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軒
香港蘇富比2017春季拍賣會將于3月底和4月初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名酒、現當代東南亞藝術、現當代亞洲藝術、中國書畫、珠寶首飾、名表和中國瓷器工藝品等逐次亮相。
中國書畫呈獻逾三百幅近現代書畫佳構,并推出多個精心策劃專題,如“梅景書屋”收藏及師生書畫等,而張大干多幅贈友之作更屬矚目亮點,如賀臺靜農雙親壽辰之潑彩山水巨制、壽吳湖帆七十生日之墨荷、贈臺灣軍界耆宿毛瀛初之紅荷等。1976年,張大千先生決定落葉歸根,暫棲臺北市區(qū),訪友探舊,往來不輟。臺北歷史博物館與其淵源深矣,既為其展覽舉行之所,館長何浩天亦為其老友,住訪期間,賞該館池塘荷花綻放之盛,以其“暗香襲人衣袂”乃賦詩入畫上佳之選也。《雨裛紅蕖冉冉香》即于賞荷觸生靈感,返家覓句,自杜甫詩意中取題寫成。畫成,日后再檢贈友人毛瀛初,補題記之。毛氏甚賞之,傳付兒輩,保存至今,亦四十載矣!
中國古代書畫呈獻百件名家翰墨,當中,“五十萬卷樓”小輯作品雅致、羅孚“絲韋堂”藏品盡顯廣東收藏文化,各有特色,皆多年秘藏,從未公開。吳湖帆舊藏石濤《山水》十二開冊更是本場重點,此冊沒色古茂,運筆奇?zhèn)?,別具一格;所繪景色各有不同,每圖皆有題畫詩一句,詩畫一體。此冊作于康熙丁亥(1707)年七月,是年秋冬之際石濤示寂于揚州。從筆法看,石濤晚年對自然山水與內心交融的參悟,即“神遇而跡化”的意象表達,達到了一個高度,在其酣暢淋漓的筆墨中體現出“至人無法,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畫理境界。此冊有華世芳、吳湖帆和唐云的題跋,可知在清末由華世芳所藏,后歸于吳湖帆“梅景書屋”。吳湖帆在冊中有三題,贊之:“石濤神化之筆,湖帆銘心之品!”朱省齋所著《藝苑往談》錄有《上海一周摘要》一文,即1957年朱氏應邀回國時所記,敘述了是年5月24日于吳湖帆處觀看了此冊。
王原祁《仿黃子久山水》體現畫家仿古而不受古人限制之妙。此幅山水師法黃公望,巖壑競秀,群山空遠,汀岸、草木、村舍點綴其中,筆墨蒼潤,渾厚華滋。畫中有題識數語,為其“宋法元趣”的感悟表達。此幅作于康熙癸巳(1713)仲舂,王原祁時年七十二歲。畫中鈐有“寒碧主人”等印,可知在清代曾歸鑒藏家劉恕所有。宋代畫家馬賁《百雁圖》具典型風格,尤為矚目。
中國藝術珍品拍賣呈明清雅瓷重器,精罕藝絕。御制壽字巨幅緙絲乃為慶祝清乾隆帝八句萬壽而制,殊為珍稀。明永樂青花輪花紋綬帶耳葫蘆扁瓶、明宣德釉里紅三魚紋高足杯均為仇焱之舊藏,來源有緒,極其難得。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碗,妙作十瓣花式,猶若荷葉半綻未放,神繪游魚四尾,兩兩相對,嬉泳水藻池蓮之間,寄清白廉潔之德。經歷世代傳承,幸猶完美無損,問鼎明初青花陶冶之巔。私人收藏中絕無僅有,傳世繪相同魚藻紋之宣德碗,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例,然尺寸較小。此宣窯大碗,早于1963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公開展出,著錄甚豐,在日本為人所慕,現首現國際藝術市場,難能可貴也。
另外,還呈獻多個極具特色的專題?!艾搩舴即荆猴@赫私人瑰藏宋代瓷珍”專題系慧眼獨具的藏家于1980年代至2l世紀初集成了一批稀有優(yōu)質、來源有緒的宋朝及早期瓷器。其中宋定窯白釉刻花牡丹花長頸瓶曾為艾倫巴洛爵士(Sir Alan Barlow)及沐文堂收藏,傳世品中唯見一類似例,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6年春季羅杰·琵金頓專拍成績斐然。承此佳績,再呈其夫人茉琳·琵金頓私人珍藏的“清潤柔輝:茉琳·琵金頓珍藏黃釉御瓷”專題,六件明成化至清雍正黃釉瓷器均為先生所贈。其中有源自H.R.N.Norton的明成化黃釉盤及曾為大維德爵士所藏之明弘治黃地青花梔子花盤。
葉承耀醫(yī)生之攻玉山房所藏明式家具,珍搜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雅逸臻善,世界知名。繼2015年10月專場三十八組家具,此次“輕巧袖珍寶: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專題再獻袖珍小器、案頭家具,高致雅逸,盡展明末清初文人家居之清華脫俗,祈再續(xù)佳績。當中精品要數黃花梨雕人物官皮箱及小炕桌,材佳工致,匠心獨運。
中國古代肖生玉雕精品涵天地之氣,蘊萬物之道?!办`動凝神:長壽坊珍藏肖生玉雕”專場精選香港私人收藏從漢至清肖生玉雕,共三十有五,乃藏主花逾三十載傾力鑒藏搜集而成,當中多件更曾屬著名熙墀收藏?,庣獢等h朝肖生玉雕,辟邪、熊與象,雕琢靈動,栩栩如生,堪與國際級博物館藏媲美。
昔日宮墻內、帝后間,小巧玲瓏之品,或為摩挲把玩,或為置案清賞,其精致入微,僅皇室可享。“玲瓏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玩”專題謹選各式明清袖珍御瓷數件,細膩之處,巧奪天工,其中成化二珍,斗彩月季花高足杯及青花折枝花卉小杯,尤為珍罕,把玩掌中,趣味無窮。
在紐約骨董翹楚藍理捷悉心引領下,兩個美國私人收藏慎選珍品琳瑯,推出“韞古雙仕:美國私人瑰藏中國藝術品萃珍”專題,欣獻佳物二十四件,除矯健玉牛,又呈宋至清御瓷重器,大多來源顯赫,其中精品包括StephenJunkunc Ⅲ舊藏官窯葵瓣盤,樸實古雅,又有鈞窯葡萄紫釉水仙盆,其發(fā)色濃艷亮麗,以及清康熙釉里紅龍紋三弦瓶,造型優(yōu)雅,尤為悅目。
“文人玩趣奇趣”一系列荒誕奇珍盡入眼簾:北極圈冰原古楚克奇族雪鏡空靈神秘、侏羅紀晚期異特龍巨顱枯槁猙獰、八世紀夾芝干漆菩薩頭像宏偉莊嚴、文人雅石奇根抽象玄虛、文藝復興大師菲吉諾筆下身首支離駭異、精挑固結砂巖天工幻變、宋代單色瓷器含蓄蘊藉、二百多年前的意大利解剖頭部蠟像血肉如生。一器一物,見證盤古至今萬載千秋,幽思異想,奇趣無限。
當代水墨藝術在傳統水墨文化底蘊中求新求變,持續(xù)受到國際矚目,深受藏家追捧。作于1983年的《山水第472號》出自集藝術家、學者、鑒藏家于一身的王己千之手,充滿原創(chuàng)精神,滿溢個人情感。本作色彩濃艷、肌理豐富,是世界各地水墨藝術名家汲古求新之作中的典例。
(責任編輯: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