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d的發(fā)生率(60.00%)略高"/>
張紅霞+劉昱+安莉莉+尹保民
【摘要】 目的 探究雙胎輸血綜合征的孕期處理及圍生結(jié)局。方法 對31例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 31例患者中, 7例選擇終止妊娠, 4例選擇期待療法, 9例選擇羊水減量術治療, 11例實施羊膜中隔穿孔治療;且研究發(fā)現(xiàn), 羊膜中隔穿孔治療患者新生兒存活>30 d的發(fā)生率(60.00%)略高于期待療法患者(33.33%)、羊水減量術患者(42.86%), 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為提高胎兒存活率, 改善圍生結(jié)局, 臨床醫(yī)師應結(jié)合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雙胎輸血綜合征;孕期處理;圍生結(jié)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6.027
Gestational treatment and perinatal outcome in 31 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cases ZHANG Hong-xia, LIU Yu, AN Li-li, et al.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Zhuhai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Zhuhai 519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estational treatment and perinatal outcome in 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31 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patients. Results Among the 31 patients, there were 7 cases in pregnancy termination, 4 cases in expectant treatment, 9 cases in amniotic fluid reduction treatment, and 11 cases in amniotic septostomy treatment. Research showed that cases in amniotic septostomy treatment had slightly higher incidence of neonatal survival >30 d (60.00%) than cases in expectant treatment (33.33%) and amniotic fluid reduction treatment (42.86%), while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fetal survival rate and perinatal outcome, clinicians ought to make selection of suitable treatment measure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al condition of 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patients.
【Key words】 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Gestational treatment; Perinatal outcome
雙胎輸血綜合征屬于臨床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1], 目前, 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該病的發(fā)病機制, 但有研究顯示[2], 該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單絨毛膜雙胎胎盤存在表層及大量血管吻合有較強的相關性, 該疾病若不及時進行有效干預, 易導致圍生兒發(fā)生死亡。有數(shù)據(jù)顯示[3], 孕24周前未經(jīng)治療的患兒病死率高達90%~100%。為了探究雙胎輸血綜合征的孕期處理方式及圍生結(jié)局, 對31例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xiàn)相關內(nèi)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6年9月珠海市婦幼保健院就醫(yī)的31例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的目標對象, 患者均符合謝辛主編第8版《婦產(chǎn)科學》診斷標準, 年齡23~43歲, 平均年齡(29.56±4.49)歲;其中26例患者為初產(chǎn)婦, 5例患者為經(jīng)產(chǎn)婦。
1. 2 方法 對31例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主要對患者的治療方法以及圍生結(jié)局進行分析。
1. 3 觀察指標 分析雙胎輸血綜合征的孕期處理方式及圍生結(jié)局。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孕期處理方式 31例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中, 7例患者選擇終止妊娠, 4例患者選擇期待療法, 9例患者選擇羊水減量術治療, 11例患者實施羊膜中隔穿孔治療。
2. 2 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圍生結(jié)局 4例患者在期待療法過程中, 1例患者選擇引產(chǎn), 終止妊娠;1例患者在入院24 h內(nèi)難免流產(chǎn);2例患者進入圍生期;共分娩3例活產(chǎn)兒, 其中1例新生兒存活>30 d, 2例新生兒在30 d內(nèi)死亡。9例患者在羊水減量術治療過程中, 3例患者選擇引產(chǎn), 終止妊娠;2例患者在入院24 h內(nèi)難免流產(chǎn);4例患者進入圍生期;共分娩7例活產(chǎn)兒, 其中3例新生兒存活>30 d, 4例新生兒在30 d內(nèi)死亡。11例患者在羊膜中隔穿孔治療過程中, 共分娩20例活產(chǎn)兒, 其中12例新生兒存活>30 d, 8例新生兒在30 d內(nèi)死亡。羊膜中隔穿孔患者新生兒存活>30 d的發(fā)生率略高于期待療法、羊水減量術患者, 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雙胎輸血綜合征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 該疾病的預后較差, 為改善圍生兒預后, 對患者實施早期治療及干預尤為重要[4]。
目前, 臨床治療雙胎輸血綜合征的方法較多, 常見的有期待療法、羊水減量術、選擇性胎兒鏡下激光凝固術、選擇性減胎術等, 但對上述治療方法的效果依然存在一定的爭議[5]。本研究為探究雙胎輸血綜合征的孕期處理方式及圍生結(jié)局, 對31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分析發(fā)現(xiàn)31例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中, 7例患者選擇終止妊娠, 4例患者選擇期待療法, 9例患者選擇羊水減量術治療, 11例患者實施羊膜中隔穿孔治療;且研究發(fā)現(xiàn), 實施羊膜中隔穿孔治療患者新生兒存活>30 d的發(fā)生率(50.00%)略高于期待療法、羊水減量術患者,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提示相比于期待療法、羊水減量術治療, 對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采取羊膜中隔穿孔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圍生結(jié)局, 但由于本研究樣本數(shù)有限, 為明確羊膜中隔穿孔的治療效果, 還需進一步展開大樣本研究。
總之, 為提高胎兒存活率, 改善圍生結(jié)局, 臨床醫(yī)師應結(jié)合雙胎輸血綜合征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郭曉明, 魏瑗, 邵琿, 等. 單羊膜雙胎17例臨床分析.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4, 30(3):227-230.
[2] 王學舉, 熊光武, 魏瑗, 等. 胎兒鏡激光凝固胎盤吻合血管術治療44例雙胎輸血綜合征臨床分析.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14, 49(12):886-892.
[3] 耿力, 楊麗娜, 唐丹, 等. 臍帶附著方式及雙胎間胎膜皺褶在雙胎輸血綜合征早期預測中的作用. 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16, 32(9):694-697.
[4] 孫路明, 鄒剛, 楊穎俊, 等. 選擇性胎兒鏡下激光凝固術治療雙胎輸血綜合征的臨床效果和圍產(chǎn)兒結(jié)局.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14, 49(6):404-409.
[5] 王學舉, 魏瑗, 原鵬波, 等. 雙胎輸血綜合征胎盤特點分析.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5, 95(17):132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