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則正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施耐庵的著名作品。在這一部作品當中,人們可以看到英雄和悲劇互相滲透,特別是英雄的悲劇是多種多樣的,具有豐富的文化特征。本文通過對小說中英雄形象塑造方式和英雄命運觀的深入分析,探究了施耐庵的文化觀念、宿命觀和人生觀。
在經(jīng)典文學作品當中,《水滸傳》無疑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小說,在小說里面,施耐庵塑造了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如足智多謀的吳用、公孫勝、朱武等,如武藝超群的林沖、魯智深、武松等,如具備領導才干的宋江、盧俊義等。但是,這些人物在小說里面多以悲劇結束,或者遁入空門等,這些也是《水滸傳》中悲劇式的英雄塑造方式,其中包含了多種類型,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更有深刻的宿命價值觀、社會認知等文化,值得深入思考探究。
一、《水滸傳》中英雄的悲劇類型
在《水滸傳》中,英雄的悲劇往往表現(xiàn)為多種多樣。這些英雄因為出身、文化都不同,人生經(jīng)歷不同,所以在小說中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悲劇經(jīng)歷。解析這些英雄的悲劇類型,有助于了解悲劇文化在《水滸傳》中的影響。
第一種類型是忠義無法雙全的英雄,這類英雄在《水滸傳》中都是出身行伍的官兵,往往是武官,因為自己身在官場,不得不執(zhí)行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命令,但是自己的內(nèi)心被義氣所指責,最終選擇了義氣的江湖道路。例如,插翅虎雷橫就是這種類型,雷橫由于對宋江的遭遇表示同情,也打算放走宋江,卻被宋江拒絕。后來,雷橫被人檢舉與水泊梁山有關系,被逮捕。而美髯公朱仝也是因為忠于家中主公,不愿意落草,最終因為中了智多星吳用的計謀,只能走向江湖的義氣之路。這一類從某種程度上都是忠義無法雙全悲劇的典型。
第二種類型是具備才華但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如智多星吳用,或者圣手書生蕭讓、域臂匠金大堅等人。智多星吳用是整部《水滸傳》里面最具備智慧的人,是水泊梁山的頭號軍師,曾經(jīng)設計招來不少英雄??墒菦]有加入晁蓋的隊伍之前,他不過是一個教書先生,沒有功名利祿,這顯然和他自己本身才華是不匹配的,這一點也是智多星吳用的人生悲劇開始,冥冥中注定了吳用必然要成為落草強人的軍師。
第三種類型屬于命運坎坷,如豹子頭林沖。豹子頭林沖本來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由于高俅義子高衙內(nèi)調(diào)戲其妻子,被高俅設計誤闖白虎節(jié)堂,最終刺配異地。因為陸虞侯的逼迫和暗殺,林沖最終殺死陸虞侯,選擇落草為寇。林沖對于朝廷也有一片忠心,由于自己的隱忍和性格上的懦弱,造成了命運的坎坷,其人生也是充滿悲劇色彩的。
第四種類型,屬于事業(yè)未成而殞滅,如托塔天王晁蓋。晁蓋是水泊梁山前期的第一把交椅,晁蓋義薄云天,是整個水泊梁山的精神領袖和實質(zhì)總指揮。但是,在曾頭市因為金毛犬段景住送的照夜玉獅子馬,他被史文恭射箭負重傷而亡。晁蓋對于水泊梁山的未來本來充滿憧憬,奈何因為命運使然,最終功業(yè)未竟,就走向殞滅。這一類英雄也如玉麒麟盧俊義,最終被朝廷賜毒酒所害,本來大名府盧俊義希望為朝廷做貢獻,奈何被朝廷懷疑,最后被朝廷所害。
二、《水滸傳》中悲劇對于塑造英雄的作用
實際上,《水滸傳》不惜采用了大量的悲劇塑造英雄,目的也是多方面的,特別是施耐庵本人對于人生、命運乃至于人格的各種思考,都體現(xiàn)在這部作品的悲劇里面?!端疂G傳》里面的悲劇,對于英雄的塑造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首先,《水滸傳》的悲劇,可以更進一步塑造英雄完美的人格。比如托塔天王晁蓋,因為在曾頭市被史文恭射箭負傷而亡,臨終舉斷箭盟誓,誰要擒拿史文恭,打下曾頭市,誰就是水泊梁山之主,坐頭把交椅。托塔天王晁蓋出身草野,是個草莽英雄,心懷坦蕩,也敢打敢殺,不僅敢智取生辰綱,也敢火并王倫等,可以看出是個敢做敢拼的英雄人物。不過在曾頭市折戟沉沙,悲劇去世,這才讓讀者深刻為晁蓋功業(yè)未竟感到可惜,并且對晁蓋這個人物有著深刻的影響,晁蓋更成為理想人格的象征。與呼保義宋江相比,晁蓋的義薄云天更加無可置疑。
其次,《水滸傳》中悲劇,也在表現(xiàn)英雄的命運坎坷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比如行者武松曾經(jīng)被金眼彪施恩等人留住,并且在快活林打敗蔣門神等,甚至一度被州官所用。可惜州官陰謀設計武松,武松深知冤屈無法洗清,最終殺死一眾埋伏的殺手,又到州官處報復等。又如魯智深被迫遁入空門,躲避官府的追緝,但是由于耐不住寺院清規(guī)酒戒,最后大鬧五臺山,下山落草為寇??墒囚斨巧钤谀慷昧荷接⑿酆脻h都在征戰(zhàn)方臘時死傷大半,內(nèi)心萌生了退念,又再次遁入空門。魯智深、武松等人都極富有性格,然而命運卻不因為他們快意恩仇而變得平坦,反而因為不受世俗拘束,被世俗所嫉恨,最終憑借一身好本領,成為水泊梁山的猛將。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改變不了水泊梁山被朝廷招安的事實,更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宿命,武松、魯智深紛紛在方臘伏法后放棄朝廷恩賞,選擇遁入空門,實際上也是悲劇命運下英雄無處可至、無功可立的內(nèi)心痛苦寫照。
再次,《水滸傳》的悲劇,更表現(xiàn)出英雄成長的不易。出身行伍、軍隊的水泊梁山英雄不少,如雙鞭呼延灼、大刀關勝、金槍手徐寧、鐵面孔目裴宣、青面獸楊志等人,在朝廷都曾經(jīng)擔任官職,無論是武職或者文職,他們都享受朝廷俸祿,曾經(jīng)受到朝廷任用??墒歉嗟某ⅲ衷趺词怯⑿酆脻h的容身之所,他們這些清流官吏,又不愿意與貪腐官吏為伍,在上下迎送之間缺乏財帛禮品打點,才會被宵小之徒所構陷,最后被撤職、被陷害、被刺配,有的甚至被上峰所疑,全家都慘遭滅門之禍。這些悲劇英雄雖然有些是因為智多星吳用設計,但是如果朝廷能夠信任他們,也不至于因為某些原因就懷疑這些人對朝廷的忠誠。所以,英雄能夠出身淤泥而不染,沒有非常人的耐力和忠義做不到。
最后,《水滸傳》里悲劇色彩,還表現(xiàn)出英雄的忠義性格特點。比如,宋江按道理并不需要搭理晁蓋的來信,但卻為晁蓋等人提供了便利,這也是宋江忠義的一面,可是這也為宋江走向悲劇埋下伏筆。又比如魯智深本來是小種經(jīng)略手下的提轄官,本來也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享受公職與朝廷俸祿,就是因為看不慣豬屠戶鎮(zhèn)關西對于金氏的欺侮,出手打了鎮(zhèn)關西,可是這番忠義性格卻引致了殺人大禍,從而走向了另一種人生??梢?,忠義性格實際上和英雄的悲劇色彩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特別是悲劇色彩更讓這種英雄的忠義性格呈現(xiàn)出難能可貴的特點。
三、《水滸傳》里英雄與悲劇的內(nèi)涵解析
從《水滸傳》里眾多英雄與悲劇交叉的故事,人們可以看出豐富的內(nèi)涵。施耐庵作為《水滸傳》的作者,也在這部作品里面的英雄與悲劇的交織中,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命運、公義的認知與思考,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水滸傳》里的英雄與悲劇,實際上表達了施耐庵對于社會公義的絕望。為何武松要選擇血濺鴛鴦樓,并寫上“殺人者武松”,又或者魯智深要選擇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這些英雄好漢之所以背負殺人之罪,就是為自己找到社會公義。在封建時代,無論出身官家的魯智深,還是草民,都無法通過官府獲得公義,為了一個道義,他們寧愿走向殺人之路,也不愿意獨自茍活,這也是民間風俗所敬佩的敢做敢當。
其次,《水滸傳》中的英雄與悲劇,也表達了施耐庵對于英雄命運乃至于個人命運的無奈。即便是渾身是膽、一身好武功的九紋龍史進,還是身懷異技的神行太保戴宗,或者是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乃至于義薄云天的晁蓋,他們都逃不出命運的擺布。任憑武藝超群或者智慧超群,也只能夠選擇落草為寇,成為被朝廷懸賞的土賊,而且最終中了朝廷的計謀,走向了遠征方臘的廝殺命運,最后都改變不了任何事情,甚至被朝廷所害??梢娺@些英雄好漢的命運是令人無比唏噓的,也寄托著封建社會的命運觀。
再者,《水滸傳》的悲劇與英雄互相滲透,也表現(xiàn)出社會環(huán)境永遠是整個社會發(fā)展的歸宿。英雄好漢因為各種坎坷命運走向了落草的命運,也因為落草走向了更加悲劇的命運,這些實際上也決定著英雄和悲劇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里,注定是結合在一起的。因此,社會環(huán)境對于英雄和悲劇的決定性作用,更加表達了人生滄桑的歸宿思想。
四、結語
事實上,東亞文化圈中,無論是日本文化里面的源義經(jīng)、近藤勇、真田幸村,還是泰國文化的鄭皇達信等,在歷史中都以悲劇結尾,而文學作品通常也以悲劇色彩塑造這些人物。因此,積極探究《水滸傳》中英雄與悲劇的關系,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古典忠義文化和英雄文化的特色,甚至在研究東亞文化方面也有積極作用。
(長沙市長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