
1009-6493(2017)19-2337-05
2017-02-17;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