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在臣
蒙陰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山東臨沂276200
康復治療用于腦出血偏癱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有效性分析
馬在臣
蒙陰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山東臨沂276200
目的分析康復治療用于腦出血偏癱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有效性。方法選取該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腦出血偏癱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1例,分別開展常規(guī)功能性訓練和康復治療。結果兩組經不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肌力、MAS評分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康復治療用于腦出血偏癱患者治療中具有明顯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
腦出血偏癱;康復治療;臨床有效性
腦出血偏癱常見于腦出血患者中,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現(xiàn)為進一步分析康復治療用于腦出血偏癱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有效性,特選取該院62例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間在該院接受醫(yī)治的62例腦出血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為31例。所有的患者均神志清醒。其中對照組中男患20例,女11例;年齡42~75歲,平均(60.5±2.6)歲。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患18例,女13例;年齡42~75歲,平均(60.4±2.1)歲。兩組患者在神志、肌力、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比較。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開展常規(guī)性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再次基礎上結合康復治療模式,具體康復指導步驟如下:①康復前期,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多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增強患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療[1]。②處于急性期,加強體位護理。保持合理體位,根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取臥位,并將床頭抬升15~30°,有助于提升護理舒適度,同時給予翻身護理,翻身頻率為1~2 h/次,翻身有主于提升其肢體功能。其次,要增強肌肉按摩,并對患肢按摩,以便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患肢恢復感染,預防深靜脈血栓等不良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2]。同時對胸大肌進行按摩(1~2次/d,15~20 min/次),采用專業(yè)的按摩方式,按摩過程中手法盡量輕柔且有規(guī)律性,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然后,對于關節(jié)采取主、被動活動相互結合的護理模式,近端至遠端開展關節(jié)被動活動,由小至大的順序開展。尤其是真丟僵直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部位實施、被動護理時,關節(jié)活動(3~4次/d),每一項動作在每次做10次就可?;顒右欢ㄒ凑昭驖u進的原則。③處于恢復期,第一要重視床上康復訓練,加強活動指導,如床上橋式運動等。強化翻身鍛煉及起坐訓練,首先將健腿放置于患止肢下方,小心的將患肢移動,保持側臥位,健側用力,緩慢的直立床邊,待患者肢體功能恢復一定程度,可開展行走、上下樓梯等鍛煉[3]。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
主要分析兩組患者在入院時以及出院后關于Lovett方法肌力評價、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MAS)對痙攣進行評價以及Burnnstrom腦卒中運動功能開展評價[4-5]。
1.4 統(tǒng)計方法
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以及處理兩組的研究數(shù)據(jù),通過(±s)代表計量資料,開展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χ2檢驗,(P<0.05)為兩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6]。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以及出院后關于肌力、MAS以及腦卒中運動功能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各項評分差異不大,經不同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在肌力以及MAS和腦卒中運動功能方面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功能評價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功能評價比較(±s)
組別時間Lovett肌力MAS腦卒中運動功能觀察組(n=31)對照組(n=31)入院時出院時入院時出院時1.35±0.62 3.25±0.45 1.36±0.54 3.0±0.22 4.3±0.35 1.0±0.66 4.0±0.36 2.1±0.71 1.6±0.45 5.6±0.82 1.5±0.44 4.3±0.21
腦出血偏癱是臨床常見疾病,屬于腦出血患者的并發(fā)癥之一,致殘率非常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祻妥o理工作中,及時的為患者開展心理指導、體位指導以及腕關節(jié)功能訓練恢復等康復治療。心理護理有助于增加治療配合度,促進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而體位護理方面則是可有效恢復和提升患肢功能;而按摩肢體有利預防痙攣的出現(xiàn),以便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防腫發(fā)生,同時很好的刺激患肢感覺。肌張力低肌群通過按摩的,肌張力較高的肌群則通過安撫性按摩。開展康復護理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并做好針對性康復訓練,改善預后[7-8]。
該次研究中重點分析兩組患者在入院時以及出院后關于Lovett方法肌力評價、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MAS)對痙攣程度進行評價以及Burnnstrom腦卒中運動功能開展評分。從結果中明顯得到開展康復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改善各項機體功能中更具有優(yōu)勢,觀察組患者在肌力以及MAS和腦卒中運動功能方面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康復治療應用于腦出血偏癱患者治療中具有積極的意義,可有效改善患者痙攣、肌力功能等情況,有助于患者盡快的恢復健康,此法值得推廣。
[1]何庭槐,彭景程.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早期肢體康復訓練的效果[J].吉林醫(yī)學,2015,36(1):170-172.
[2]張蓮景.腦出血偏癱早期康復治療81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5):505-506.
[3]張芹.早期護理干預在腦出血偏癱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11(6):129-130.
[4]孫蓮景.腦出血偏癱早期康復治療76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7):377-378.
[5]廖榮葉.腦出血偏癱早期康復治療140例分析[J].醫(yī)藥與保健,2014,2(1):23.
[6]孫向紅.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行護理干預及肢體康復訓練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125-163.
[7]辛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的臨床護理及早期肢體康復訓練[J].醫(yī)學信息,2017,30(9):54-65.
[8]丁淑梅,李芳.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運用早期護理干預對恢復的影響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3):121-122.
Clinical Efficacy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Hemiplegia
MA Zai-che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Mengyin People's Hospital,Linyi,Shandong Province,2762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hemiplegia.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a total of 62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31 cases in each group,respectively,to carry out routine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ResultsAfter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treatment,the strength and M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hemiplegia.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and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health.
Cerebral hemorrhage;Hemiplegia;Rehabilitation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iveness;
R743
A
1004-6569(2017)03(b)-0009-02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