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君
(廣西河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廣西 河池 546300)
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50例臨床分析
謝寶君
(廣西河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廣西 河池 546300)
目的 分析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給予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比較兩組的效果。結果 實驗組存活率88.00%高于對照組6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00%低于對照組3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較佳,術后存活率高,并發(fā)癥較少。
重型顱腦損傷;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效果
重型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較常見的臨床急危重癥,其具有病情兇險、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等多種特點,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需及時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以降低致殘率與死亡率。我院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50例給予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其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20~81歲,平均(43.87±8.25)歲;致傷原因:高空墜落18例,交通事故27例,重物打擊5例。GCS評分3~5分22例,GCS評分6~8分28例。對照組:實驗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22~82歲,平均(43.95±8.64)歲;致傷原因:高空墜落17例,交通事故27例,重物打擊6例。GCS評分3~5分24例,GCS評分6~8分26例。以上病例受傷至入院時間0.5~7 h,平均3 h;受傷至手術時間1~8.5 h,平均3.5 h。兩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影像學檢查
全部病例入院后均急診行頭顱CT檢查確診,單純腦挫裂傷并硬腦膜下血腫80例,其中一側腦挫裂傷并硬腦膜下血腫73例,合并對側腦挫裂傷并少量硬腦膜下血腫10例,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7例;合并其他類型血腫20例,其中同側腦內血腫12例,對側硬腦膜外血腫5例,對側腦內血腫3例。血腫量<30 mL12例,30~80 mL80例,>80 mL 8例;并有不同程度的彌漫腦腫脹或腦水腫55例。全部病例均有腦室受壓,中線結構不同程度便宜,中線移位>1.0 cm 48例,環(huán)池、基底池受壓67例。
1.3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進行常規(guī)降顱壓治療,包括利尿、脫水等。實驗組給予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術前行全身麻醉,取平臥位或側臥位,于患側耳屏前1 cm顴弓上緣位置處取切口,沿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直至患者的頂骨正中線,再沿正中線向前直至患者的前額部發(fā)際內。頂骨骨瓣成形應旁開中線2~3 cm,并于顱骨上鉆孔(對傷后病情進展迅速合并硬腦膜下血腫病例,可先在顳鱗部鉆孔并切開硬腦膜,釋放出部分血腫降低顱內壓)及游離骨瓣,骨窗上界需近矢狀竇旁,下界需平顴弓,前界需至額極,后界需達乳突前方。深部咬除蝶骨嵴,使患者的蝶骨平臺得以充分顯露,清除顱內血腫、挫裂傷失活腦組織,創(chuàng)面徹底止血,通過顳肌膜減張縫合或人工硬腦膜補片修補硬腦膜,放置引流管后關顱。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術前行全身麻醉,取仰臥位,于顱內血腫位置取馬蹄形切口開顱,骨窗直徑控制在6~8 cm,清除顱內血腫及挫裂傷失活腦組織。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格拉斯哥預后積分(GOS)評分法進行預后評估。(1)死亡:GOS評分為1分;(2)植物生存:長期昏迷,呈去皮質或去腦強直狀態(tài),GOS評分為2分;(3)重殘:生活無法自理,GOS評分3分;(4)中殘:生活基本能自理,GOS評分為4分;(5)良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成人能進行正常的工作與學習,GOS評分為5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預后情況比較
實驗組存活率88.00%高于對照組66.00%,其預后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預后情況比較(n,%)
2.2 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實驗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00%低于對照組36.00%,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顱腦損傷是臨床常見的外傷,其發(fā)病原因多為外力作用,如失足跌倒、高處墜落、交通事故、工傷事故等,常見癥狀有頭痛、嘔吐、惡心,意識障礙,神經功能缺損等。顱腦損傷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可使顱內壓在短時間增高,影響患者的腦細胞功能,破壞腦功能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中重型顱腦損傷是指GCS3~8分,傷后昏迷在6 h以上或者在24 h以內意識情況惡化,再次昏迷6 h以上者。更可導致植物性昏迷、神經性損傷致殘,甚至導致死亡,不容忽視[1]。
在重型顱腦損傷治療中,要對顱內血腫、挫裂傷失活腦組織進行及時、有效的清除,盡可能降低顱內壓,防止或減少由于顱內壓增高而導致的死亡[2]。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手術治療中,常規(guī)手術雖能清除患者的顱內血腫,但顱內壓在短時間反復增高,增加死亡率[3]。而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由于減壓骨窗大,暴露充分,從而可以有效降低顱內壓,降低死亡率[4]。馬學雷等[5]指出,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可獲取清晰的術野,因此能夠全面、徹底地清除顱內挫裂傷失活腦組織、顱內血腫等,同時可以明確出血點,有利于徹底止血。此外,由于骨窗較大,相關組織得到充分暴露,在利于血腫清除的同時又利于顱內壓的降低。通過顱內壓的降低改善患者的腦供血,保護患者的腦組織,改善腦水腫癥狀,提高預后效果。我院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治療中,將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實驗組采用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存活率88.00%高于對照組66.00%,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00%低于對照組36.0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可有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
綜上所述,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及時予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可降低顱內壓,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神經功能預后,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揭家廣,劉金龍,張高健.標準大骨瓣與常規(guī)骨瓣減壓術對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對比[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1): 107-109.
[2] 馬一鳴,蔣東霖.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6,9(10): 915-917.
[3] 劉宏新.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70-71.
[4] 魏林平,余冬平,楊志雄,等.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87例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1):2510-2511.
[5] 馬學雷,任勝軍.對比觀察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guī)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0): 86-87.
本文編輯:趙小龍
R651.1+5
B
ISSN.2095-8242.2017.21.4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