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霧滿攔江(ID:lwwuwuwu)
01
高中畢業(yè),人生就開始了。
人生最大的特點,是自我性——你的人生,只屬于你自己。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起初平凡尋常,后來卻突然發(fā)力,成為時代的傲驕。有些人起初奔跑得極快,但慢慢的,你回頭看,卻再也無法看到他的影子。
沒有誰的人生是固定的。
人生在變化,命運會改變。
每個人終將得到他自己的人生,這取決于他都做了些什么。
——你所做的事情,堆積起來,就是你的人生。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格獨立。
不再事事依靠父母,而是靠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打出自己的天下。
其實我們生下來,就是個獨立的個體。但由于人類的群居屬性,讓有些人的心智,始終停留在嬰孩期。他們看起來也是牛高馬大,但人格是稚嫩的,沒事喜歡懶臥,遇事不喜思考,終日昏昏,腦子噩噩,沒什么人生目標,也沒什么責任意識。這類型的人,遇到事情時就會恐懼、退縮、抱怨甚至亂發(fā)脾氣。
一個人還不夠獨立,我們稱之為不成熟。
不成熟的人,生存壓力大,挫折多,被無視,存在感極弱。
不成熟的人,對陌生人恐懼唯諾,單單對家人或是友善自己的人,喜歡耍橫發(fā)威。只是因為不敢面對現(xiàn)實,就轉(zhuǎn)而內(nèi)耗,想把自己的人生成長責任,推到別人身上。
有些人成熟很晚,導致了他們最好的年華,都耗費在與人爭吵、不停抱怨、又或是悲憤不平的心態(tài)中。
這樣的歲月蹉跎,是有些人,一事無成的原因。
不成熟,是人生成長中最大最大的陷坑,許多人跌進去,至今還在吭哧癟肚的往外爬。
要如何做,才能避過這已經(jīng)坑了好多人的大陷坑呢?
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變,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據(jù)說這是巴菲特說的。不管是不是巴菲特說的,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與其深刻,不如簡單。不成熟的人生,都是非常復雜的,而成熟的人生,卻是非常簡單的。
誤導我們、讓我們偏離人生航程的事兒有很多。這類事都是放縱我們天性中的懶和惰,充滿了感官刺激卻沒有實質(zhì)的收獲。
而成熟者所做的,無非不過那么幾樁:讀書、交友、愛,思考。
02
我們打小,就被告之要學習。
學習就是讀書。但現(xiàn)代教育背景,扭曲了讀書的本意。高中前乃至大學時,我們在書中讀到的,只是現(xiàn)代知識體系中極少、極少、極少的一小丁丁。
譬如知識是泰山,我們所學到的,不過是泰山腳下一粒塵埃。
雖說埃塵一粒,卻也折射了大千世界——但,這種情況下,很少有人會有意識,抬起頭來,仰泰山之高。
但高中之后,我們可以開始了。
開始我們真正的讀書,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是為了我們的興趣,為了我們的人生。
讀書是有境界的。
讀書的第一層境界,是實用。
書店里有許多實用的書,比如說怎樣逗狗,怎樣養(yǎng)花,怎樣炒菜,怎樣完成精工機械等等,這都是實用的書。
實用的書,看似最有價值,實則價值最低。
當一項技能,任何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學到手,就很難拿來安身立命。
所以實用之書,必須精讀,深讀,讀入到創(chuàng)造領域——比如說,你只會炒個回鍋肉,是沒法混的,你必須能夠炒出百千種別人叫不出名堂的菜,而且還可以隨機創(chuàng)造出此前不存在的更多菜肴。即使做到這一步,你最多不過是個胖頭胖腦的廚師,目睹別人在人生舞臺上起伏翻滾,你的心,可能還會有些羨慕。
所以我們要進入讀書的第二個境界:興趣。
只為興趣而讀書,不把自己局限于一隅之地。這時候你的心是快樂的,但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興趣未必是別人的興趣,你的喜悅,在別人看來不過是神經(jīng)。除非你走出這個境界,再上一個層次,才能擺脫內(nèi)心的凄涼與失落。
讀書的第三個境界,是消除貧困。
貧困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的貧困,一種是這個世界的貧困。當你閱讀量足夠大,能夠體恤人性中的失落與幽怨,你的心胸就打開了,視野足夠?qū)拸V,格局足夠宏大,所思所想,所行所為,都會為這世界帶來希望。這時候的你,就不會再被困于狹隘的雞毛蒜皮之中,也不會再承受經(jīng)濟不足的困擾。
然后是第四個境界。
激蕩思想,推進文明。
書本是這樣一種東西,它猶如種子,遍稙于我們心靈荒野,讓我們的心靈細膩而明晰,讓我們思想飽滿而睿智。越是具有智慧的人,越是對智慧與思想孜孜以求。而我們這個世界,之所以進入技術時代并從中獲益,其深層次的動力,來源于人類思想的不斷躍進翻新。
——總會有人問,哇,既然讀書這么重要,有沒有好的讀書方法,有沒有本攻略,讓我們拿起來一看,就嗖的一下成為了偉大思想家涅?
答案是,認真讀書,少做夢!
思想是我們?nèi)松囊徊糠?,最大的特點是個性化,自我化。讀書是形成自我思想的過程,這個過程,只能依據(jù)我們每個人的習慣、愛好和天性,自己來做。
一定存在著一批你最喜歡的書,一定存在著個最適合你的閱讀方式。
但這些書,要你自己找到。
這種優(yōu)質(zhì)的閱讀方式,是你通過水滴石穿,慢慢浸淫而形成。
子曾經(jīng)曰過:學而不思則惘——只悶頭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迷糊糊恍恍忽忽傻傻兮兮。
必須要思考。
要建立自己的思維體系。
03
什么叫思考?
思人、考事、循理。
思人,就是看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要看他人的成,更要看他人的敗。要看他人的喜,更要看他人的哀。思人,不是少年多情,也非少女懷春,思人是說從我們目今的視野中,提煉并總結(jié)出普遍性的規(guī)律。
這個規(guī)律,大概就可以稱為人性。
如果你思考,就會不無驚訝的發(fā)現(xiàn),人性實際上并無善惡之分,你認為很壞的人,做事也有他們的理由。你認為很完美的人,做事也難擺脫私欲。人性就是這么種客觀的存在,猶如一面鏡子,映照著全部的世界。
但人與人不同,同樣擁有一面人性之鏡,有的人是哈哈鏡,世界映入其中,是被扭曲的。有的人是放大鏡,局部看得通明,但看到不全景。有的是縮小鏡,看到的世界倒是蠻大的,偏偏就是細節(jié)含糊。
我有古銅鏡,贈君照初心。思人,就是見賢思齊,就是從別人的思維誤差中,矯正自我的錯誤。洞悉人性者,擁有最明麗的心鏡,能夠讓我們,最清晰的看清楚這個世界。
考事,就意味著不再以成見看待世事。許多你以為看明白的事情,其實不過是水面上的冰山,你看到的,永遠只是不足全局的十分之一??际?,就是要看到你沒看到的那些,那些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循理。這個世界,只是個表象。思人的目的,是找到人性的規(guī)律??际碌哪康模钦业绞挛锏囊?guī)律——除非你看到隱藏在世相之下的規(guī)律結(jié)構(gòu),否則,就無以建立起自我的思維認知體系。
當你明了這些,就可以化繁為簡,先行構(gòu)建自己的三觀,世界觀——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你的想法是不是存有大的偏差?人生觀——人應該怎樣生活?你現(xiàn)在的方式是不是符合人性本身?價值觀——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又是最重要的?這個次序,想對了,就做對了。
做對了,你的心智人格,就會從一個吃奶的嬰孩,成長為一個俊逸不凡的少年。
04
一切能夠應用于現(xiàn)實的思想或邏輯,都是低端的。
因為它們還沒有脫離實用的局限。
你需要一個最高端的智慧思想,這個思想,不是拿來現(xiàn)實運用的。它是你的心智創(chuàng)造源,由中生出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意,讓你自如的設計人生。
這是人生最關鍵的一切,許多人出走萬里,只為尋找到自己。
自我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確切的說,真正能夠賦予你快樂與智慧的自我,是需要一個營建過程的。沒有完成自我營建的人,莫不是處于心智恍忽,憂心忡忡之中。沒有健康飽滿的自我人格,就不能稱為成熟者。成熟者擁有強勢的人格,能夠笑對人生。最重要的是,成熟者不會遭遇到不成熟者所遭遇的、那些不公或傷害。單憑這個理由,我們也有充足理由成熟。
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 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變, 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成長、改變或突破,這是人類從一粒受精卵開始,就始終在做的事情。
但奇怪的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些人卻因為挫折感所帶來的不愉快體驗,開始逃避成長,躲避改變,回避突破。
但這種逃避、躲避與回避,都是沒有意義的。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人,猶如一個終生沒有睜開過眼睛的人,他死閉著雙眼,不肯去看這美麗的世界,只因為他害怕光線刺痛眼睛,就因為這小小的恐懼心,他寧肯把這世界,想象的愁云慘霧。
但他只要下決心,睜開眼——人生就徹底改變!
成就一個人的,不過是三個維度的要素:學識、能力與心態(tài)。
而學識和能力的增長,取決于積極的、無畏的探索意識。
不夸張的說,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什么失敗者,那這些人,多半是敗在他們自己的心態(tài)上。
只因為心里莫名的畏懼,不敢嘗試,不敢成長,不敢改變,更不敢突破——佛家說,回頭是岸,說的就是思維意識的剎那間自我改變。
從做事開始,從實踐開始,一步一步,一點一滴。
你會發(fā)現(xiàn),這真的很容易,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容易。
只要去做。
05
人這輩子,最值得珍惜的,莫過幾個朋友。
朋友是我們?nèi)松囊徊糠郑臀覀儞碛泄餐耐掠洃?。朋友帶有極大的偶然性,他們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xiàn)在我們生命的正確位置上。
但朋友,卻也是最需要保護的。因為他們距離我們最近,在我們面前袒露的人性脆弱,也最鮮明。人際相處,猶如冬日刺猬抱團取曖,距離太近了,就會被彼此的個性傷害到。距離太遠了,又會讓我們陷入到孤獨之中。
無求于朋友,而要保護朋友。最重要的是,不可把自我的意志,強行凌加于朋友之身。朋友是需要保持自我個性的,你喜歡的事兒,朋友可以不喜歡。你討厭的人,朋友也可以與之推杯換盞。要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需要我們知道,朋友是幫助我們克制缺陷與弱點的,他們將以強勢的個性,磨礪我們脆弱的心。
不要冀求于友情會有回報,不要對朋友生出較比之心,更不要以為,朋友會以同樣的心態(tài)對待你。朋友的價值,取決于你的心靈高度——除非你足夠強大,否則不會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當我們孤獨的走向世界,就開始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曾有位母親說過: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夸大失戀的悲——年輕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照書本來演戲,既然書上的失戀轟轟烈烈,那么自己也應該照臺本來演。其實事情根本沒那么嚴重,愛情擇偶,需要兩個人的內(nèi)心契合,是有一個尋找過程的。兩個人不合適,那是很正常的,只為一次錯誤的尋找哭天搶地,真的沒必要。
你要尋找的人,和你的心靈品位是相對應的,與你的價值觀是吻合的。心靈富足者,無法與心靈貧脊者相處,祟尚智慧文明的,也不會投身到暴力主義者的懷抱。精神世界的門當戶對,是世間所有愛情的規(guī)律。
你是什么人,就擁有與你人品相對應的愛情。
但在這世上留下痕跡的,永遠是豐盈的、飽滿的、充滿了情趣與快樂的、不辜負月白風清、珍視生命的愛。
想要這些,或更多,那么你至少要——擁有自我的人生事業(yè)。
06
從書本中學習先哲智慧,從實踐中磨礪人生德品,于朋友中獲得前行助力,于愛人懷中,構(gòu)建一個充滿溫馨與情趣的港灣——這些是最重要的人生事業(yè)。
這個事業(yè)系統(tǒng),是需要外部資源輸入的。
這個外部,就是我們在人世間的事業(yè)場。
我們所有人,必須要把自己融入到社會化大生產(chǎn)的洪流中,于這個競爭激烈的地帶安營扎寨。
此前,這個事業(yè)場僅限于農(nóng)耕勞作,靠天吃飯,有經(jīng)驗的老家伙超值錢。后來,事業(yè)場進入工業(yè)化,老家伙的經(jīng)驗靠不住了,世界開始年輕。而現(xiàn)在,時代產(chǎn)業(yè)呈現(xiàn)的是連接一切的新經(jīng)濟。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經(jīng)驗和書本,全都不再起作用。等待我們的是勇氣、是氣魄,是膽略,是我們孩提時代,浸淫于電子產(chǎn)品中所養(yǎng)成的商業(yè)直覺。
這就是我們的人生,這就是我們的未來。
我們不清楚未來會怎樣,但,大膽去想,勇敢去做,至少我們的未來和人生,不會再有缺憾。
*作者:霧滿攔江,當代著名暢銷書作家,騰訊中國十大原創(chuàng)自媒體人,心學講武堂創(chuàng)始人,騰訊云中智庫成員。已出版各類著作80余種,幾千萬字。心學講武堂已獲千萬級天使投資。
(版權(quán)聲明:“職場”所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quán)問題,煩請原作者聯(lián)系我們,與您共同協(xié)商解決。聯(lián)系方式:185108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