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飛:
閱讀對于一個獨立的、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自由的行為,但對于需要精心呵護的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則是一件需要鼓勵的、需要引導的事。自覺地推動青少年閱讀,是國家責任的標志,是社會成熟的標志,也是人類理性的標志。
楊紅櫻:
一味根據(jù)名著來為孩子們列書單的方法我認為并不科學。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們?nèi)ブ鲃影l(fā)現(xiàn)自己閱讀的興趣所在,再引導他們?nèi)ラ喿x那些相應的優(yōu)秀讀物,這樣才能保護好孩子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讓孩子們形成有效閱讀,真正地領悟書本的含義、學習寫作的方法并健康成長。
臧永清:
人們的閱讀習慣往往是兒童時期養(yǎng)成的。然而,當下的學校教育剝奪了孩子的閱讀時間。一個接一個的補習班,沒完沒了的作業(yè),永遠看不完的教輔讀物,應試的“指揮棒”讓孩子們對自由的閱讀產(chǎn)生了恐懼,甚至會因閱讀而產(chǎn)生罪惡感?,F(xiàn)在,我們必須以法律為武器把兒童的閱讀時間奪回來。誰擠占兒童的閱讀時間,誰就觸犯法律。相信這樣以法律方式提出的要求會對家長、教師、學校產(chǎn)生足夠的震懾作用。
陳效東:
閱讀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這是看電視等其他活動無法比擬的,一本書甚至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常生龍:
閱讀是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開始的藝術,愛閱讀的人在找地方閱讀方面,是相當有創(chuàng)意和辦法的。我們最需要去做的,是設法讓學生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