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駱昌芹
神游天下
雁蕩飛瀑
文 駱昌芹
著名的雁蕩山,是我國東南丘陵的一顆燦爛明珠。它不但峰奇、石怪、洞壑幽深,而且泉清、水秀、瀑布眾多。著名的大瀑布有三折瀑、大龍湫、西石梁大瀑、梅雨瀑和散水巖瀑等。它們或氣勢磅礴,或輕盈柔美,有的如雪練橫空、銀云委地,有的似馬尾飄拂、綃絲輕揚,可謂絢麗多彩,千姿百態(tài),給巍峨挺拔的雁蕩山,平添了無限婀娜嬌媚的風(fēng)韻。
三折瀑,是由同一水流,經(jīng)三處懸崖峻巖、三次跌落而成,分上、中、下三個瀑布,以中折瀑景色最勝。
自山下順山勢拾級而上,盤山石路迂回曲折。過蘭花亭,前行數(shù)十步,便聽得潺潺水聲,回響幽谷,只見一道危崖拔地而起,高聳入云,隔斷了去路,石路隱失在崖下一個半圓形的洞穴之中。這里便是有名的中折瀑。
山上的溪泉,經(jīng)上折瀑第一次落差傾瀉、溢流聚集,又在此遇到垂直降落的陡崖,再次下跌成瀑。崖高瀑必急,形成中折瀑的懸崖,高達100多米,加上峭壁上部突出,下部內(nèi)凹,造成了瀑布由崖頂拋擲而出、飛瀉直下的壯勢。湍急的飛瀑,襯托著刻在崖壁上的“雁蕩第一勝景”六個紅色大字,更顯奇?zhèn)延^。飛瀑凌空垂下100多米長的白練,直注入潭,卷起潭中千層水花,十分旖旎絢麗。潭邊筑有環(huán)形石路,繞至瀑后觀瀑,別有一番風(fēng)景:透過蒙蒙水帶,遠(yuǎn)山如黛,近山似碧,藍(lán)天白云,青枝綠葉,隱隱約約,交相輝映,分外妖嬈。
在雁蕩山的飛瀑中,最為壯偉奇特的,當(dāng)屬大龍湫了。
大龍湫瀑布之高,氣勢之壯,實為罕見。在盛水季節(jié),飛瀑從錦屏般的連云嶂頂奔瀉直下,落差高達200余米,好似白龍狂舞,又如懸河奔瀉。飛瀑湍流,旋風(fēng)般直搗瀑下深潭,激起飛沫揚空,白浪翻滾,囂聲如雷,蔚為壯觀。
到了少雨時節(jié),瀑布漫如羅紗,徐徐垂下。降落幾丈后,又化為瀟瀟煙雨。水煙一色,凌空飄灑,難解難分。遠(yuǎn)眺飛瀑,時而似晶簾倒掛,時而似棉絮紛飛,時而似銀蛇漫舞,夾帶在綠樹青竹之間,格外婀娜窈窕。每逢山風(fēng)吹拂,乳白色的水簾,隨風(fēng)搖曳翻騰,頻頻回旋,更顯得輕悠柔美。日光映照,瀑上頓起彩虹,五光十色,綺麗異常。
大龍湫飛瀑終年奔瀉不息,其瀑源在龍湫背上。登上龍湫背,只見腳下層巒起伏,浩瀚似海,雁蕩山最高峰百岡尖矗立北方,峰頂云蒸霧纏,氣象萬千。這里溪流如帶,澗水澄碧,奔放的飛泉一旦觸到溪澗中的累巖,濺起雪花般的水沫,在亂石堆中輾轉(zhuǎn)回旋。藍(lán)瑩瑩的溪流,最后匯聚到湫頂上一個幽深莫測、水色黝黑的大潭里。此潭名為上龍?zhí)?,又稱龍井,據(jù)說,這就是大龍湫飛瀑的源泉。
在凌云峰以西1公里處,有一石洞,洞頂有石梁橫亙,洞右立一巨石,刻有“西石梁大瀑”五字,這便是久負(fù)盛名的西石梁大瀑布。
西石梁大瀑,藏于卷形懸壁之中,瀑勢壯闊,頗具雄姿。它緊貼著一道160多米高的陡崖,飛馳而下。峭壁的上半部,內(nèi)凹峭直,形似剖開的竹筒,飛瀑沿此筒溝飛瀉,水勢如萬馬奔騰,迅猛異常。半道上,瀑水猛撞在一塊險巖上,轟然聲喧,擊出飛揚四濺的珠璣,似驟雨暴霰,滂沱而降,大有裂石崩崖之勢,令人驚心動魄。
梅雨瀑懸掛在梅雨巖上,以風(fēng)光旖旎著稱,它似煙似霧,似雨似雪,奇譎動人。瀑頂是一個環(huán)形山口,一道水晶珠簾倚巖懸掛,閃閃發(fā)光,晶瑩剔透,在瀑口下有一塊巨石,凌空突出,擋住了瀑布的去路。飛瀑到此,轟然一聲,頓化一陣青煙,茫茫細(xì)霧,彌漫幽谷,經(jīng)久不散,宛若霏霏梅雨,紛紛揚揚,梅雨瀑因此而得名。瀑下有潭,名為梅雨潭,微風(fēng)吹拂,潭面蕩漾起粼粼碧波,水聲如琴弦輕撥,悠揚悅耳。
散水巖瀑以瀟灑飄逸、婀娜多姿而聞名。枯水時節(jié),瀑流涓涓,煙霧蒸騰,萬千水珠紛紛揚揚,好似天女散花。刮風(fēng)時,飛瀑因風(fēng)作態(tài),頃刻即變,它忽左忽右,如輕絹飄飄;時合時散,似行云漫漫。
夏秋季節(jié),雷雨初過,萬壑爭流,湍流似奔。此時,散水巖瀑又如自九霄銀漢傾下,從懸崖峭壁上狂飛,聲如虎嘯,動地驚天;陽光下,瀑水中幻成斑斕飛虹,遠(yuǎn)看似云端掛下一條五彩飄帶,悠悠忽忽,蒙在山間綠樹叢上,顯得格外瑰麗。
自古以來,雁蕩飛瀑,就以其獨具一格的風(fēng)姿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雁蕩山飛瀑落差之高度,形態(tài)之多變,在國內(nèi)許多名瀑中,首屈一指。尋根溯源,雁蕩飛瀑的形成,和雁蕩山地貌的滄桑演變有關(guān)。
蔚為天下山水奇秀的雁蕩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漫長的歲月中,它經(jīng)歷了火山爆發(fā)、沉淪海底和“重見天日”之后的冰河期。巖漿的堆積,海水的侵蝕,冰川的磨礪,孕育了它那奇特、峭拔的山貌。隨著火山的噴發(fā),地球內(nèi)部的巖漿溢于地表,凝結(jié)后,像堤壩一樣堵塞了河川和溪澗。水流遇到這種陡峭的危崖,或者溢出那種“天然堤壩”,就會形成飛瀑。
責(zé)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