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楊云平
以實求效 融化成常
文丨 楊云平
綏陽醉美鄉(xiāng)村建設掠影
綏陽縣立足實際,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制度建設,著力提升“三會一課”規(guī)范化、實效化、常態(tài)化水平,推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近日,中辦印發(fā)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意見》,《意見》指出,基層黨組織要以“三會一課”為基本制度,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把“兩學一做”作為黨員教育的基本內容,長期堅持、形成常態(tài)。綏陽縣以“六實六化”舉措推進“三會一課”基本制度促進學習教育常態(tài)制度化。
綏陽縣通過走訪座談、調閱臺賬、問卷調查等方式,發(fā)現少數黨支部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流于形式方法不夠新。存在部分基層黨組織開會多、讀文件多、念報紙多的“三多”的現象,不能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三會一課”形式,有流于形式的現象,沒有生機與活力。二是內容枯燥成效不夠顯。泛泛而談的多、面上的情況多、理論說教的多,不能貼近基層實際解決突出問題。三是基層民主渠道不夠暢。會前征求黨員意見少,會上黨員發(fā)表意見少,缺乏思想交流與溝通。四是“三會”功能定位不夠準。不少支部黨員大會成了工作安排會、任務布置會、活動動員會;少數黨支書記有“一言堂”現象;黨小組會在組織黨員執(zhí)行黨支部決議中做得不夠。
經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協調小組專題討論,深剖病因: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相當一部分黨務干部對“三會一課”制度在黨支部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夠的思想認識,仍然存在輕黨建、重經濟的現象。二是業(yè)務素質不夠高。有些黨小組長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不夠,對黨務工作業(yè)務不精通,少數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對“三會一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三是督導力度不夠強。泛泛提要求的多,缺乏具體措施;檢查工作僅限于看看臺賬、翻翻資料、聽聽匯報等,走過場多,解決實際問題少。四是制度執(zhí)行不夠嚴。部分支部對“三會一課”制度執(zhí)行不夠嚴,形同虛設。農村基層黨員流動性大,增加了黨支部開展“三會一課”活動的困難。
該縣立足實際,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制度建設,著力提升“三會一課”規(guī)范化、實效化、常態(tài)化水平,推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抓實制度牽引,推進“三會一課”規(guī)范化。為把“三會一課”制度落細落實,該縣從嚴處著眼、實處用力。一是建立“三會一課”定期機制。根據黨章和黨內有關規(guī)定,對時間安排提出明確要求。規(guī)定支部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1次,支部委員會每月召開1次,黨小組會每月召開2次,上黨課每年4次。二是建立“三會一課”報備制度。年初,全縣各基層黨支部研究制定年度“三會一課”計劃,并按照隸屬關系報上一級黨組織備案。上一級黨組織嚴格把關,確保“三會一課”按期扎實開展。三是建立分類指導機制。將全縣基層支部劃分為農村、社區(qū)、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五大類型,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組織開展好“三會一課”的具體措施。充分發(fā)揮“關鍵少數”的推動作用,抓好掛幫鎮(zhèn)村“三會一課”的指導。四是嚴格管理,增強約束力。向全縣基層黨組織印發(fā)了黨支部工作手冊并制定使用管理辦法,做到組織生活“過程留痕”“有跡可查”,推動提質增效。五是建立典型培樹機制。定期召開“三會一課”現場觀摩會,采取典型示范、觀摩學習的方式,推動黨內組織生活嚴起來、實起來。將5大領域選取示范黨支部作為觀摩對象,分別就“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工作進行現場觀摩。以“觀摩、找茬、討論、點評”的方式,讓參會人員談亮點、提問題、找差距,在交流碰撞中抓整改、提質量、促實效。
——抓實載體創(chuàng)新,推進“三會一課”活力化。打破支部書記唱“主角”、普通黨員當“聽眾”的傳統(tǒng)形式,該縣以“支部開放日”為載體建設開放型黨組織,按照“群眾請進來、支部走出去”的思路,邀請群眾走進支部、了解支部、認識支部,接受支部感召,也給支部提出意見建議,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變“個人講”為“全體講、大家議、共參與”。將每月的7日定為“支部開放統(tǒng)一活動日”,以支部為單位組織,黨組織書記為活動第一責任人?;顒娱_始前,黨員自覺主動繳納黨費,外出流動黨員通過開通銀行轉賬或微信支付等方式繳納;然后所有黨員佩戴黨徽重溫入黨誓詞,常態(tài)化教育引導黨員不忘入黨初心,喚醒黨員意識,促進黨規(guī)黨紀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開展“輪莊學習法”,按照“人人主持、人人主講、人人點評”模式,讓每名黨員都成為“主持者”,親自策劃組織“三會一課”,不斷增強每名黨員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讓黨員登臺“比武”,上臺“講課”,切實用黨章黨規(guī)、系列講話精神及相關政策法規(guī)武裝頭腦,增強業(yè)務知識,熟悉崗位技能。除按時組織開展規(guī)定活動外,以特色主題活動服務群眾,結合本支部及所屬黨員的思想工作實際,自主設計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基層民主議事日、黨政事務公開日、黨員群眾聯系日、黨員志愿服務日”等特色主題活動,讓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強”起來。定制度、立規(guī)矩、強督查、嚴考核,全程記錄黨員“支部開放統(tǒng)一活動日”學做表現,確保有“賬”可查,開展專項檢查和考核評比通報問責機制,使組織生活規(guī)范化、正?;?、長期化、長效化。
——銜實中心工作,推進“三會一課”實效化。黨建工作,說到底是為中心工作服務的。抓學習教育只有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與正在做的事情有機銜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該縣堅持“學習一個專題,解決一個問題,提升一項工作”,著力破解“三會一課”中存在的為學習而學習、為開會而開會等問題。把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作為學習內容,教育廣大黨員敢于擔當、真抓實干,在生產生活中勇當先鋒,發(fā)揮模范作用。充分發(fā)揮基層民主,把黨員關心關注的焦點問題等列入學習內容,推行“支部開放議事日”,支部“大小事”請群眾參與、由群眾做主、讓群眾監(jiān)督。做到工作安排、支部決議、落實情況“三公開”,接受黨員群眾監(jiān)督,運用倒逼機制激發(fā)內生動力,促進“三會一課”研究決定事項按時保質保量落實到位,使組織生活“實”起來。目前,排查出失聯黨員133人,已全部取得聯系并納入組織管理,清理354名黨員補繳黨費389259元。
——嚴實督導考核,推進“三會一課”常態(tài)化。建立完善督導考核機制,分層分類制定督導計劃,切實加強督導檢查力度,確?!叭龝徽n”常態(tài)化。一是加強日常指導。建立掛鎮(zhèn)聯村機制,黨員領導干部在下基層調研時,隨時了解“三會一課”開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幫助基層黨組織梳理存在問題,擬定整改措施,增強組織生活的針對性。二是嚴格定期檢查。以半年督導大檢查、年底考核大總結的方式,采取實地走訪、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的形式,對基層黨組織開展“三會一課”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耙?guī)定動作”到位。檢查結束后及時通報反饋,指出問題或不足、提出整改意見。三是強化重點抽查。上級黨組織對下一級黨組織“三會一課”不定期開展隨機抽查、突擊檢查。對制度落實不正常、組織生活散漫、開展效果不好的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責令限期整改。
——壓實主體責任,推進“三會一課”制度化?!叭貉銦o首難成行,羊群走路看頭羊?!痹摽h抓住“關鍵少數”、抓實基層支部,開出“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縣直部門書記、村級黨組織書記黨建責任”的“三張清單”,助力基層黨組織書記深耕基層黨建責任“田”。通過建立縣直部門、鎮(zhèn)、村不同級別的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突出主線,聚焦主業(yè),促使黨建工作項目化、具體化、責任化,做到問題清、任務明、責任落實到人。將黨建工作進行細化梳理,逐項列出責任清單,重點圍繞履行黨建責任、開展“三會一課”、加強黨員管理等方面,明確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的黨建工作責任,形成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對制度執(zhí)行不規(guī)范、活動質量不高的黨支部,在全縣范圍內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對情節(jié)嚴重的,層層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無正當理由不參加“三會一課”的黨員,依據黨章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堅決維護組織生活的嚴肅性。
——夯實基礎保障,推進“三會一課”長效化。堅持從人財物等方面持續(xù)用力強化保障。一是建立培訓制度,著力解決對“三會一課”思想認識不強、任務要求不清、執(zhí)行標準不高等問題,使高質量開展“三會一課”成為一種習慣自覺和必備能力。二是建立人才庫。針對一些基層黨組織講黨課水平不高的問題,該縣建立講黨課師資庫,選聘黨校和先進模范人物、技術骨干、領導干部擔當講師,組織他們定期到基層黨組織開展講黨課活動。三是著力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去年投入300余萬元新建或改擴建辦公陣地21處3000余平方米,安排9名縣級領導掛幫指導,投入200余萬元對全縣9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完成。
綏陽縣“六實六化”舉措實施以來,全縣668個黨支部依托“三會一課”基本制度自覺組織黨員學,把學習黨章常規(guī)和系列講話精神作為首要任務,結合實際、精準施策,引導黨支部發(fā)揮主體作用,引導1.5萬余名黨員在“學”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顯先鋒本色。