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君
摘 要:大肌肉運動訓練是培智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重復刻板行為是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核心癥狀。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化運動項目有利于拓寬孩子的興趣面,提高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聽從指示的能力,改善注意力;刺激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感知的發(fā)展,促進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認識,這是學習的基礎。
關鍵詞:自閉癥譜系障礙;拓寬興趣;教學與評估;大肌肉運動
大部分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在大肌肉方面有良好的發(fā)展。但是由于他們的大肌肉能力遠超過判斷和明白口頭指令及社會要求,形成很多行為控制問題。又有部分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兼有大肌肉發(fā)展的困難,經常遇到的問題有:
(1)缺乏體力和肌肉能力。(2)平衡能力差。(3)繞過障礙物時顯得笨拙。(4)速度及力度控制能力較差。(5)協(xié)調自己身體部分去完成大肌肉活動較困難。
借此,加強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大肌肉運動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肌肉活動對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好處
1.很多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喜歡四處走動,過于活躍,大肌肉活動可以促進他們其他方面的發(fā)展
如,學習語言和非語言指示,促進智能發(fā)展。例如:“按不同圖形走”“在10厘米寬的直線上走而不出線外”,我利用操場上的足球場地界線(正好10厘米寬,長方形)。訓練開始,有的學生不聽從指令,興奮得滿操場跑。小哲、小倫就是這樣典型的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肌張力低,易疲勞。時間稍長,就四處走動,累了,坐在草坪上,甚至躺在草坪上。針對這種問題,我采用的是不懲罰、不注意,繼續(xù)帶著其他學生做游戲,間隔1~3分鐘我喊一句他的名字,示意他過來一起做游戲。這種方法果然見效,經過幾周的堅持訓練,小哲、小倫已經不再四處亂跑。雖然還不能做到按要求完成動作任務,與其他同學一起游戲。但都能進入隊伍里跟隨其他同學一起完成走步訓練。
2.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有興趣狹窄和刻板行為的特點,讓孩子從事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游戲化的運動項目有利于拓寬孩子的興趣面
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言溝通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在教學中我實施了“與學生形成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即在學生學會了“側步走、側步跑”的基礎上,我融入了“雙龍戲珠”游戲。也就是師生在跑動中傳球,高度訓練了學生動作協(xié)調、手眼協(xié)調及身體平衡等能力。雖然增加了動作難度,但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喜歡與老師互動,消除了對動作的恐懼感,促進了運動欲望。這種社會性強化對學生來說是多么寶貴,有的抿著小嘴笑,做起活動來更加積極。
二、提高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活動能力的策略
1.教學與評估緊密結合,關注學生個別發(fā)展水平,充分體現差異性
訓練前,都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認真評估,詳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具體分析他們的優(yōu)勢與不足,精確把握他們的現有能力和實際需求。在評估中,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具備了“向前走,向前跑,向前跳”的基本動作技能,但動作不夠嫻熟,呆板僵硬,協(xié)調能力較差。經分析,自閉癥譜系障礙學生,由于空間方向感缺失,前庭系統(tǒng)和本體系統(tǒng)發(fā)育不良,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學生行動時產生了左右搖擺、手肘彎曲、身體前沖、腳尖走路等現象,這種代償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動作協(xié)調性。更嚴重的是,動作笨拙,難以躲避前面的障礙物,將危害著個人的生命安全。藉此,我擬訂了以上項目為長期教學目標,意在發(fā)展學生的前庭覺和本體覺,以增強身體協(xié)調性和動作的靈活性。經過耐心的引導和一次次不厭其煩的輔助,減少了學生對動作的恐懼和退縮。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逐漸學會了以上動作。
2.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習情境,提供有效的輔助,對學生的適當反應給予及時強化
例如,訓練學生傳球,這是訓練學生眼睛的追視、腳部控制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教學開始,教師加以動作示范,參與學生一起游戲,在游戲中指導學生如何停球,如何傳球,并給予有效輔助和及時強化,既增強了趣味性又促進兒童人際關系發(fā)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能做到停球、傳球,學生眼睛的追視能力、腳部控制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穿插新舊技能訓練,將有困難的任務安排在較容易完成的任務中間,以減少學生的壓力和挫折感
每一節(jié)課中,都融入以前的學習內容,這樣既鞏固泛化了學生已掌握的技能,又進行學習遷移,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新的技能,不斷塑造學生的行為,為學習身體概念經驗提供機會。
例如,教學“繞過障礙跑”,當學生掌握了基本動作——能熟練地繞過輪胎跑動之后,我又在此基礎上加入持物“繞過障礙跑”。讓學生持球繞過輪胎跑動。開始,雙手抱一個球,再由一個球增加到兩個球,再增加到三個球,這樣,逐步提高了教學的要求,增加了學習難度。但教學活動越來越具有趣味兒性,學生愉快地參與大大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雙手配合能力。學生不但全身肌肉能力得到鍛煉機會,也為進一步高階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鄒楠.上海市輔讀學校感知運動訓練課程指南[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