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雄
2015年9月22日
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世人都欲求永生,連皇帝也不例外。但卻都沒有成功。我曾想,活著與死去的區(qū)別在哪里呢?
我敬佩文天祥,并不是因為他的身世,他的容貌,而是他那傲骨和寧死不屈的高尚氣節(jié)。與他相比,我想起了留夢炎,他雖活得長久,但又怎樣,出賣國家,以家城為獻禮。不過是令后人不齒罷了。這種人,即使永生,那也只會遺臭萬年。
相反,文天祥“千年滄海上,精衛(wèi)是吾魂!”實是令我們后人震撼。或許,在那時候,他也會怕吧。這不是貶低,這才是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情感。他雖怕,但卻沒有屈服,這種勇氣和魄力,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歷史從沒有誰對誰錯。但賣國求榮便是錯,文天祥在面對死亡時的豁達,勇敢;難道不令人敬佩嗎?
他沒有屈服,他在艱苦的條件下,傳遞著忠誠的意識!歌之臨空,則化為虹霓,歌之墜地,則作金石。他已完成俠命。所謂永生,也不過如此吧。
活,肉體存在,如果你的精神令世人不齒,那又和死去有何區(qū)別?
死,肉體消失,如果你的精神永存,流傳千古!這樣,即使你已死去,你的人生也會熠熠生輝。
廣東省東莞市第十中學(xué)翼航文學(xué)社
指導(dǎo)教師:張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