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杰 趙凱
摘要:課程是高校實施教育教學的載體,課程的有效性決定了人才質量,教學改革也是為了提高課程的有效性。文章將互聯網應用于教學,提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物理模塊設計及相關問題,提高大學物理課程的有效性,從而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大學物理;微信平臺;課程有效性
微信是當前移動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入口,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具有極大的影響。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移動學習的功能和特點的研究和探討,設計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移動學習系統(tǒng)架構,研究了大學物理實驗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技術方案,介紹了該系統(tǒng)實現的主要功能。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為基礎搭建大學物理實驗移動學習系統(tǒng),為增加移動學習的場景和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移動互聯網技術與高等教育相互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大學物理是理工科院校必修的一門通識教育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大學物理教學模式,學生面對枯燥的理論,抓不住重點和難點,效果非常不好。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便攜式設備的普及,科學技術的新產物——微信,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和方式,對社會、生產、生活和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對現在的90后大學生的教育有很大的啟發(fā),構建微信平臺的大學物理翻轉課堂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實現了教師知識傳授和學生知識內化的時間和空間逆轉。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的大學物理教師將微信平臺和翻轉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課堂教學內容整理為若干個知識點模塊推送至微信平臺上,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好地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1大學物理微信平臺功能模塊設計
大學物理這門課程比較抽象,知識點多,信息量大,有限的學時數不能滿足學生對大學物理知識的全面學習需求,教師講授時間有限,難以實現教學內容的深入及拓展,學生學起來較困難,聽課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高等教育的學生普遍擁有手機并且能夠將手機帶入課堂,利用微信搭建一個大學物理教學平臺,不僅可以及時發(fā)布消息,還有助于師生之間及時溝通,提高學習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物理微信教學平臺分為幾個主要模塊。
1.1基礎模塊
大學物理課程中基本的知識傳授已經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將知識的系統(tǒng)講解與網絡課程相結合,可以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制作短小精悍、實用性強的“知識補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大學物理的基本理論,最佳形式為“微課”,通過微課程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基礎模塊可以推送課件、視頻、習題、作業(yè)等內容,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隨時學習,獲得教學資源,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對本課程理論、方法框架進一步熟悉,準確理解大學物理的知識點。通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時間增加,有較為充足的時間對相應知識進行學習。
1.2職業(yè)模塊
在工科院校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所以,大學物理課程的知識內容應與專業(yè)課銜接,在這個模塊中可以推送一些選題集中,針對性強與所教專業(yè)相關的物理知識、科技前沿動態(tài)等信息,通過微信推送知識點的講解,抓住重點,在短時間內捕捉到精華,這一模塊的推送也為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解專業(yè)課程奠定理論基礎。通過明確的生活和生產實踐現象分析,歸納大學物理的理論、原理和方法,分析其在實踐中運用的具體場合與情形。
1.3拓展模塊
微信平臺適合在線或移動學習環(huán)境,由于清晰、有字幕、聲音,對象感強等特點,實際效果很好,多媒體課件大小沒有具體限制、播放時間沒有限制。面對這樣微型化的課程學生不會因為冗長的內容而感到焦躁,影響學習,而是很快能進入狀態(tài),每個學生都可以實現在微信平臺上溝通、互動、可以是文字形式、圖片形式、語音形式等等,實現不受時間、地理、空間限制,隨時探討課堂內容,分享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設想,實現將所學大學物理理論、原理、方法等遷移到新的具體實踐中使用,能夠將一個現象中的原理方法總結出來應用于新的情境中。
2大學物理微信平臺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大學物理課程的有效性,解決大學物理這門課程理論性和抽象性強的難題,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定期進行微課程、微自測、微拓展、微實踐,從而進行微推送、微活動、微分享等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對課堂上重點內容進行梳理,使大學物理的學習不再枯燥。
2.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平臺隨時隨地獲取教學資源,不受場地限制,可以將學生課前的在線學習和師生課堂的互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課前,學生可以反復地觀看學習材料,直到看懂為止,當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后,可以通過在線測試進行自測,將自測的結果和沒有弄懂的知識點反饋給任課教師。課上,教師將根據不同的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為課堂的知識內化做好充分準備,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及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課下,學生對不懂的問題可以繼續(xù)深入學習,提高學習的能動性。
2.2分組討論,團隊合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課前主動預習、課中將自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難點和遇到的問題帶到課堂上,學生和學生之間通過分組討論,學生和教師之間通過師生互動、交流探討問題,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還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便后續(xù)課程的開發(fā)和學習指導。通過小組討論和師生互動,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2.3課后討論學習成為可能,提高教學活動的信息化
課堂上沒有及時解決的問題以及課后學生新發(fā)現的問題,通過課堂之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互動,能夠得到及時的解答。
2.4拓展與專業(yè)的聯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
學生通過自學、課堂交流、課后互動的過程,能夠很好地掌握大學物理知識,通過微信平臺的拓展模塊,可以實現知識點擴充并與專業(yè)課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深入學習和探討,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路,訓練創(chuàng)新方法,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意識。
3結語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覆蓋面廣,具有豐富的實驗思想、方法和手段,能為學生提供綜合性很強的基礎實驗技能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專業(yè)基礎性重點課程。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不斷涌現,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固定教室中依靠教師灌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教學的需要。移動學習是指通過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及配套的移動通信技術來進行的具有空間、時間自由性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
大學物理微信公眾平臺,擺脫了單調呆板的傳統(tǒng)板書及多媒體課件教學,實現了互聯網+課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或難點的內容,幫助學生學習需要重復學習或練習的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內容,補充學習的內容,需要擴展的內容,滿足不同步調的學生需要,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教室的限制,實現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通過微信即時互動,隨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