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巖
摘 要: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是一個熱點問題,特別是農(nóng)村幼小之間的聯(lián)系與銜接油水分離的現(xiàn)象尤為突出。倍受眾多教育工作者廣泛關注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有效的做好幼小銜接已是家長們翹首期盼的問題了。
關鍵詞:幼小聯(lián)手;無痕過渡;自然銜接
一、做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所謂“幼小銜接”,是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幼兒園、學校和家長所參與的活動,可視為是為幫助幼兒很好的適應小學學習環(huán)境所需付出的準備。幼小銜接進行得不順利,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睡眠不足、疲勞、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現(xiàn)象,心理方面也會表現(xiàn)為萎靡不振、情緒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會產(chǎn)生怕學、厭學等現(xiàn)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與小學教育相互銜接”。其實,從幼兒到小學再到初中,原本就應該是一條不可分割的鏈條??稍诂F(xiàn)實中卻是“各自為戰(zhàn)”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和孩子們的認知規(guī)律。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如何改變這一困窘局面,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了。因此,要通過科學的辦法,使幼兒園小朋友順利地進入小學并能愉快地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小銜接中凸顯的主要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幼、小各自為戰(zhàn)
幼兒園獨立,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上互不聯(lián)系,沒有“外交關系”的現(xiàn)象由來已久,個體幼兒園如此,學校內(nèi)的公立園亦不例外。其表現(xiàn)為,學校領導不能深入到幼兒園了解情況、聽課指導、顧問學情,根本不知道幼兒園在做些什么,該做些什么,“官僚主義”十分嚴重。不能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教學要求、內(nèi)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的調(diào)整,皆不顧及,不能做到相互靠攏,只是待到入學的那一天,幼兒教師把適齡兒童送到指定的班級算是完成任務了。形成了幼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銜接”而是草率的“交接”過程。事實上,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孩子們?nèi)胄W做準備的,而雙向準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2.家長的教育觀念滯后
長期以來,在許多家長的心目中普遍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就是學習知識,他們每天關注的是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做多少算術題,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注兒童的生理健康,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3.幼兒教育缺乏規(guī)范性
幼兒園原本就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天地,是孩子們童真綻放的地方。而現(xiàn)實中,卻被我們教師人為的封閉了。每每我們可以看到,有的孩子第一天高高興興地入了園,第二天就哭鬧著跑出來。試問“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背著大大的書包上學,上課時間過長,每天讀、寫、算,甚至還有家庭作業(yè),根本不考慮幼兒的適應能力,接受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等,弄得孩子焦頭爛額。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制力喪失,使部分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表面上看視乎很重視幼小知識的銜接,殊不知是在為孩子的“重復教育”打基礎,從跟不上違背了幼兒教育規(guī)律。
三、幼小銜接的有效方法
1.小學校長要提高對幼小銜接工作的認識,廢除“教師年齡大了教幼兒”的不正確做法。把那些熱愛幼兒教育事業(yè),年輕活潑,具有專業(yè)特長的青年教師安排到幼兒園工作,使幼兒教育永葆青春活力。學校主管幼兒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領導,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上,要多關注一下幼兒教育,每周至少深入幼兒園一次了解情況,親密接觸幼兒,走進孩子們的童心世界,聽聽他們的心語;看看老師們的授課情況,經(jīng)常給予鼓勵和指導,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對增進園校之間的聯(lián)系,密切關系,促進幼小順利銜接有著積極的作用。
2.學校要定期召開幼兒家長會,密切家校聯(lián)系,轉(zhuǎn)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讓家長既深入了解自己孩子,又掌握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為孩子入學做好準備。作為家長,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溺寵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們打理好,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如廁,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家長們也不要急著幫孩子解決,先引導他們,然后讓他們想辦法去解決,這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對于他們以后進入小學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家長不能隨時隨地看護陪伴著孩子,進入小學后,他們需要自理活動,要和新老師新朋友交往,自己解決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等。
3.規(guī)范幼兒教育,做好入學準備。要順利完成幼小銜接,首先,要重視幼兒的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適應的平穩(wěn)的過渡,這對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保證入學后正常的教學秩序是極其重要的。由于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了三四年,生活習慣和學習環(huán)境基本形成了定式,入學后學習時間的延長,學習內(nèi)容的升級,環(huán)境的變化,會使部分孩子極不適應,使他們的心理和情緒受到不良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幼兒教師要規(guī)范教育管理,把目光定位在“棲身幼兒園,心想入學后”的教育上。幼兒教師可時常帶幼兒參觀小學,看小學生上課、活動。還可以通過模仿小學生一課活動等形式,培養(yǎng)孩子們的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幼兒熟悉了解小學生學習的情景。
其次,還要加強幼兒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學,按時離園好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重視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使之入小學后能適應小學的緊張生活,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防止他們產(chǎn)生自卑感。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上課認真聽講、一心一意做事要意、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等優(yōu)良品質(zhì)。
最后,要做好幼兒畢業(yè)離園工作。幼兒在幼兒園度過了自己快樂的幼年,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他們會倍感興奮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千方百計的保護好他們的愉悅心理,使其延續(xù)到入學。
幼兒離園前,可把家長們請來,一起參加畢業(yè)典禮,在典禮會上,對他們提出新要求和希望。其他內(nèi)容則由園長自行安排,但內(nèi)容一定要豐富,形式要新穎,使幼兒充滿歡樂和對小學學習生活的向往,讓他們帶著教師的囑托和十足的信心走向新的學習生活。
總之,幼小銜接看似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做起來并非是易事。要求我們幼小教師要經(jīng)常溝通,探討交流教法及經(jīng)驗,做到“幼小聯(lián)手,無痕過渡”。只有這樣,幼小銜接工作才會盡善盡美。
參考文獻
[1]余曉紅《幼兒教育不能小學化》.
[2]崔雪《貫徹新《綱要》做好幼小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