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華輝
(桂平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貴港 537200)
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應用研究
阮華輝
(桂平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貴港 537200)
目的 探討對比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應用。方法 選取醫(yī)院收治的100例需行手術治療的急診腦外傷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在手術麻醉中分別給予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進行干預。對比兩組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并統(tǒng)計兩組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結(jié)果 麻醉前HR和MAP組間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麻醉后A組和B組HR、MAP均較麻醉前顯著降低(P<0.05),且麻醉后A組HR、MAP明顯高于B組(P<0.05);A組麻醉持續(xù)時間明顯長于B組,且前者蘇醒時間明顯短于B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A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位2.0%,顯著低于B組的18.0%(P<0.05)。結(jié)論 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舒芬太尼較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佳,且安全性也更高。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腦外傷;麻醉效果
對于急診腦外傷患者來說,大多發(fā)病緊急、病情嚴重,且需要給予緊急手術救治才能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并保證術后認知功能的快速恢復。近年來研究顯示[1],理想的麻醉效果是急診腦外傷患者手術成功的關鍵及重要保證。隨著臨床上關于麻醉藥物研究的不斷深入,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在此類患者的應用對比報道也不斷增多,但是仍需要系統(tǒng)性、深入地觀察和探討以確定麻醉效果更為理想的藥物。鑒于此,本研究特選取100例患者隨機分組后分別給予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干預,并統(tǒng)計對比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以及不良反應情況從不同方面明確不同藥物在急診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1 臨床資料
自醫(yī)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需行手術治療的急診腦外傷患者中選取100例作開展對照研究,納入者均為急診患者,均符合腦外傷診斷標準及手術治療指征,均滿足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要求且本人或家屬簽訂同意書;排除合并有其他部位嚴重創(chuàng)傷、嚴重內(nèi)科疾病、對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存在禁忌癥者,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所有入選者均利用隨機數(shù)表分組,即A組和B組。A組50例患者,年齡20~68歲,平均(43.7±12.0)歲,男性29例、女性21例,受傷距入院時間19~62 min,平均(32.5±10.3)min,病因:交通事故、重物砸傷、高處墜落、其他者分別有26例、11例、8例、5例;B組50例患者,年齡19~65歲,平均(42.6±12.9)歲,男性27例、女性23例,受傷距入院時間15~60 min,平均(31.8±9.6)min,病因:交通事故、重物砸傷、高處墜落、其他者分別有25例、13例、7例、5例。A組與B組臨床資料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并給予異丙酚(西安力邦制藥,生產(chǎn)批號:20141203)和維庫溴銨(重慶藥友制藥,生產(chǎn)批號:20141129)誘導麻醉,劑量分別為1.5~2.0 mg/kg和0.07~0.15 mg/kg。A組和B組分別給予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麻醉,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生產(chǎn)批號:20141208)與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生產(chǎn)批號:20141214),前者首先給予靜脈注射,劑量為0.3~0.6 mg/kg,然后給予持續(xù)微量泵注,劑量為0.003~0.006 mg/kg;后者直接給予持續(xù)微量泵注,劑量為0.1~0.2 mg/kg。兩組均持續(xù)給藥至手術結(jié)束,且均給予多功能監(jiān)護儀對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并統(tǒng)計兩組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其中HR和MAP由多功能監(jiān)護儀測得;不良反應為麻醉藥物所致。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借助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SPSS 18.0版本行組間差異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描述,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兩組間差異檢驗方法分別為x2和t,且均將P<0.05記為差異有顯著性的條件。
2.1 麻醉前后HR和MAP比較
麻醉前HR和MAP組間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麻醉后A組和B組HR、MAP均較麻醉前顯著降低(P<0.05),且麻醉后組間HR、MAP對應比較差異也均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前后HR和MAP比較(±s)
表1 兩組麻醉前后HR和MAP比較(±s)
注:與麻醉前比較,aP<0.05
組別nHR(次/min)MAP(mmHg)麻醉前麻醉后麻醉前麻醉后A組5084±1075±8a87.9±7.978.2±8.3aB組5085±967±7a87.5±8.170.7±7.2at 0.12710.0790.2098.587 P 0.8520.0000.7430.000
2.2 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比較
A組麻醉持續(xù)時間明顯長于B組,且前者蘇醒時間明顯短于B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比較(±s)
A組50183.6±12.93.9±1.3 B組50162.7±10.86.2±1.4 t 19.32712.568 P 0.0000.000
2.3 不良反應情況
A組術后有1例出現(xiàn)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B組術后分別有2例、3例、1例、3例出現(xiàn)頭暈、嘔吐、低血壓、寒戰(zhàn),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0%。前者顯著低于后者(x2=5.367,P=0.012)。
對于需行手術治療的急診腦外傷患者來說,麻醉藥物選擇方案較多,如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等,均是此類患者常用的麻醉藥物。但是多種藥物在麻醉過程中均存在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如麻醉時間短、麻醉效果差、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幅度較大、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術后不良反應多等。因此臨床醫(yī)生和研究學者應當積極研究對比,爭取明確一種能夠在有限延長麻醉時間、改善麻醉效果、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
目前關于需行手術治療的急診腦外傷患者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應用價值研究較多。兩種藥物均能夠穩(wěn)定血壓,并且鎮(zhèn)痛作用理想。但是研究指出[2],瑞芬太尼鎮(zhèn)痛維持時間相對較短,在需要長時間手術的急診腦外傷患者中存在有明顯的不足。此外,在此類患者中,往往需要大劑量的瑞芬太尼才能夠保證鎮(zhèn)痛效果,但是很容易誘發(fā)惡心、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甚至可能會誘導呼吸抑制,進而影響術后恢復。舒芬太尼屬于一種新型的麻醉藥物,其鎮(zhèn)痛效果理想,且維持時間較長,對于需要緊急手術的急診腦外傷患者能夠快速發(fā)揮鎮(zhèn)痛效應。另外,該藥物的親脂性能良好,能夠穿過血-腦脊液屏障[3],并通過結(jié)合血漿蛋白發(fā)揮鎮(zhèn)痛效果,在較小的劑量條件下便能發(fā)揮理想的作用。故此,該藥物的安全性較高,對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相關研究顯示[4],在急診腦外傷手術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瑞芬太尼者,說明舒芬太尼的鎮(zhèn)痛效應更為理想。本研究中A組麻醉后HR和MAP、麻醉持續(xù)時間、蘇醒時間相關數(shù)據(jù)明顯優(yōu)于B組,也證實了在急診腦外傷患者中舒芬太尼麻醉藥物應用的優(yōu)越性。此外,A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遠低于B組,肯定了舒芬太尼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綜上所述,建議在急診腦外傷手術患者中選用舒芬太尼作為麻醉藥物,從而能夠發(fā)揮理想的鎮(zhèn)痛作用,還可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指標,保證安全性。
[1] 林 山,蔣曉芳,徐 濤,等.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應用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4,34(4):350-352.
[2] 郝美玲.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3):100-100.
[3] 付 饒.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應用于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的效果比較[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4,26(11):1391-1393.
[4] 李國軍.瑞芬太尼與舒芬太尼在急診腦外傷手術麻醉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2015,35(10):98-99.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614
B
ISSN.2095-8242.2017.020.39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